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會的進步讓更多的人有能力追求高質量的生活,促使康復事業于近幾年來蓬勃發展。受筆者所在縣社區康復及家庭康復發展水平限制,縣醫院的康復科平均住院日超過預期,嚴重限制我科康復服務能力提升。為減少平均住院日,筆者所在科室于2018年6月開啟了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現將實踐與體會匯報如下。
關鍵詞:康復科;優質護理;平均住院日;滿意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8年1-5月及2019年1-5月康復科住院患者共60例。病例入選標準:(1)患者年齡45~70歲,無精神疾病、癡呆、意識障礙;(2)Barthel指數評定低于40~60分,需要康復者;(3)無嚴重系統器官功能衰退,生命體征平穩,營養狀態尚可;(4)出院時Barthel指數大于60分。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年齡50~70歲,平均(61±2.5)歲,均為腦卒中患者,男16例,女14例;觀察組年齡49~68歲,平均(61.5±2.5)歲,均為腦卒中患者,男女各15例。兩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入院后為一般護理,即告知科內注意事項、監測生命體征、遵囑指導用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醫生等常規工作。
1.2.2 觀察組
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具體操作如下:(1)落實首診負責制,責任護士從入院至出院全面負責,確保護理工作落實。(2)做好康復小組內分工,確保患者及家屬康復治療方案知曉率100%,及時向康復醫師、治療師反饋患者病情以便康復治療順利進行。(3)根據護理級別合理排班,確保每日均有資深護理值班,可應對緊急情況發生。(4)規范日常護理,如體位排痰、良肢位擺放、指導踝泵運動、二便管理等。指導合理飲食,保障患者康復治療的能量需求。(5)做好康復安全健康宣教,指導患者家屬參與到康復治療中來,只有家屬參與的治療才是高效的、完整的。(6)隨時觀察患者狀態,如出現不良情緒,指導患者通過正常渠道排解如注意力轉移、心理疏導等,或通過小游戲重建自信等。(7)夯實護理基礎。注意先進康復理念及有效護理措施的學習,不斷提升業務水平,讓患者享受更全面的護理服務。(8)做好護理延展,對于出院的患者,做好隨訪工作。通過電話隨訪或其他信息平臺關注患者,指導患者家庭康復,保障康復治療的延展,直至患者適應日常生活。(9)保持院區環境衛生,調節適宜的溫度、濕度,創造溫馨治療環境,確?;颊呤孢m的治療體驗。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平均住院日情況及出院后隨訪護理滿意度調查??煞譃闈M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通過WPS xls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整合,運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組間平均住院日等計量資料以(
)表示,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率等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平均住院日對比
觀察組平均住院日(16.5±1.8)d,較對照組的(22.7±2.1)d短,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2.2 兩組隨訪滿意度對比
隨訪記錄顯示,觀察組滿意26例,基本滿意3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6.67%(29/30);對照組滿意19例,基本滿意4例,不滿意7例,滿意度為76.67%(23/3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3 討論
隨著人們康復意識的提高,大康復模式逐漸覆蓋全國??祻涂瞥袚X卒中康復、骨科術后康復、腦癱康復、心肺康復等等許多康復任務,床單位資源的合理分配關乎大康復模式的順利發展,優質護理模式的引入可以科學合理的減少平均住院日,對康復科未來發展有益,值得推廣。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入院后為一般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結果表明:(1)觀察組平均住院日(16.5±1.8)d,較對照組的(22.7±2.1)d短,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2)觀察組滿意26例,基本滿意3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6.67%(29/30);對照組滿意19例,基本滿意4例,不滿意7例,滿意度為76.67%(23/3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模式的引入可明顯降低康復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同時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提高,科室既增加了床位周轉率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患者獲益。
參考文獻:
[1]張少冉.優質護理服務在中醫康復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8,5(53):87-88.
[2]馮永惠,王麗莉.康復科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體會[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5,6(3):149-151.
[3]候影.優質護理服務對神經內科住院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8):274-275.
[4]孔建宜,吳灶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急診全程優化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1):82-85.
[5]梁梅冰,鄭桂鳳,黃貴芝,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腦梗死患者生存質量及護理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8):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