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軍
摘 要 錦州石化公司“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組2016年正式成立。錦州石化公司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總公司的安排和部署、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全面鋪開。本文將采用多維分析法對本輪央企企業辦社會改革必要性進行闡述,進而對錦州石化公司礦區服務業務改革過程中的財務管理動態進行分析,并從財務視角和管理視角評價企業績效。
關鍵詞 “三供一業” 移交前后優劣勢對比分析 移交前的整改 財務視角和管理視角評價
一、前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后,“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再次作為本輪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走向了前臺,而本次改革,可以說是90年代國有企業改革的續篇,作為大型央企,中國石油錦州石化工有限公司礦區服務事業部“三供一業”分離移交也不可避免地成了這續篇中的一個小小“章節”。
錦州石化公司建廠于1937年,建國以后,成了國家重要石油化工生產基地,也成了一個典型的工礦型國有企業,職工衣食住行全部由企業承擔。2007年礦區服務板塊組建之初,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總公司從盈利總額中拿出近400億元補貼給集團內各子公司礦區事業部、用于生活區水、電、暖及物業方面的改造。錦州石化公司礦區服務事業部成立之初、也同樣收到集團公司礦區補貼款、這項補貼并從2007年開始每年1.2億元以上、至2018年逐年遞減、到2016年的已經降至9500萬元,截至2017年底、該項礦區服務補貼已降至7717萬元、降幅36%。而項目投資從成立之初的數千萬元降低至現在的500余萬元,降幅94%。但即便按照2015年的歷年最低補貼額度,集團內部礦區事業部年運行費用和固定資產投資補貼保留至2018年底,也就是說,2018年以后中國石油集團總集團公司對所轄多個分公司礦區板塊不再提供運行費用,“三供一業”必將實施。
二、“三供一業”具體分離移交
(一)供電移交
1. 移交優勢分析。(1)預計減少用工54人,減少人工成本226萬元。(2)礦區事業部每年減少收入和減少成本的同時,也可減少虧損1114萬元。(3)消除供電作業相關業務帶來的安全風險。(4)消除或減少供電作業帶來的經濟糾紛。
2. 移交劣勢分析。(1)移交改造費用偏高,集團公司與錦州石化公司財務負擔加重。(2)移交成本無法回收。(3)移交前我公司職工年齡偏高、不利于高強度電力作業。(4)老企業設備日趨陳舊,施工機械、器具、機具不適合高強度電力施工作業。
3. 移交機會分析。(1)供電移交給主管電力的專業公司、即國家電網錦州供電公司實現專業化管理。(2)從管理角度分析;更便捷、更合理、更安全、有利于處理突發事件。(3)安全風險將會大大降低。
4. 移交風險分析。(1)移交后將面臨礦區職工隊伍穩定問題風險。(2)職工利益問題,職工安置計劃、職工安置方式等問題是否恰當,將會受到威脅。(3)國網錦州供電公司堅持“先改造、后移交”,我方堅持“先移交、后改造。”雙方存在的分歧、我方將受到利益風險。(4)我們將承擔更多的責任和固定資產處置問題的風險。(5)財務風險主要考慮:比如,“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后,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增大、年折舊費用增加、可能出現虧損狀況,資產負債率增加,導致了財務風險升高。(6)運營風險主要考慮:包括服務方式或服務價格的高低;企業組織效能、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質量、安全、環保、信息安全等管理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操作運行情況的監管、運行評價機持續改善能力、企業應對運營風險的措施,這些因素將會形成企業運營風險。(7)法律風險主要考慮:簽訂重大合同是否引起法律糾紛案件;員工道德操守的遵從性都將面臨法律風險。
(二)供暖移交
1. 供熱移交優勢分析。(1)供熱移交后原錦州石化住宅暖氣熱度將會更好、暖氣更熱,職工更加滿意。(2)預計將減少用工47人;每年相應減少人工成本198萬元。每年減少維修成本90萬元。(3)公司每年減少供暖熱水跑漏量(2018年為44萬噸)。(4)可減少虧損1320萬元(每噸熱水按30元計算)(5)消除供熱服務業務帶來的其他安全隱患和經濟糾紛。
2. 供暖移交劣勢分析。(1)移交改造費用較高,集團公司與錦州石化公司財務負擔加重。(2)移交投資不能收回。(3)區域內整個地下供暖系統報廢,供暖系統固定資產損失多。(4)改造面積大、施工期限短;工程質量不能保證。(5)供暖移交改造后,住宅用戶不滿情緒增多。
3. 供暖移交風險分析。(1)財務風險方面考慮:供暖移交后、資產責任劃分存在困難,投資額增大、年折舊增多,企業虧損增加。原地下供暖系統報廢后、相應固定資產清理增加、資產損失較多,企業成本增大。(2)運營風險方面考慮:供暖系統改為高低溫水換熱工期短,改造面積大、交通不暢、安全面臨考驗。
(三)供水移交
1. 供水移交內部優勢。(1)每年新鮮水跑冒損失以2018年為130萬噸,價值約440萬元。(2)礦區事業部將減少虧損1580萬元/每年。(3)可消除相關業務帶來的安全風險和經濟糾紛。(4)節約人工成本126萬元。
2. 供水移交外部劣勢分析。(1)移交預算費用高。(2)水系統改造區域偏大面廣,工程難度大,安全系數較低。(3)配水池選址有爭議、水源選取無保證。(4)資金來源存在缺口。
3. 供水移交內部劣勢分析。(1)購入環節存在缺陷。(2)統計環節存在缺陷。(3)水費收取與結算缺陷:缺少非居民用水單位明細賬、由于區域內商店、商場、浴池、理發等商用戶較多、沒有清晰臺賬反映這些商用戶用水狀況,致使收費信息不全面、有漏洞。(4)應收水費收入存在問題:應收水費金額較大、時間較長。截至2018年12月末,應收商用戶水費金額達到423.72萬元。其中應收居民欠水費款占欠款總額的48.22%,約204.32萬元;區域內企事業單位及商戶錢交水費占欠款總額的50.30%、約213.13萬元,其他用戶錢交水費款占1.48%、月6.27萬元。
