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手術室護理中全程無縫隙護理的應用效果和對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手術患者120例,均為兒童或婦女,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60例)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手術室全程無縫隙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VAS疼痛評分以及出現壓瘡、切口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的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和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lt;0.05,最終觀察組只出現1例切口感染,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對照組出現3例壓瘡、2例切口感染和1例下肢靜脈血栓,發生率為10%,高于觀察組,Plt;0.05。結論:為手術室患者提供全程無縫隙護理措施,能夠保障手術治療效果,改善預后,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全程無縫隙護理;預后改善影響
手術治療是當前臨床上應用廣泛且有效的一種治療方式,貫穿手術全程的護理工作才有助于保障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改善預后,促進其盡快康復[1]。本研究選擇近期在我院進行手術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并將其整理形成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時段內收治的手術患者中選出120例納入本研究,均為兒童或婦女,所選患者或患兒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60例觀察組和60例對照組,觀察組中,男16例,女44例,兒童27例,婦女33例,患兒年齡在4歲~18歲之間,平均年齡(9.6±2.3)歲,婦女患者年齡在26歲~59歲之間,平均年齡(40.2±4.5)歲,對照組患者中,男12例,女48例,兒童25例,婦女35例,患兒年齡范圍為3歲~18歲,平均為(9.5±2.4)歲,婦女患者年齡范圍為23歲~58歲,平均為(39.6±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gt;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我院為對照組患者提供常規手術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以全程無縫隙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創建手術室全程無縫隙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責任護士、護師和護理人員組成,動態性監測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情況,及時記錄和反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查找相關研究文獻結合存在問題進行解決,確保整個護理過程各環節銜接的連貫性和全程的完整性;(2)術前評估與宣教。護理人員拿到患者手術通知單后及時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告知具體的手術方法,安撫患者,緩解緊張消極的情緒,同時與主管醫師進行溝通,認真核對患者的病歷資料,溝通病情,掌握患者術前需要進行的檢查結果,包括心理疏導內容、有無基礎疾病,整合下評估患者手術耐受性。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其進行術前的宣教與醫師共同評估手術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注意事項,做好充分應對準備;(3)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全程陪同患者進行手術,與麻醉師和醫師共同核對患者信息,幫助患者擺放手術體位并做好保暖工作,提高患者舒適感,手術過程密切配合醫師拿取手術物資,確保手術順利完成,堅持全程的無菌操作原則,確保配合無縫隙銜接,采用暗示性、鼓勵性的手勢語言激勵患者,增強信心;(4)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將患者安全平穩送入病房,與病房護士進行溝通與工作交接,內容包括患者手術情況、手術方法、管道留置情況、用藥情況、輸血情況、輸液情況等等,指導患者保持術后正確的舒適體位,監測生命體征,告知關于禁飲禁食要求的相關事項,及時予以干預。結合患者術后的具體恢復情況進行回訪,及時專業地回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聽取反饋意見并及時告知醫生處理。
1.3觀察指標
采用SAS焦慮自我量表評分與SDS抑郁自我量表評分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抑郁情況,采用VAS評分評估患者術后的疼痛情況[2],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焦慮抑郁和疼痛感越嚴重。同時詳細記錄兩組患者出現壓瘡、切口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的情況,比較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采用x2與t進行檢驗,Plt;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焦慮抑郁評分與VAS評分
觀察組患者VAS評分、SAS評分及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lt;0.05。
2.2不良反應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低于對照組的10%,Plt;0.05。
3.討論
伴隨醫療技術的進步,當前選擇手術治療的患者越來越多,但外科手術產生的應激源會給患者機能造成損傷,引發焦慮抑郁感,影響手術效果和預后。因此對手術患者采用全程無縫隙護理干預非常必要。
我院手術室實施全程無縫隙護理的過程中,以“無縫隙”為貫徹理念,將生理與心理一體化,堅持以人為本為宗旨,銜接全程護理服務,如術前宣教、撫慰情緒,術中密切觀察、默契配合等等[3-4],結果顯示采用全程無縫隙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心理狀態、疼痛情況以及發生的不良反應指標均比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更好,Plt;0.05。
綜上所述,對手術患者提倡積極應用全程無縫隙護理進行干預,有助于保障手術效果,提高患者舒適度,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李秀濃,黎彩云.全程無縫隙護理于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和對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1(2):128-129.
[2]王玲玲.全程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優質護理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6,41(1):115-117.
[3]譚莉.“無縫隙護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8):111-112.
[4]夏云.手術室護理中全程無縫隙護理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