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泌尿系統疾病在臨床的發病率是相對高的一種疾病,此疾病的臨床護理一旦不當欠佳,就會造成病患的泌尿系統感染,影響醫治的療效,使病患的病情更加嚴重,因此對泌尿外科病患予以優質的護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凡是,如果要最終完成良好的治療效果,不僅需要良好的治療技術,還需要優質的護理服務。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在對泌尿科護理過程當中,怎樣做到優質護理,以期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優質護理;泌尿外科;護理管理;應用分析
1.引言
優質護理重點是按照“精準、周全、標準、系統”的原則,在給患者給予護理服務的過程當中,按照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經過對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醫療物品供應通道等手術室各區域的管理,并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使患者感受到臨床護理的規范以及舒適。用提高各種用品管理力度為主要內容,經過科學化、標準化以及系統化的管理方式,對各項手術用品及醫療器械展開管理,進一步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從而有效的避免醫院感染發生的風險。這不僅僅是醫院所希望的,同時也是病患的真實需求。
在泌尿外科的疾病當中最普遍的癥狀就是尿頻、尿急、尿痛,一般情況下是這三種情況一同出現。這些年,盡管人們的健康與衛生認識在持續的增強,然而泌尿外科疾病的發病率仍舊不斷的增加,如果再加上不合理的護理,那么就會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給病患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負擔,極大的影響了疾病的康復。
2.優質護理
留置導尿管是臨床里的一項基礎操作,之后普遍的使用于排尿困難的病患以及患有尿失禁的病患。有關調查數據表明,留置導尿管容易產生醫院感染,且感染發生率在4.79%至13.01%。導尿管感染變成醫院感染的主要影響原因,對病患的預后治療效果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于導尿管在體內留置的時間越來越長,尿路感染發生的幾率也表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年齡大于或者等于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以及病情較重的病患留置導尿管出現尿路感染的發生率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導尿管感染是一種十分普遍的醫源性感染方式,插管的過程當中必須堅持無菌原則或是不熟練的操作插管動作等都會極大的增加感染的幾率。有調查結果證明,插管時污染導管末端會造成細菌沿著內壁或是外壁進入膀胱當中,最終造成尿路感染。因此需要做好優質的護理預防方式,具體有下述幾點:
2.1健康宣教
選取合適的時間,宣講相關疾病方面的知識,講解手術方式、注意事項、療效和并發癥等,經過全面細致的解釋,讓病患對疾病起到科學的認知,對于一些抽象的知識,還能夠使用圖片、視頻等方法展開講解,發放健康宣傳小冊子用于病患的日常查閱,鞏固對病癥的認識。護理人員在護理中需要著重講解手術的優勢所在,以及主刀醫生、麻醉醫師的專業技能,取得病患足夠的信任,從而增加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的情況。
2.2心理護理
泌尿外科的疾病具有很強的隱私性,大多數的病患都有尿失禁的癥狀,然而患者們都羞于開口,多出現焦躁、抑郁等負面情緒,如此非常不利于手術以及后續治療的進行。所以,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的發現病患情緒上的變化,具有針對性的給患者進行心理上的疏導,耐心細致的給患者答疑解惑,由心理上給病患提供支持以及鼓勵,讓患者放下心中的負擔,建立起治療的信心,從而積極的配合治療以及護理工作。
2.3特殊護理
2.3.1嚴格實施無菌操作原則
護理人員在進行消毒以及插管的過程當中必須嚴謹的實施無菌操作的基礎原則,嫻熟的掌握好有關操作的技能,并且做好各項衛生工作。
2.3.2選擇合適的導尿管
留置導尿管時必須按照病患的自身發展情況來選取適宜的硅膠管,尿管的選取上,不可過粗也不能太細。國內外市場里有很多減少感染的新型導尿管,護理人員可按照病患的實際經濟情況等各方面因素給患者選取合適的導尿管。
2.3.3盡量縮短導尿管的留置時長
及時的判斷留置導尿管的重要價值,盡可能早的取下導尿管,盡量減少導尿管的平均留置時長;對全麻手術并需要在圍術期留置導尿管的病患,需要在手術前半小時留置導尿管,在兩天內取下導尿管。
2.3.4增加衛生宣講及有關指導
對留置導尿管病患予以相關的衛生講解,并使病患明白認識到留置導尿管時間過長的危害程度,建立起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清潔程度;另外還需要給病患予以飲食方面的指導,積極鼓勵病患多飲水,減少感染的發生率。
2.3.5尿鹽護理
為了避免發生尿鹽積淀的狀況,護理人員需要按時的督促病患多飲水,且按照病患的病情、體質和腎功能情況制定病患每日的必須飲水量。就留置導尿管、具有結石的病患,為了確保泌尿系統受到水分的沖洗,避免尿路感染,需要每日的飲水量在 2500至4000 mL,尿量為每日2000至3500 mL。
2.3.6導尿管護理
保證導尿管和引流袋必須是無菌,按照尿液 pH值給病患更換導尿管,減少出現尿堿淤塞的情況。展開導尿消毒護理,操作的過程當中必須使用溫柔的動作,防止大力的扯拽尿管;放置尿管的過程當中需注意由病患的身體下方經過,減少病患出現牽拉作用;盡量選擇防止倒流的尿量袋,減少感染發生的幾率;對長時間留置導尿管的病患,需要每隔48小時更換一次集尿袋,每隔6天更換一次精密的集尿袋。
2.4并發癥護理
泌尿系統疾病的特殊性強,手術后極易產生并發癥,護理人員需要盡早的準備好防護方案。實時關注切口的恢復情況,按時更換敷料,以免傷口出現感染或是出血的情況。對于發生排尿困難的病患,需要按照醫生的醫囑留置導尿管,并做好導尿管的護理工作。
3 結論與討論
優質護理是用科學管理方案做依照,融合了護理人員的經驗和病患的病情,用安全、科學為原則進行的相關的護理方式,優質護理可以有效的增加護理服務的水平,內容更加有針對性。與常規護理比較,在泌尿外科護理過程當中使用優質護理,能夠避免危險元素,增加病患的滿意度,從而減少并發癥的產生率,降低病患在心理和身體上的負擔,為治療工作給予協助。總而言之,在泌尿外科護理管理中使用優質護理,能夠取得較為成效的護理效果,可在臨床當中實施推廣。
參考文獻:
[1]歐陽石燕.優質護理服務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7):226-227.
[2]潘鳳霞.優質護理服務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1):124.
[3]趙旻.優質護理服務在泌尿外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8,9(15):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