4. 供水移交前需要整改的措施。(1)加強組織架構內部控制,明確崗位分工及職責,督促職能部門的溝通與交流。(2)設置主要領導專門負責水資源消耗管理工作。(3)建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并做到貫徹實施。(4)建立事前預警機制,完善預警管理制度,處理好預警后的相關事宜。(5)加大考核和評價制度、確保考核落到實處。(6)作為能源管理的重要部門礦區事業部能源管理中心要制定了內部考核細則。(7)建立和完善計量儀表區域臺賬,完善賬務管理制度、確保計量及時準確。(8)加強用水收繳管理,做到不漏收、應收盡收。(9)要重點對生活區用水設施進行拉網式排查發現問題及時修復。(10)建立可行的生活區域內居民用水管理制度、加大力度打擊竊水者。(11)利用板報和報紙電視等宣傳工具,搞好節水共榮、養成人人擔當節水楷模的宣傳報道工作。(12)開展必要的節水專題會議。充分結合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節能節水的指示精神,并與礦區事業部具體工作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提高計量率入手、從管理控制入手突出工作重點。
(四)物業移交
1. “一業”即物業移交我方優勢分析。(1)移交后我方可大幅度降低礦區運行成本。(2)物業移交構成“三供”“一業”意義重大。(3)錦州物業總公司是國有物業公司、專業化管理經驗豐富、具備良好的管理優勢。(4)移交不成功我公司可節省移交資金(5000萬元左右)。(5)移交不成功我公司職工隊伍有暫時的穩定性。(6)移交不成我公司可以解決近1000名集體職工就業崗位。(7)可保持現有服務水平不變。
2. “一業”即物業移交存在問題分析。(1)接收方錦州物業總公司提出的改造標準及改造所需費用較高,我方承擔費用大。(2)住房維修基金缺口無法彌補,采用續交方式難以解決。(3)移交后居民物業收費標準必然提高,收取居民物業費困難加大。(4)移交后服務水平、服務標準存在爭議。(5)移交后保持現有管理模式,我方將繼續承擔大量的維修工作是很難實現的。(6)移交后如果保持現有管理模式,人力資源費用沒有來源。(7)移交后伴隨著用工減少、物業費收取困難、服務質量難以保持。
三、從財務視角和管理視角兩個角度評價“三供一業”移交
第一,由國有企業管理“三供一業”的職能即將退出歷史舞臺、交由地方政府及各職能部門接管、無論管理者是誰、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管理質量和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績效的過程是尋找差距的過程,把每項差距進行分解,努力尋找差距的原因,并對可能的改進提出方案;在權衡各方案的可行性,制定改進方案,在下一個環節加以執行。我們采取數量統計和運籌的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設定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定量定性對比分析,對移交后的預計期間內的績效作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判。
第二,由國有企業管理下的“三供一業”、通常情況下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類指標評價管理水平。財務指標雖令人滿意,但是、顯而易見運用財務指標評價的績效有如下缺陷:一是通過盈余管理等人為操縱對財務報告粉飾的可能性。二是不同企業指標設計和計算口徑不一樣、無法實現橫向比較。三是各年之間進行比較也是沒有意義的。四是財務指標是滯后指標或結果指標、不能完全揭示經營過程中的問題動因。因此,“三供一業”即將移交、我們充分利用非財務指標預計未來、非財務指標一般是財務指標的先行指標、非財務指標無法用貨幣來衡量,如資本性支出的投資回收期的界定、客戶滿意度、員工滿意度、客戶保持率、市場份額等指標。從企業戰略角度出發、從財務、管理、內部業務流程方面采用多重指標,從多個維度或層面對未來業績進行分析評價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評價企業未來的資本結構、激勵經營管理者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優化資源配置。
第三,伴隨著三供即供電、供暖、供水及一業即物業移交,“三供一業”即將脫離企業。一方面減輕了企業負擔,但是另一方面卻增加了社會責任。“三供一業”移交區域——錦州石化公司住宅區部分、存在著諸多歷史遺留問題、供暖系統、供水系統是兩大難點、管線長期在地下、管壁生銹、腐蝕相當嚴重、漏點多以及能源計量管理等將待解決。“三供一業”任重而道遠,企業面臨著重大挑戰、同時也存在許多機會,移交給當地政府各職能部門,才是根本解決上述問題的唯一方案。 “三供一業”移交給當地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管理、才是實現專業化管理的唯一手段;“三供一業”移交給當地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管理,才能真正達到節能效果;“三供一業”移交給當地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管理、才能真正提高運行效能與效率;“三供一業”移交給當地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管理,才能真正實現精細化管理;“三供一業”移交給當地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管理,才能真正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三供一業”移交給當地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管理,才能真正實現居民與社會的和諧。“三供一業”移交給當地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管理,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甩掉包袱輕裝上陣。
(作者單位為中國石油錦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礦區服務事業部)
參考文獻
[1] 楚序平.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研討會[C].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