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醫(yī)院為了讓孩子們可以早日康復,預防院內感染的發(fā)生,新生兒科病房基本上都禁止陪護,采用新生兒科探視制度。本文旨在通過將母嬰分離產婦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組中增加母嬰接觸機會并允許其直接哺乳喂養(yǎng)新生兒的方式,來了解母嬰接觸機會增多對分離產婦心理和母乳喂養(yǎng)方式的影響。
關鍵詞:新生兒科探視制度;母嬰分離產婦;影響
母嬰同室系實行24小時母嬰同室出售,醫(yī)學指征的母嬰分離為產婦和新生兒應24小時在一起每天分離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母嬰同室,可以讓媽媽們更好的,關注到孩子的變化也可以及時響應到寶寶的需求,在該喂奶的時候就能夠及時喂奶,而且母嬰同室也可以讓寶寶的情緒更加穩(wěn)定,更少哭鬧,如果寶寶能夠時刻得到媽媽的照顧和溫暖懷抱時,他們哭鬧和驚醒的次數(shù)會減少,也能夠促進媽媽的乳汁分泌,增加母嬰雙方的感情。當寶寶在媽媽的身邊的時候,媽媽們可以更加了解寶寶,知道他每一個暗示表示的是什么,媽媽們發(fā)生產后情緒低落的概率也會降低,而且母乳喂養(yǎng)還能夠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讓媽媽可以更好的恢復。
母親和孩子的依附關系從懷孕就開始了,母親經歷了10月懷胎陣痛及分娩過程的辛苦與快樂,而孩子呢,在母親體內時,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營養(yǎng),出生后嬰兒吸允母親的乳汁房獲得乳汁,這種母親與胎兒和嬰兒的互動會增加,母子之間的情感和相互依賴。但是很多新生兒由于各種原因需要接受更加專業(yè)的治療和護理,就必須要轉到新生兒科就會出現(xiàn)母嬰分離的場景,這種分離會導致媽媽們的情緒低落,并且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當中。而且,在母嬰分離的情況下,母親很難保持泌乳及維持母乳量,不能夠保證母乳喂養(yǎng)。我很多醫(yī)院的新生兒科都是采用的,隔窗或者是閉路電視播放的方式來讓家長進行探視,這種方式并不能減輕母親的焦慮情緒,也不能夠保證母乳喂養(yǎng),本文旨在探究通過對新生兒科探視制度的改進,來幫助反復解決心理問題和維持母乳喂養(yǎng)。
一、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入院的新生兒科母嬰分離的初產婦250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在選擇這些研究對象的過程中要注意排除一些具有重大疾病、具有家族遺傳性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或者是因為一些主觀或客觀原因,放棄母乳喂養(yǎng)的產婦。必須要在經過這些患者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夠將它們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我們此次的研究對象普遍年齡在20歲到35歲,平均年齡大概是在27歲,他們的文化程度大多是在高中,將該250例產婦平均分為兩組,每組125人,這兩組患者,在年齡,職業(yè),學歷和收入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干預方法
對照組我們除了采用的還是常規(guī)的新生兒科探視制度,也就是說每日在固定的時間,通過隔窗或者閉路電視的方式來進行探視,如果說沒有特殊情況,醫(yī)生就新生兒病情和產婦及其家屬僅有一次的當面講解。產婦對新生兒的喂養(yǎng),主要是通過把母乳你到奶瓶當中,然后交給護理人員,由他們在對孩子進行喂養(yǎng)。而實驗組采用的是改進之后的新生兒科探視制度,這種探視制度會增加母嬰接觸機會,在防止感染工作做到位,并且不影響新生兒患者治療的基礎上,產婦可以在隔離室進行探視,還可以直接抱著新生兒進行喂奶,增加他們的直接接觸機會,滿足反復的心理需求,不過這個過程需要有護士人員的全程陪同,當產婦發(fā)現(xiàn)有任何問題的時候,也要及時的向醫(yī)生進行咨詢。
(2)調查方法
在患兒轉到新生兒科三天之后,對兩組產婦進行調查具體調查方法主要分為向他們發(fā)放調查表,讓他們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完成該調查問卷,然后將其回收。在產后30天之后,因為嬰兒會返院接受免疫接種這時候可以對產婦的母乳喂養(yǎng)情況進行調查,而那些沒有來醫(yī)院的產婦,醫(yī)院也要及時安排人員對他們進行電話追蹤,保證該250例患者當中,一定所有的產婦都要接受到我們的調查,且每一份調查問卷都是真實的、有效的,回訪率也一定要做到100%。
(3)調查工具
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共有十個項目,這些項目主要涉及心靜了,去自責,焦慮,恐懼,應對能力,失眠,悲傷,哭泣和自傷等。通過讓產婦完成這項表格,在自己具備的情況下畫鉤的方式,來了解她們的產后抑郁情況。
(4)質量控制
首先是要培訓一些調查員,主要的培訓內容包括有讓他們明確調查的目的,調查的方法,和在調查中的注意事項。其次是要我們要開展一些預調查,所謂的預調查就是先模擬一下調查,然后設想出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和出現(xiàn)的問題,以便于調查過程的順利開展。
二、結果
1、兩組產婦抑郁情緒檢查結果比較
針對兩組產婦的情況對比來看,明顯看出采用傳統(tǒng)的新生兒科探視制度的產婦更容易出現(xiàn)抑郁情況,她們的情緒更加焦躁不安。而實驗組,產婦抑郁情況明顯減少,因為她們可以和因而有更多親密接觸的機會,她們會感覺到更加的安全和放心,所以出現(xiàn)抑郁的例子也比較少。
2、兩組產婦喂養(yǎng)方式比較
雖然說都是母乳喂養(yǎng),但其實是母乳喂養(yǎng)主要分為三個層次,一種是全母乳喂養(yǎng),其他兩種是混合喂養(yǎng)和人工喂養(yǎng)。采用常規(guī)的新生兒科探視制度,產婦全母乳喂養(yǎng)率大概為48.8%,混合喂養(yǎng)率大概是40.0%,人工喂養(yǎng)率大概為11.2%。而實驗組通過對新生兒科探視制度的改進,產婦的全母乳喂養(yǎng)率大概在62.1%,混合喂養(yǎng)率大概在33.9%,人工喂養(yǎng)率大概在4.0%,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實驗組的全母乳喂養(yǎng)率會更高一些。
三、討論
1、探視制度改進對母嬰分離產婦的影響
通過增加母嬰接觸的機會,可以減少產婦抑郁的發(fā)生,也可以讓她們的情緒變得更加的穩(wěn)定。當產婦的情緒趨于穩(wěn)定的時候,她們的母乳喂養(yǎng)情況也會改進。讓產婦可以去對新生兒患者進行探視,可以增加她們的全母乳喂養(yǎng)率。
2、母嬰接觸可以緩解產婦的心理壓力
當嬰兒突然離開產婦的時候,她們會非常的擔心,不知道孩子是否安全,而且突然間的離開也會讓他們的心里變得空落落的,而增加多一些探視和接觸的機會,可以讓產婦的壓力進行減輕。
參考文獻:
[1]湯月芬. 孕期心理干預對產后抑郁影響相關危險因素和食激素受體的關聯(lián)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2]陳平,方寧.遠程探視在兒童醫(yī)院的運用J. 中國醫(yī)院管理,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