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同伴教育對1型糖尿病患者規范注射胰島素的影響。方法 篩選合適的調查對象,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則,將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內分泌科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100例出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方式,觀察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聯合同伴教育方式。結果 同伴教育后,觀察組患者對于注射部位的選擇、注射部位的輪換、進針角度、針頭留置時間、注射器材的規范廢棄、針頭重復使用的危害等胰島素規范注射相關知識的掌握顯著高于同伴教育前及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同伴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1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的水平。
關鍵詞:同伴教育;糖尿病;胰島素注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異常綜合征。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島素的現狀堪憂,需積極干預[1]。同伴教育是指將同狀態的人群聚集,然后對其中有影響力和號召力者進行深度培訓,再有他們向周圍人群進行傳播,以達到教育的目的[2]。它作為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效果好、花費少、延續性強、形式多樣的優點。本研究就同伴教育對青少年糖尿病患者規范注射胰島素的影響進行闡述及效果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用方便取樣法,選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內分泌科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100例出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18-30歲;②符合1型糖尿病診斷的患者;③具備一定溝通、交流能力。符合上述標準100例,最終獲得有效資料者10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18-30(24.1±2.3)歲。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18-30(23.8±2.1)歲,兩組均為1型糖尿病患者,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出院前由責任護士按照常規對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方法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如何規范的注射胰島素及胰島素相關知識培訓。出院后定期電話隨訪,每月1-2次,了解患者健康需求及胰島素注射現狀、血糖控制情況。觀察組除以上常規的健康教育外,采取同伴教育健康宣教模式,具體方法如下:①同伴教育者的選擇及培訓。通過自薦和推薦選拔了5名同伴教育團隊成員,。由內分泌科專科護士對同伴教育團隊進行胰島素規范注射相關知識的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以保證同伴教育者正確掌握規范注射胰島素的方法。②同伴教育的實施。觀察組根據居住地址和興趣愛好分成5個同伴小組,每組10例,各由一名同伴教育者負責。同伴教育者負責召集成員組織活動,每月一次,每次60-120分鐘,持續時間半年,通過面授、觀看視頻、宣傳手冊的發放等多種方式進行胰島素知識的學習,并采取多種聯誼活動加強組員感情。
1.2.2 觀察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6個月時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評價。共包括注射部位的選擇、注射部位的輪換、進針角度、針頭留置時間、注射器材的規范廢棄、針頭重復使用的危害6個維度,每個維度包涵5個條目,共30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從1分-5分,分別代表完全不了解、不了解、不確定、了解和熟練掌握,總分13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胰島素注射方法越規范。
1.2.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錄入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X 2檢驗和百分率比進行計數和統計分析,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同伴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注射方法的知識掌握情況分析
同伴教育后,觀察組患者對于注射部位的選擇、注射部位的輪換、進針角度、針頭留置時間、注射器材的規范廢棄、針頭重復使用的危害等胰島素規范注射相關知識的掌握顯著高于同伴教育前及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lt;0.05)。
3討論
1型糖尿病患者因住院時長受限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對如何規范注射胰島素及其相關知識缺乏。因此,加強此類患者對正確注射胰島素能力教育,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質量十分必要。國外研究顯示[3],許多糖尿病患者不能依靠家庭和朋友來幫助自己獲得有效的自我管理。而同伴教育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因自身的文化適宜性、經濟性、可接受性等優點,已經被應用于許多健康方面。同伴教育者有著相似的經歷、價值觀、生活目標,所以就很容易可以建立起關系,出于同病相憐可以使組員更愿意接受同伴的支持和勸說,組員的樂觀、自信和病情改觀等都會起到渲染組內積極氣氛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和護理人員的交流障礙[4],更好地提高1型糖尿病患者規范注射胰島素的技術和血糖管理水平。我國在糖尿病病人中開展同伴教育應借鑒國外相關研究,同時立足我國醫療現狀不斷完善并發展,以推動和促進糖尿病健康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5]。
參考文獻:
[1]韋潔.糖尿病自行注射胰島素的現狀分析及研究[J].心理醫生,2018年11月第24卷33期.
[2]李明月,唐艷華,曾艷,等.同伴支持教育在糖尿病教育管理中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58):106;109.
[3]ichele Heisler.Different models to mobilize peer support to improve diabetes selfinat/ageinet}t and clinical outcomes:evidence,logistics,e valuation considerations and needs for future research[J].MHeisler Family practice,2010,27:i23i32.
[4]楊璽.同伴教育對血透患者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9年1月
[5]牛林艷,黃金.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