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調查研究武警某部新兵新訓前后心理健康變化。方法:選取武警某部新訓大隊新兵為調查對象,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測試調查。新訓前采集有效樣本為335份,新訓后采集有效樣本為487份,使用SPSS 23.0 分析。結果:新訓前后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變化,新訓后SCL-90各因子值及總分、SDS、SAS得分均顯著高于新訓前。(Plt;0.01)
關鍵詞:新訓;心理健康
新訓是每一名武警官兵邁入軍營的第一道考驗,在新訓期間,新兵需要接受并完成多樣訓練任務,才能向一名合格的士兵轉換。研究表明新兵的心理健康對完成各項訓練任務有極大的影響新訓期間 ,因此新兵的心理健康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以及各研究者的關注。研究新兵新訓前后的心理健康變化,對采取合理措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促進新兵更高水準完成訓練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某新訓大隊新兵進行問卷調查,新訓前回收有效問卷335份,新訓后回收有效問卷487份。
1.2研究方法
1.2.1 "90項癥狀清(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共90個題目,采用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等10個因子分別反映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
1.2.2 抑郁自評量表(SDS):包括20個項目,為四級評分,其中10個為負向計分。值越低狀態越好。標準分為總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數部分,我國以SDS標準分≥50為有抑郁癥狀。
1.2.3 焦慮自評聊表(SAS):包括20個項目,為四級評分,其中5個為負向計分。值越低狀態越好。標準分為總粗分乘以1.25后所得的整數部分,我國以SDS標準分≥50為有焦慮癥狀。
1.3 統計方法: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新訓前后心理健康及與全國常模的分析
2.2 新訓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比較:新訓后各因子得分顯著高于新訓前(Plt;0.01),較全國常模,新兵各因子得分顯著低于全國常模(Plt;0.01),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3 新訓前后SDS、SAS得分比較:新訓后新兵在SDS、SAS得分上顯著高于新訓前(Plt;0.01),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4新訓前SDS檢出人數為49人,檢出率14.63%,SAS檢出人數為12人,檢出率3.58%。新訓后SDS檢出人數為170人,檢出率34.91%。SAS 檢出人數為70人,檢出率14.37%。
3 討論
本研究顯結果顯示:武警某部新兵新訓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顯著變化,采用SCL-90量表得到結果顯示,在各因子水平上,新訓后得分顯著高于新訓前,表明新訓后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下降,與王偉的調查符合。新訓對于新兵來說,是一個重大應激事件,新訓使新兵從一名社會青年向合格戰士轉變,新訓期間需要在相對于之前的寬松的社會環境而言,在高度封閉、嚴格的警營中生活,并且接受高強度軍事訓任務,且在新訓環境中,需要重新建立社會支持體系,這會增加新兵的心理健康問題。新訓前的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處于優良狀態,這為新兵更好的接受新訓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能使得新兵更快的適應軍營生活,完成訓練任務。
在SDS和SAS測查中,新訓結束后檢出人數及檢出率顯著提高,可能是在適應軍營生活的過程中,部分新兵無法適應新訓環境及訓練任務,導致焦慮及抑郁水平上升,達到檢出值,這要求在新訓過程中及時有效的關注新兵的狀態,對可能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新兵要及時了解狀態,并安排專業人員進行輔導,解決其心理其問題,使其更好的完成訓練任務。
在新兵新訓過程中存在很多影響新兵心理健康的因素,不管是外部的生活環境、訓練環境、以及面對的人際關系等問題,以及內部的個體素質,都會對新兵的心理健康起綜合影響作用。總之,武警新兵在新訓過程中,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的下降,需要有關領導及心理工作者提高重視,結合實際,努力創新開展心理工作,維護新兵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魏松林,王玉萍,王勇,鄭智丹.武警新兵人格特質、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分析[J].西北國防醫學雜志,2019,40(01):51-55.
[2]王偉.武警新兵新訓前后心理健康狀況的對比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07):648-650.
作者簡介:王勇(1995.01.06)男 四川珙縣 碩士在讀 武警后勤學院軍事心理 "教研室 研究方向:心理評估
作者簡介:鄭智丹 女 碩士在讀 武警后勤學院軍事心理教研室 研究方向:心理 "評估
作者簡介:魏松林 (1955.02.22) 男 陜西西安 碩士在讀 武警后勤學院軍事心理教研室 研究方向:臨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