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臟?。╟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多種因素導致冠狀動脈內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造成冠狀動脈狹窄或堵塞,導致血流阻斷,進而引發心肌缺血或壞死的心臟病變。CHD是最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其發病率和致死率均居于各類心血管疾病之首,且在中國的發病率仍呈持續上升趨勢,造成嚴重的疾病負擔[1]。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及居民生活行為方式的改變,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攀升態勢,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人數已然占據城鄉居民總死亡人數的首位,每年可造成超過350萬居民死亡,是重大的公共衛生難題[2]。冠心病目前是中國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發病率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這與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方式的變化、人群中致冠心病危險因素增高以及對高血壓、冠心病的預防干預措施普及度不足相關[3-4]。
早期診斷與干預,同時開發敏感度高的指標監測患者疾病進展,是延緩疾病進展,改善預后的關鍵。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tic, AS)是CHD的病理基礎,其發病原因包括高血壓、高化糖、高血脂、高半胱氨酸血癥及吸煙等生活行為習慣,其發病機制包括脂質浸潤學說、氧化應激學說、內皮損傷學說、剪切應力學說、免疫功能異常學說等[5]。隨著AS的發病機制研究推進,多種生物標志物被發現與其發病、進展及預后相關,為CHD的早期干預、監測及診斷提供了靶點。血管內皮細胞粘蛋白(VE-Cadherin)是血管內皮細胞功能評估的重要指標,其為一組介導同型細胞粘附的耗依賴性型跨膜糖蛋白,參與了細胞間的連接及維護,是維持正常血管內皮完整性的必需[6]。VE-Cadherin被認為在血管內皮損傷修復中扮演者重要角色,與AS及CHD內皮損傷機制關系密切[7]。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Lp-PLA2),又稱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 由炎性介質調節,能水解低密度脂蛋白上的氧化卵磷脂,生成促炎物質[8-9]。Lp-PLA2被認為與AS等心腦血管病變炎癥機制關系密切,對冠心病、腦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10]。為進一步評價血清VE-Cadherin、Lp-PLA2與AS發生及進展的相關性,本課題組通過前瞻性臨床研究,評價了上述指標對AS發生、進展及預后的評估價值,以為AS的早期診斷、預后評價提供可應用的血清學指標。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2017年8月~2018年12月于****醫院心內科就診擬行冠狀動脈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 CAG)的考慮可能患有CHD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觀察性研究樣本量估算方法計算所得最低樣本量280例。研究組納入標準:(1)經臨床評估可能患有CHD;(2)年齡≥35歲;(3)接受檢查前未患有慢性炎癥、感染性疾病;(4)初次行CAG檢查及診斷;(5)不存在CAG檢查禁忌癥;(6)研究對象對檢查及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對象排除標準:(1)既往已明確診斷的心臟器質性病變患者,包括瓣膜性也臟病、也肌病、心肌炎及心理衰竭等;(2)合并腫瘤、結核、結締組織疾病、甲狀聰功能亢進、外周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3)嚴重肝腎功能不全;(4)既往已進行冠脈旁路移植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患者;(5)檢查前規律服用非盜體類抗炎藥、他汀類降脂藥可影響血清VE-Cadherin、Lp-PLA2表達水平的藥物;(6)血小板計數超過450*109/L或低于120*109/L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1.2.1血液血檢測
于入院后行CAG檢查前清晨統一時間點進行血液樣本采集,所有研究對象每次采集血液量均為2ml,室溫靜置血樣凝固后離心(3000r/min, 10min),分離上清液-80℃冰箱保存待測。采用VE-Cadherin試劑盒與Lp-PLA2試劑盒進行血清VE-Cadherin與Lp-PLA2檢測,檢測方法均為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依據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即可。
1.2.2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均由也血管內科冠脈介入診療醫師完成,負責操作的醫師臨床經驗均超過5年。具體方法如下:行橈動脈、肱動脈或股動脈穿刺,各取左右冠狀動脈6個基本體位進行投影,由同一位醫師進行造影結果分析,CAG在不同痛飲體位上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中狹窄程度>50%的血管支數≥1。
1.3統計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Epidata3.2軟件進行數據錄入,采用實時雙錄入保障錄入的準確性。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分布特征,采用中位數與四分位間距描述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或spearman秩相關進行Lp-PLA2、VE-Cadherin與Gensini積分等定量指標的相關性分析。非正態分布的組間比較采用K-W檢驗。分類資料采用頻數與百分比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采用多元logistic回歸篩選出危險因素,采用受試者特征工作曲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線評價指標的預測效能,分布不同指標診斷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統計檢驗截止α=0.05。
參考文獻:
[1]田園,楊淞淳,余燦清,等.中國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與缺血性心臟病發病風險的前瞻性研究[J].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18,39(9): 1172-1178.
[2]毛承譽,朱華芳,張田田,等.上海市社區中老年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2019, 2: 124-127.
[3]韓運峰, 陳韻岱.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演變的研究進展[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3, 6: 661-663.
[4]李艷英,張梅,李亞楠,等. Cinaciguat對高糖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 2019, 7: 1033-1096.
[5]武云濤,張薇,田國祥,等.不同劑量辛伐他汀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癥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影響[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4, 2: 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