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觀察對急性乳腺炎患者實施穴位指壓及乳房按摩的臨床價值。方法:將43例本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內接收治療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模式差異為分組原則,設對照組行常規治療,設觀察組行穴位指壓聯合乳房按摩,觀察2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臨床療效95.2%,對照組72.7%,P<0.05。結論:對臨床療效實施穴位指壓及乳房按摩效果顯著,可提高臨床療效并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乳腺炎;腫塊期;穴位指壓;乳房按摩;臨床療效
急性乳腺炎屬于女性產褥期典型且常見疾病,需盡早實施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若處理不當極易形成乳腺膿腫;不僅影響母乳喂養,還會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臨床治療急性乳腺炎,抗生素為傳統措施,但大量使用抗生素會致使患者暫停哺乳且不利于產后恢復,因此尋找一種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至關重要[1]。本研究選取我院43例患者展開研究,旨在分析穴位指壓及乳房按摩的實際價值,現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43例本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內接收治療的急性乳腺炎患者分為二組,其中對照組(n=22):年齡區間22-42歲,平均(32.58±8.14)歲。觀察組(n=21):年齡區間23-42歲,平均(32.47±8.22)歲。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可比性較高。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治療:嚴格結合患者病情發展情況給予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治療,輔以心理護理、疼痛干預等措施;待病情穩定后給予飲食干預。
觀察組:穴位指壓聯合乳房按摩:(1)穴位指壓:基本穴位首選合谷、太沖、內庭、膻中、肩井、大椎、乳根、至陽、靈臺、曲池等穴;要求醫護人員作指壓處理。清潔雙手、修剪指甲,指導患者取適宜體位,對以上穴位采取點、按、揉等操作,直至穴位出現酸脹等感覺。每次指壓4個穴位左右,時間控制在4-5min,一天兩次即可,連續指壓3-5d。(2)乳房按摩:45 ℃溫水蘸濕毛巾后覆蓋乳房熱敷8-10min,取毛巾,涂凡士林;左右托起乳房右手旋轉式按摩,主要使用食指、中指、無名指;從根部為重點向乳暈做擴張。食指輕捋乳頭,擴張輸乳管并排積乳;拇指順時針方向由輕到重按摩結塊,力度以患者耐受為主。一天兩次即可,連續3-5d。(3)情志護理:支持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取得聯系,了解其心理狀況,綜合其職業、性格特點、病情嚴重程度、經濟收入等展開個性化的心理干預,盡可能消除消極情緒。認知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應及時向其積極介紹、普及急性乳腺炎相關知識,可通過海報、文字、視頻、健康講座等形式開展,對病人的問題,應及時做出細致、耐心的回答。指導患者掌握自我放松方法,例如在安靜的狀態下進行呼吸放松、音樂放松、意向放松等,有助于調節患者心理狀態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臨床療效[2];顯效(腫塊、疼痛消失,體溫正常,實驗室結果示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排乳通暢無炎癥);有效(腫塊明顯縮小,體溫恢復正常,疼痛有所減輕);無效(體溫、腫塊無明顯改善,部分患者腫塊出現增大)。
1.4統計學
SPSS22.0軟件計算,其中連續性變量資料“t”計算,“
”表示。定性數據用“
”核實,百分比形式(%)表示。兩組患者所產生的全部數據資料以P<0.05(P值在0.05區間)表示統計學存在顯著差異。
2、結果
分析臨床療效:觀察組95.2%,對照組72.7%,P<0.05,見表1。
3、討論
我國傳統中醫將急性乳腺炎歸納于“乳癰”范疇,認為絕大多數患者主要是由于產后情志不暢、飲食不節、肝氣郁結所致。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患者脾胃運化失調、乳房周圍經絡閉阻不通從而引發疾病[3]。經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乳汁大量淤積導致乳管瘀塞受阻,在細菌侵入的影響下,引發急性乳腺炎。抗生素局部治療等均屬于西醫治療該病的主要措施,但西醫治療該病,僅能暫時緩解臨床癥狀,并不能根治。
隨著現階段傳統中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中醫主張采用局部按摩、針刺等措施治療急性乳腺炎。此研究中穴位指壓主要選取太沖、合谷等穴進行。其中太沖屬于肝經俞穴,具有調和陰陽、理氣解郁之功效,膻中位于兩乳間,指壓膻中穴,通經行氣作用顯著;肩井穴隸屬膽經,過關通氣作用顯著,所以臨床治療經脈不通,多選此穴。輕揉手法按壓乳根、乳中,可以促進郁滯的乳汁更好排出。以上數穴聯合,確保消腫散結的同時通經導滯。從西醫角度來講,按摩乳房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刺激神經末梢的同時促進催乳素分泌,確保乳管通暢并順利排出乳汁。
此研究選取我院43例患者展開研究,分組分別實施不同措施,經治療了后觀察組腫塊、疼痛消失,體溫正常、排乳通暢無炎癥者高達17人,總療效高達95.2%,對照組僅為72.7%,P<0.05。可見對急性乳腺炎患者實施穴位指壓及乳房按摩可行性較高。故,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孫士青.穴位按摩聯合拔罐治療產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護理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18):41-41.
[2]貝劍宏,陳秋蘭,陳鵬典,等.推拿點穴治療產后乳房腫塊臨床研究[J].河南中醫,2017,37(11):2014-2016.
[3]何云仙,陳瑞清,陸慕芬.穴位按摩聯合拔罐治療產褥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23(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