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云峰 徐艾菂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在環境教育方面我國也有了新的突破。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生產生活垃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大,公民對于環保的意識卻有待提升。因此,為了更好的提升我國整體環境,就要從公民環境教育著手,建立符合我國各大中小型城市環境教育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公民環境教育的現狀,然后對我國公民環境教育評價的原則、內容、方法、獎懲等進行了探討,最后提出了當前我國公民環境教育評價重點構想,以期為我國環境教育方面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公民環境教育 評價 指標體系
【課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視域下公民環境教育共生機制研究(N2018001)。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002-02
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與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提升的同時,人類的生產生活也隨之變得越來越方便。但是很多人為了個人利益不斷的進行資源開發利用,給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增添了很多壓力,環境變得越來越差。如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環境進行保護成為現階段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阻礙。因此,我們應該完善環境教育體系,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從根本上使得環境與經濟和諧發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一、公民環境教育的現狀
(一)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對環境教育的忽視,是我國目前環境教育發展不理想的關鍵。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兩個角度進行分析。一,政府。現階段我國仍存在很多經濟落后、人口密集、資源短缺的地區,而且這些地區的建設資金也是非常緊缺的。因此,很多政府部門就會將工作重點放在經濟建設方面,而忽視了環境的影響。很多地區為了提升經濟水平不惜一切代價,濫砍濫伐、隨意開發等對環境造成了嚴重影響。二,公民。在很多生活條件落后的地區,解決個人溫飽問題都是非常困難的,他們只有通過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才能夠改善生活水平,他們認為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也正因為如此忽視了環境保護的嚴重性。
(二)環境教育體系發展不完善
環境教育體系發展的不完善也是影響環境教育整體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環境教育者的隊伍建設方面相比其他國家是非常落后的。國家在環境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面也存在很大不足,造成環境教育方面專業人才短缺,即便很多高校設有環境教育專業,但是從事該專業的教師卻不是環境專業的,在環境保護、技能方面也沒有系統的培訓。另外對于公民環境教育內容的單一也是制約環境教育發展的直接性因素。雖然我國已經開展公民環境教育,但是現有的教育內容僅限于對生活環境的教育,對于生態環境的教育卻微乎其微,要明確教育內容,從科學、法制、倫理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教育。除此之外,教學方式也要有一定的把控,傳統的“教師主動教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是不行的,相關教育人員要善于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組織相關活動使公民的環保意識得以自主提升。
二、公民環境教育評價的原則
(一)方向性原則
環境教育時我國經濟建設同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體現。在制定公民環境教育評價時要嚴格遵守我國黨和國家的政策的方針,以相關環境法律法規條款為制定依據,以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為實施準則,使我國公民環境教育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二)科學性原則
在制定評價標準、實施評價工作時要保證工作的科學合理性。要將評價標準進行統一化管理,通過定性、定量使得公民環境教育評價工作更好的開展。
(三)可行性原則
公民環境教育是非常復雜的。要建立公民環境教育評價體系就要保證體系整體的科學合理,也就是通過實際努力可以達到的標準要求,從而充分體現評價體系的可實施性,將評價體系的獎懲作用發揮到最佳。
除了保證以上所提到的三個原則,還要保證評價體系可以明確公民環境教育的目標導向、激勵、改進、區分四個功能。
三、公民環境教育評價內容和指標體系
通過政府職能,學校和相關學術團體的公民環境教育領導,團隊建設,教育活動,整體效益,公民環境教育計劃實施的系統調查,目標管理,行為準則,工作條例和上級有關規定的實施情況,綜合評估。
四、公民環境教育評價的方法和程序
公民環境教育評價的實施應在大中小型城市環境教育委員會或其相應機構的直接領導以及較為隱秘的組織下進行。評價工作可以進行綜合評價,也可以單獨進行。其基本步驟為:
(一)建立評價工作機構
