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患者個人生活質量評分,以探討責任制護理在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通過研究結果,我們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介入治療效果十分理想,患者情感職能、生理功能等方面的評分得到明顯的改善,由此可見責任制護理模式臨床上值得推廣。
關鍵詞:責任制護理;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介入治療;應用效果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是心血管外科少見的致命性疾病,主要是由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致使主動脈壁的結構失去正常的完整性,血管壁狹窄而形成的動脈異常擴張膨出。高血壓患者是主動脈夾層動脈瘤高發人群,臨床上針對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多采用介入治療,由于此類病情的嚴重性,護理模式的選擇至關緊要,本文針對任制護理在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著重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兩組患者均經我院確診為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均知曉并同意配合我院治療調查,均無藥物禁忌癥,排除有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50~69歲,平均(58.12±3.16)歲,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51~68歲,平均(59.36±1.3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法,給予日常的用藥指導、飲食指導、日常鍛煉指導,定時的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組患者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其中主要內容包括:(1)責任制護理:資歷老的護士負責3~4個新護士,給予護理人員安排固定的病人,定時的監測所屬病人的生命體征情況,給予患者講解病理原因、病理狀態、日常護理注意事項、并發癥類型、并發癥預防等。護理人員幫助所屬患者日常鍛煉,給予鍛煉指導。(2)心理護理:患者情緒的波動,如激動、沮喪、抑郁、過分焦慮和恐慌,劇烈咳嗽、用力大便易誘發瘤體破裂。因此,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解釋腹主動脈瘤的治療方法,以解除患者的焦慮情緒,增強患者的術前自我保護意識。(3)規范化輔導:專業的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宣傳,幫助患者正確的認識自身的病情,增加對病情的了解,一些產生并發癥的患者,會伴隨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緒,醫護人員需及時為患者疏導,排解患者附帶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4)病情觀察:嚴格控制血壓,避免血壓過高、波動過大。觀察患者的心率、意識狀態、四肢活動狀態、尿量、四肢血壓等情況,以便及時發現病情變化。(5)手術護理:給予患者術前指導,術前一晚22:00禁止用水用食,針對有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的患者給予及時的疏導,尤其是第一次做手術的患者,多關注患者心理狀態是否良好,手術開始之前做好準備工作,確認手術室的溫度、濕度等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保持手術室良好的環境,增加患者的舒適感。護理人員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觀察患者有無異常癥狀,如有異常癥狀應及時報告主治醫生。患者出院護理人員應給予相應的指導。(6)術后護理: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四肢脈搏、血壓變化并記錄,嚴格記錄出入液量及尿量變化;監測患者上、下肢的血壓、橈動脈及足背動脈搏動、肢體感覺、皮肢顏色及溫度;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及廢用性萎縮。術后取平臥位,穿刺側肢體平伸制動24H,24H后床上輕微活動,72H后可酌情下床活動;防止出血:由于術中應用肝素,應嚴密觀察切口滲血情況,有無血腫和瘀斑;預防感染,術后常規使用抗菌素;抗凝治療護理,觀察有無抗凝過量現象,如出血、凝血時間延長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后生活質量評分。(以10分為最高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4.15±1.23)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4.23±1.36)分,t=0.275,P=0.391。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8.51±0.23)分,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5.12±0.11)分,t=83.847,P=0.000。
3討論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發病有其自身的幾個特點:發病急、死亡率高、癥狀表現劇烈、并發癥多等,臨床上護理人員起著至關緊要的作用,采用責任制護理模式,責任到人,避免了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松懈的現象。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發病急,第一時間接受治療方可提高治療的有效率,護理人員應時刻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情況,保證患者健康的體態,如有異常第一時間上報醫生,治療解決。
從上文調查數據不難看出責任制護理模式的理想性,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綜上所述責任制護理在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確切,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瑜玲.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的臨床觀察和護理心得[J].當代醫學,2018,24(15):86-88.
[2]張菁.責任制護理在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8,34(02):126-127.
[3]崔榮敏,劉冰,楊君駿,賈麗濤.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圍手術期的循證護理干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8,25(S2):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