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心血管疾病異常率觀察中心電遙測監護的價值及護理。方法:選取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到院治療的5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展開研究,按照不同觀察干預方式均分為各25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行常規檢測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心電遙測監護以及針對性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檢測有效率以及護理成效,以及患者的并發癥狀發生率。結果:通過對兩組患者行不同檢測方法以及護理,對照組患者觀察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的心電遙測觀察有效率,兩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通過對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心電遙測監護,能夠有效的防止患者出現一定的惡性事件,并且能夠及時的針對患者行第一時間的治療,給予患者在監護期間的護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患者的身體預后,減少了并發癥狀發生率,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老年心血管疾病異常率;心電遙測監護;護理
老年心血管內科護理是當前臨床醫學中的一項較為重要的護理工作【1】,能夠及時的在第一時間發現患者的惡性心臟事件產生【2】,從而及時的給予患者相應治療,保證患者的身體預后。心血管病癥的發病速率較快,當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率時長時,往往會很大程度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因此勢必要對患者進行心電遙測系統監護。使用心電遙測系統監護過程中,給予患者行針對性護理,能夠有效的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較為重要的臨床監護價值【4】。通過探討老年心血管疾病異常率觀察中心電遙測監護的價值及護理。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間,到院治療的5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展開研究,按照不同觀察干預方式均分為各25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包括35例男,15例女,年齡為48-75歲,平均年齡為(58.96±4.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學歷等一般情況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gt;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對原發病進行積極的治療,有效控制患者的呼吸各方面感染,糾正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失衡的措施。對照組行常規檢測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行心電遙測監護以及針對性護理。首先要減少各種不良刺激,讓患者處于安靜較為舒適的休息環境中,采用屏風或簾幕隔開癥狀不同的患者,調小設備儀器聲音,設置合理的警報值預防誤報或故障。及時有效的觀測患者的具體生命體征,醫護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設備的中央同時對多個病人完成檢測,有效的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并且要及時的發現檢測過程中的諸多異常,從而實現對監測的每一個結果都完整記錄,給予相應的針對性治療。借助遙測監護設備及時的發現患者的身體功能性變化。儀器設備也應盡可能的偏離患者頭部,避免對患者的休息質量造成影響。適當的進行肢體活動,加強醫患之間的溝通。講解相關的健康護理知識,促進雙方協作,共同推進患者的身體康復。
1.3統計學方法
通過使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計量資料及技術資料采用(
)、%表示,行t值、X2完成檢驗,以P<0.05存在顯著差異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行不同檢測方法以及護理,對照組患者觀察有效率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的心電遙測觀察有效率,兩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如表1 所示)。
3討論
心血管病癥的發病速率較快,當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心率時長時,往往會很大程度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勢必要對患者進行心電遙測系統監護【5】。使用心電遙測系統監護過程中,給予患者行針對性護理,能夠有效的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較為重要的臨床監護價值。通過借助觀察中心電遙測監護設備,及時有效的觀測患者的具體生命體征,醫護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設備的中央同時對多個病人完成檢測,有效的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6】。并且要及時的發現檢測過程中的諸多異常,從而實現對監測的每一個結果都完整記錄,給予相應的針對性治療。借助遙測監護設備及時的發現患者的身體功能性變化。
綜上所述,通過對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心電遙測監護,能夠有效的防止患者出現一定的惡性事件,并且能夠及時的針對患者行第一時間的治療,給予患者在監護期間的護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患者的身體預后,減少了并發癥狀發生率,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巍巍. 遙測心電監護儀在心內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8, v.24(16):101-102.
[2]阮建容, 李紹楠. 胎心監護異常的觀察與臨床護理心得體會[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8(1):163-164.
[3]李文靜, 王琳, 莊婧. 品管圈活動在心電監護報警管理中應用效果的觀察[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4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