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一種,另一種是孕前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出現糖尿病疾病,或妊娠前沒有糖尿病跡象,在糖耐量減少和妊娠期才檢查出患有糖尿病。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糖尿病孕婦85%以上都屬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前糖尿病患者不足15%;世界各國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為1%-15%,而我國的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為1%-5%,近幾年發病率略有上升。
妊娠期糖尿病多數患者產后能恢復正常,但會增加其他疾病的發病率,比如II型糖尿病。糖尿病孕婦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治療也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對于寶寶和孕婦都有風險,應當予以重視。
一、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通常妊娠期糖尿病比孕前糖尿病病人病情要輕很多,通常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沒有明顯的表現癥狀,比如:多飲、多尿、口渴等。盡管有些人會出現反復性陰道炎,但大多數人癥狀不是很明顯。以下是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表現進行如下總結:
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常出現外陰瘙癢,及感染癥狀,比如假絲酵母菌感染;
2.嚴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會有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等表現;
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會出現胎兒過大、羊水過多等;
4.若家族中有多位糖尿病患者、寶寶出生體重gt;4000g、孕婦產前體重gt;90kg、不明原因流產、孕婦曾患有多卵巢綜合征、胎死腹中、巨嬰或畸嬰分娩史等,在出現妊娠胎兒過大或羊水過多時應預防糖尿病;
5.空腹時血糖濃度在5.0mmol/L,飯后或者吃糖后60分鐘達到10.0mmol/L,100-120分鐘降到8.0-9.0mmol/L時,就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1]。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分期
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并發癥等進行分期,可以更直觀的知道病人病情嚴重程度,從而根據病人所處的等級進行對癥之藥,有效緩解病人病情。分級如下:
A:妊娠期出現的糖尿病;
A1:調節飲食習慣后,空腹情況下血糖濃度為lt;5.8mmol/L,飯后兩小時后血糖濃度為lt;6.7mmol/L;
A2:調節飲食習慣后,空腹情況下血糖濃度為≥5.8mmol/L,飯后兩小時血糖濃度為≥6.7mmol/L;
B:顯性糖尿病,發病時間在20歲以后,病程在十年之內;
C:顯性糖尿病,發病時間在10-20歲,病程為10-20年;
D:顯性糖尿病,發病時間在10歲之前,病程在20年以上;
H: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
F:糖尿病性腎病;
R:增生性視網膜病變;
T:曾有過腎移植手術。
三、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不利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是因為在妊娠后,胰島素分泌不足導致葡萄糖供應短缺,滿足不了身體機能對葡萄糖的需求所致。
1.妊娠對糖尿病的影響
妊娠可以使糖尿病顯性化,使得沒有糖尿病史的孕婦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并且還會使已有的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
2.糖尿病對妊娠的影響
糖尿病病情和血糖控制水平決定了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子的影響程度,對于病情嚴重或者血糖控制差者,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子傷害極大,并且患并發癥的概率也會升高。
(1)血糖濃度過高可能會導致胚胎發育異常,甚至會胎死腹中,高血糖導致的流產率高達15%-35%;
(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壓疾病的概率是無糖尿病孕婦的3-5倍。妊娠期糖尿病也會導致嚴重的高胰島素血癥;
(3)巨嬰的概率會明顯升高,在此情況下,難產、手術風險、產道損傷概率可能增高
(4)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異常是正常孕婦的10倍以上;
(5)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再次患病的概率高達30%-70%。15%-60%的糖尿病會進一步發展為II型糖尿病。
3.對胎兒的影響
(1)由于孕婦血糖過高,導致母體內血糖濃度過高,引起高胰島素血癥,從而加快了脂肪、蛋白的合成,導致嬰兒軀干過度發育,這種情況下巨胎發生率高達25%-40%;
(2)妊娠期糖尿病會抑制胚胎的生長,導致早期胚胎發育遲緩,因而會影響胎兒的生長,其發病的概率為20%;
(3)早產和流產情況頻發,早產發生率為10%-20%;
(4)妊娠期糖尿病會導致胎兒的畸形率升高,一般比正常孕婦高8-10倍,這也是導致胎兒死亡的重要原因。
四、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
1.糖尿病患者能否妊娠的指標
(1)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首要任務就是在妊娠前確定好糖尿病嚴重程度。因為對于D、F、R級的糖尿病患者,妊娠對母子危險都很大,這種情況應該避孕,避免妊娠帶來的危險情況。
(2)體質較好、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監護下繼續妊娠。
(3)懷孕之前,要在醫師協助下控制血糖濃度,確保在懷孕期、妊娠期、分娩期的血糖在正常范圍。
2.糖代謝異常孕婦的護理治療
(1)妊娠期血糖控制要達標,正常是:空腹血糖濃度為3.5-5.5mmol/L;飯前半小時血糖濃度為:3.5-6.0mmo1/L;飯后2小時:4.5-6.5mmol/L;早晚血糖濃度與飯后兩小時保持一致。
(2)糖代謝異常的孕婦要注意平衡飲食。均衡的飲食可以避免饑餓性酮癥發生,又可以保證寶寶的健康成長。一般糖代謝異常的孕婦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控制血糖的濃度。
(3)目前盡量避免使用藥物治療降低血糖濃度,因為大部分藥物都沒有經過臨床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未能證明。因為胰島素是大蛋白分子,對控制血糖有明顯的效果,因此可以服用胰島素類藥物來降低血糖。
3.孕期母兒的監護
對于妊娠糖尿病孕婦來說,早期的妊娠對血糖的控制比較困難,因此家屬應密切關注孕婦血糖濃度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胰島素的服用量,避免血糖濃度過低。
參考文獻:
[1]郭彩霞, 王山米. 妊娠期糖尿病[J]. 中華婦產科雜志, 1996(10):636-639.
作者簡介:蔣婷照(1986-02-22)漢,女,四川省廣安,四川省成都市新世紀婦女兒童醫院,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妊娠期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