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應用人文關懷在重癥監護室護理中存在的缺陷,從而制定更加完善的工作流程。方法:選擇2017-2018年在我院重癥監護室患者,共選擇了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接受重癥監護室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人文關懷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5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1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 0.05)。結論: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人文關懷應用于重癥監護室護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況和睡眠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效果優于單純常規護理效果。
關鍵詞:重癥監護室;護理;人文關懷;缺陷
重癥監護室是區別于普通病房的專門針對重癥患者的加強護理病房,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大都是高危病人,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再加上很多病人到了重癥監護室,會對自身的病情產生高度的焦慮和緊張情緒,臨床療效降低。因此,重癥監護室病人對護理的要求和難度普遍較高。人文關懷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方式,也隨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2018年在我院重癥監護室患者,共選擇了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20例;年齡42-78歲,平均(64.5±1.2)歲;觀察組男性患者23例,女22例;年齡42-77歲,平均(64.8±1.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接受常規重癥監護室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包括代謝和電解質狀況、血壓監測、氣道護理等。此外,各護士密切關注患者是否存在切口出血、不良反應等,并嚴格按照醫囑給藥。密切監測患者體征,若有異常,及時給予相應處理。做好切口護理和保暖工作。定期為患者做好個人清潔,多翻身,了解其心理狀況,正常溝通解決。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人文關懷,下面是詳細的內容:
1.3觀察指標
護理結束時,用我院自主設計的ICU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判定其護理滿意度,包含護士態度、護士護理技能、護士應急處理能力等方面,設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可以發現,觀察組總滿意度為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所示。
3 討論
在開展本次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雖然人文關懷在ICU中應用具有非常好的臨床效果,但是依然還存在很多的人文關懷缺陷。比如,昏迷患者情感交流的缺失。ICU護士往往忙于操作各種儀器、執行各種基礎護理及搶救治療工作,與患者處在一種非語言交流的工作狀態,以致于昏迷患者的生命語言交流價值常常被忽視,久而久之,就呈現人文關懷的缺乏和情感交流的缺失。其次,患者家屬人文關懷的缺乏。患者進入ICU后,家屬不能守護在身邊,往往擔心預后、治療、護理及費用等,加上又缺乏對ICU病室工作的了解,常常站在門口觀望,處在一種極度焦慮狀態,而護士又因工作的繁忙或職業意識的不周全疏忽了與病人家屬的溝通。同時,家屬的外圍化使患者的親情關愛缺失。最后,護士的人文關懷缺乏。ICU的封閉式管理模式容易使護士身心處于疲憊的職業狀態。是因為ICU病房承擔著大量的應急性的緊張搶救工作,導致護士長期處于職業性的心理精神緊張狀態。
這就需要加強護患溝通,為家屬提供貴賓式服務。從患者入室開始,根據病情需要適時與家屬交流,把ICU病室的規章制度、病人病情兇險性,住院期間需要物品、飲食起居告知家屬。為陪護人員安排陪護房間,提供開水、微波爐等,不方便住宿的家屬留下詳細地址和聯系方式,患者病情變化時及時通知家屬。還有就是實施呼喚式人性化護理。ICU病室昏迷患者占一定的比例,在倡導人文關愛的今天,對重癥昏迷患者如何實施人性化護理是關鍵。首先,要讓每一位在ICU工作的醫務人員都重視在搶救患者的同時重視與昏迷患者的語言和非語言溝通,讓對昏迷患者人性化關愛成為自覺的行動。還可以利用音樂刺激療法,促進昏迷患者早日蘇醒康復。音樂刺激不但能增加腦部血流,還可影響神經遞質的水平,使上行網狀激動受刺激,從而促進意識水平的提高。
總而言之,對重癥監護室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盡快康復,但是,當前對護理人文關懷的理解和重視不夠,護理人文精神沒有規范和廣泛地滲透到每一個護理決策中,導致護理工作中人文觀念淡薄,加重了ICU病室護理的人文關懷缺陷。這就需要所有醫療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促進我國醫療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嬋,周來知,王少芳,等.人文關懷實施在重癥監護室護理中的價值探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3):51.
[2]王紅燕,汪玉泉,駱諫英,等.人文關懷血液透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3,(01):547-548.
[3]王乙涵.人文關懷在重癥監護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療文獻雜志.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03):114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