挑選大中小型城市環境委員會、學習、學術團隊等主要負責人組成評價工作小組,要設立相關領導班子,對學習、學術團隊、政府等相關職能機構進行方針指導。并對指標體系全部內容進行監督指導,分數評價歸檔。此外,在各項工作監督實施的過程中還要由專人、小組對各環節進行審查,做出綜合性評價。
(二)評價前的準備工作
(1)思想準備。公民環境教育評價體系要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進行。從體系的方法、方案到執行都要便于理解掌握,同時要善于根據評價體系做好自我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自己加以完善,提高自身競爭能力。
(2)組織準備。組織檢測小組承擔評價工作。
(3)技術準備。檢測小組成員培訓,掌握指標體系,評價標準和方法,統一尺度。
(三)評價檢測
(1)政府職能機構,學校及相關學術團體首先自評,向檢測小組提交結果。
(2)依據檢測表,逐項進行檢測。檢測方式以聽、看、測、查為主要內容,通過對各項指標直接量化、二次量化等方法進行隨機檢測。將評價結果按照記分形式進行等級劃分,在必要的位置做好標記進行歸檔整理。
(3)建立的檢測小組要將檢測結果進行匯總整理,并將檢測結果與自我檢測結果做對比。
(4)將自我評價、隨機抽樣評價等檢測結果進行綜合整理,按照整理結果給出評分,并將整體結果進行透明化公開。
五、獎懲
環境教育評估的實施旨在發揮評價的指導和指揮作用,為相關決策,計劃和方案的修訂、完善提供依據。與此同時,將競爭機制引入環境教育,使環境教育質量的好壞、結果的有效性已成為相關人員評價的重要依據。因此,應制定相關獎懲條例:
(1)參與評價的單位獲得一級(九十分以上的)予以環境教育先進單位稱號,并有環境教育委員會對該單位頒發榮譽獎牌,對單位管理層進行相應獎勵。
(2)參與評價成績較為突出個人也要予以獎勵,并通過辦法證書、獎牌、提升其薪資待遇等方式予以鼓勵。
(3)評價中被評為三級(59分以下)的單位,在限期改進的同時,單位及其領導不能評為其他項目的先進等。
(4)在環境教育中有重大失誤,造成直接后果的單位及其個人,在通報批評的同時,給予必要的行政處罰。
六、當前公民環境教育評價重點構想
目前,我國的文盲和半文盲人數已超過1億。環境惡化仍在發展,使我們的環境教育工作變得特別困難。為了盡快將我國的環境教育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目前環境教育評價的重點應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環境教育的領導和組織的評價
主要的是要看中國的環境教育是否制定立法,是否符合國情和市場條件,并制定了“環境教育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是否建立了環境教育機構,使環境教育制度化,規范健康發展。
(二)高層次決策者繼續教育的評價
高層決策者的環保意識水平直接決定了環境教育的規模,速度和質量。因此,評價應擴展到高層決策者繼續教育。
(三)環境教育計劃和教材的評價
如果沒有一套適合不同領域和不同人群的教科書和教學計劃,即使對環境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認識,環境教育仍然難以實現高水平的發展。評價應鼓勵設計研發環境教育計劃和材料。
(四)環境教育投資評價
只有將環境教育的戰略地位付諸實踐,作為一種生產性投資,才能從根本上確保環境教育取得快速發展。
(五)師資和專業工作者培訓的評價
在公民環境教育實施過程中,從事教育的工作人員自身專業素養是非常關鍵的,其專業能力的高低與教育結果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在評價體系中應將師資和專業工作者的培訓加入其中,予以重視。
(六)地區,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評價
公民環境教育應為官方和非官方個人和機構提供信息和機會,交流經驗,開展環境教育研究和實驗,出版環境書籍和視聽材料,努力促進區域和國際合作,促進公民環境教育的持續發展。
(七)環保局對公民環境教育的監督管理評價
要做好公民環境教育,需要發揮環境保護局,教育局和環境學會三位一體的作用。 其中,環境保護局起到支撐、協調和保障作用。因此,環境保護局必須實施環境教育的監督和管理。
結語
要想提升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就要從公民環境教育著手,結合我國人口經濟與公民受教育程度,使公民整體環境教育水平得以提升,不僅可以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環境和諧發展,同時還能夠加快我國完成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因此,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公民環境教育評價體系是一個非常關鍵且有效的辦法。
參考文獻:
[1]祝懷新,徐輝.國際環境教育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張坤民等.可持續發展論[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3
[3]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網站(http://cssd.acca21.edu.cn/),最新信息,2004,(8).
[4]史萬兵.環境教育的基礎理論研究[J].環境教育,1998,4.
[5]祝懷新.綠色學校創建與環境教育探索[J].環境教育,2002,1.
[6]曲格平.我們需要一場變革[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7]《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1996-2010).
作者簡介:
尚云峰(1985-),漢族,北京人,博士研究生,講師,任職于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徐艾菂(1986-),漢族,天津人,碩士研究生,講師,任職于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