摘要:目的:探討眼科高齡住院患者安全護理。方法:對影響眼科高齡住院患者安全的危險因素進行討論分析,制定針對性的護理安全措施。結果:患者安全危險因素及時被消除,安全傷害事件減少。結論: 做好眼科高齡住院患者的危險因素評估,制訂并采取針對性的安全護理措施可保證高齡眼科病人的住院安全,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關鍵詞:眼科;高齡;眼疾;安全護理
隨著患者自主意識的不斷提高,患者的安全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美國家高度重視的課題。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面臨人口老齡化這個公共問題,而我國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據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最新統計結果顯示[1],截止2005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全國總人口的7.7%,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20%。高齡老人比例增加,高齡病人眼科疾患也隨之增加, 視功能下降、眼部手術后包封及高齡等,更增加了高齡眼科病人護理安全風險,掌握和了解高齡眼科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病情變化,做好眼科高齡住院患者安全危險因素的評估,創造良好的住院環境,提供周到的安全設施和護理,對高齡眼科住院患者的疾病恢復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并且可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護理質量,防范護理糾紛的發生,現將體會報告介紹如下。
1眼科高齡住院患者的安全危險因素分析
1.1護理人員因素
1.1.1意識淡薄,防范護理風險能力不強:對患者安全問題重視不夠。①認為眼科患者病情輕,生活能自理,重治療,輕護理。②對患者安全教育不到位?;颊呷朐汉?,護士未幫助患者熟悉周圍環境和病房設施,不向患者宣傳安全注意事項,患者不懂使用信號系統尋求幫助等。③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未及時巡視病房,對高?;颊叩娜粘F鹁游粗鲃咏o予幫助。④和患者缺乏溝通,或言語、行為不當發生護患糾紛。⑤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執行醫囑不嚴謹、觀察病情不細致、未及時發現病情變化、貽誤搶救時機而引發醫療安全事故等等。
1.1.2護理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近年來醫院招聘了大批的護士,以及護理專業實習生,這些護理人員的素質、技術水平、工作經驗均難以滿足工作基本要求,如果平常不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法提高人員素質和技能,操作失敗或護理缺陷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從而給患者安全構成威脅。
1.1.3護理人員的數量及身心壓力:臨床70%的治療、護理、生活服務是通過護士來完成的,護士所在醫療活動中擔負著患者的保護者、知心者、依賴者、傾聽者等角色。而在家中又扮演著女兒、兒媳、妻子、母親的角色。再加上護理人員缺編,工作量大,重心傾斜于治療,無暇顧及患者的安全管理,這也是構成醫院不安全因素的原因。
1.2環境與衛生學因素:環境方面主要包括醫療設施及布局、醫院的基礎設施、病區物品配備和布局不當。對護理安全有直接影響的因素包括:醫院內感染、環境污染、食品污染等。
1.3患者因素:①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發生退行性變化,引起機體總體功能障礙,思維紊亂、記憶力減退、行動遲緩、感覺遲鈍、活動能力下降,反應慢,視力降低及疾病遷延等均成為影響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安全的危險因素[2]。②眼疾患者對病區環境的不熟悉,在住院期間跌倒、滑倒等意外安全事件的發生率要比一般患者高[3]。③穿著:鞋底過滑引起患者步履不穩、滑倒、摔傷,褲子過長、過窄等給患者活動帶來不良影響。④患者長時間臥床突然改變體位時引起腦部一過性缺血缺氧致頭暈跌倒。⑤合并有全身其他器官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硬化、低血糖、體位性低血壓等均可引起患者的暈厥、跌傷、摔倒。⑥患者本人對自身自理能力估計不足,不愿意尋求別人幫助。⑦違醫行為:主要指治療護理過程中,由于患者不遵醫行為造成的安全問題,高齡患者思維反應慢,理解能力差并且有時較固執,經常有未能配合治療護理行為。
1. 4藥物因素;特殊藥物的使用,如消炎痛服用后可引起頭暈、幻覺,視神經病變患者長期大劑量使用激素引起精神異常、幻覺、低血鉀、消化道出血等致跌倒。
2安全護理措施
2.1提高安全意識:加強教育、更新觀念改變長期以來傳統護理模式中對病人權利的忽視。認真學習法律法規,將法律知識培訓納入崗前教育和年度考核常規,增強護士的自律行為和依法護理的意識,使護理缺陷消失在萌芽狀態,杜絕護理糾紛的發生。
2.2營造護理安全文化:明確服務對象,確立安全信念,營造安全氛圍,樹立“質量就是生命,安全第一”的觀念,確保護理安全。同時鼓勵團隊協作,倡導人文關懷,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對患者的安全教育能力。
2.3入院熱情接待:做好患者安全教育幫助新入院患者盡快熟悉住院環境,教會其使用病室內各種設施, 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必要時應耐心地把要表達的意思重復或用肢體語言表達一遍,或換一種方式來表達,使患者充分理解,積極配合。做好教育效果的評估和強化性教育,加強護患溝通,鼓勵患者主動尋求幫助。
2. 4安全用藥及護理:告知患者所用藥物的名稱、用藥目的、主要作用和有可能發生的副反應。對使用特殊藥物的患者,在護士站黑板“注意事項”欄注明并加強觀察,以便及時發現、處理藥物的副反應,減少、杜絕因藥物副作用誘發的意外事件。
2.5建立高?;颊邫n案:做好特殊患者的安全管理做好住院患者安全評估,收集涉及患者的不安全因素,把高齡、視功能低下、合并全身疾病者列為眼科護士重點觀察、交班的內容,把此類患者的信息在護士站黑板上注明,重點交接班。
2.6創造安全的住院環境:建立安全、舒適、無障礙物的病房環境。病區布局合理,光線充足,日用品置于患者方便取到的地方;保持病區地面干燥,要求保潔員每次送水、送飯后及時抹干地面;病室內物品定位放置,注意固定可移動功能床的輪子;及時清除病室過多的障礙物,根據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給予陪護。
2.7加強生活護理:休息前交代病人把床頭鈴放于枕邊,以方便隨時呼叫,并拉上護欄,加強巡視,觀察其睡眠、呼吸情況,房間開地燈,使光線下不影響睡眠及保證病人夜間安全。在護理工作中,護士應經常詢問病人有哪些需要幫忙,并提醒其注意安全,防摔跤、撞傷。
3小結
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衰退,社會角色改變,心理活動也發生相應變化,尤其高齡眼科患者,由于視功能的障礙更易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 另據統計, 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1/3的人跌倒1次或多次 ,眼科患者高齡、視覺功能障礙,在住院期間跌倒、滑倒等意外安全事件的發生率要比一般患者高,我們結合眼科患者特點,建立了患者護理安全評估制度,制定防范措施,并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完善,使安全隱患不斷減少,減少醫療糾紛。
參考文獻
[1]姜琳,劉錚.中國老年人已超過1億人[N].新華每日電訊,2016,(1)
[2]宋明萍,王靜.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臨床中老年保健,2013,6(1):64
[3]劉紅娟.護理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5, 21(2):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