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運用虛擬仿真訓練所起到的效果。方法:選取2018.04-2019.04期間作為研究時段,隨機將某高校所抽取的100名護生分為對照組(50例,常規教學)以及觀察組(50例,虛擬仿真訓練),對兩組護生的教學效果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結果: 觀察組的最終理論成績、最終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虛擬仿真訓練能夠有效提升基礎護理學教學的教學效果,具有顯著的運用價值。
關鍵詞:基礎護理學教學;虛擬仿真訓練;基礎護理學;教學
基礎護理學存在著較高的實踐性,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保障學生能夠擁有更好的臨床實踐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所采用的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對護理的互動性、真實性起到反饋作用,因此使得學生缺乏相應的學習積極性[1]。本研究則是對虛擬仿真教學在基礎護理學的教學中所起到的運用效果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04-2019.04期間作為研究時段,選取某高校所抽取的100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90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50例(男6例,女44例,年齡(22.32±0.41)歲)以及觀察組50例(男4例,女46例,年齡(22.12±0.67)歲)。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模式,觀察組則在其基礎上運用虛擬仿真訓練,具體如下:
1.2.1虛擬仿真訓練設計:在虛擬仿真訓練中依據常規教學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學的教學目標、內容等作為設計基礎,結合相關的模擬場景和操作項目,將訓練分為初、中、高三個訓練等級,訓練內容從簡單到復雜且需逐步進行,不可越級,讓學生在進行運用時通過模擬操作訓練、相關提示語音或是語框來進行基礎護理學操作,并采用100分計分制來進行其最終成績評估,以80分及以上為合格。
1.2.2虛擬仿真訓練運用方式:①護生:護生登錄系統虛擬仿真訓練系統進行模擬訓練操作,1次完成1項操作內容,從初級到高級,每項操作或是每組操作內容完成后系統會自動評估其操作分數,每一級訓練內容全部完成且分數足夠后方可進行下一級訓練。②教師:教師登錄虛擬仿真訓練后對學生的最終成績、操作時的成績,結合系統所反饋的回放錄像來進行操作評估,并通過系統對護生操作以及成績進行點評,并對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相關指導和講解,如無菌操作、青霉素皮試、鼻飼等護理內容。在講解完畢后讓學生自主訓練,直到其滿意位置。
1.3 觀察標準
對兩組護生的基礎護理學最終考核成績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其中最終考核成績包含理論成績、操作成績,每項滿分為100分,以分數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8.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
)表示,以(Plt;0.05)為數據差異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的最終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的最終理論成績為(82.35±5.24)分,對照組最終理論成績為(78.12±4.51)分,兩組數據相比較,t= 4.475,P=0.001,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最終操作成績為(85.23±8.23)分,對照組最終操作成績為(78.68±5.35)分,兩組數據相比較,t= 4.718,P=0.001,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基礎護理學對于護生而言,其在臨床實踐能力的掌握方面具有著良好的培育作用,是護生開展各項護理時的理論基礎,因此基礎護理學的教學效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而在以往傳統教學中,大部分的教學方式為教師在演示過后由學生進行聯系,再由教師對其進行指導的教學方式。但由于該教學模式缺乏了一定的真實性以及互動性,導致學生在學習時缺乏反饋而導致其積極性下降,造成教學目標的難以實現[2]。
虛擬仿真又可被稱之為虛擬現實,是基于計算機作為核心基礎,并通過相關高科技手段來實現觸覺、視覺、聽覺更為逼真且一體化的虛擬環境技術,使操作者能夠通過其以及相關的必需設備在該虛擬環境中進行相關操作,讓其感受到更為真實的環境。將虛擬仿真訓練運用于基礎護理學的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在更為真實的環境下進行相關實踐操作,且在指示音和提示框的指導下,其能夠將理論同實踐相結合,進一步保障了其運用能力的提升。且相關研究資料顯示,通過虛擬仿真訓練的運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分析能力和運用能力能夠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虛擬仿真訓練能夠將傳統的實踐教學向著智能化、互動化、網絡化進行推動,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使教學更為貼近實踐,對基礎護理學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使其更符合當下的護理教學要求[3]。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最終理論成績、最終操作成績相比較對照組而言更高,說明通過虛擬仿真訓練的運用,能夠提升學生在基礎護理學方面的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就傳統教學模式而言,虛擬仿真訓練教學在基礎護理學中的運用更能夠保障學生實踐能力、操作能力的提升,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葉娟. 虛擬仿真教學結合結構化臨床考核在“基礎護理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研究(中旬-單), 2018, 486(09):111-113.
[2]劉航, 黃莉, 譚穎,等. 高仿真模擬綜合實驗教學在基礎護理技能強化訓練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 36(11):1575-1577.
[3]李紅梅, 田朝霞, 張紅,等. 虛擬仿真訓練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雜志, 2017, 52(3):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