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華 高建民

摘 要:近幾年小麥播種期氣溫偏高,有利于麥田雜草萌發與生長,致使小麥田塊雜草發生嚴重,而小麥秋季、春季化除,如對溫度、時間掌握不好容易產生藥害,對夏熟生產構成潛在威脅。為明確33%氟噻.吡酰.呋(拜寶瑪)土壤封閉處理劑防除雜草的效果及安全性,為大面積推廣使用提供依據,2018年11月份在溧水區和鳳鎮進行了小麥田除草藥效的小區示范。
關鍵詞:試驗報告;效果
一、材料與方法
1.示范田概況
示范安排在溧水區和鳳鎮毛公鋪行政村一家庭農場田中進行,為稻麥輪作田,前茬作物為水稻,試驗田塊土類:水稻土,亞類:潴育型水稻土,板漿白土屬,土種:小粉白土,質地:重壤,肥力中等,試驗面積3畝。小麥播種方法機條播,供試小麥品種為揚麥20,2018年11月5日播種, 2018年11月11日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劑噴施。
2.參試藥劑
33%氟噻·吡酰·呋(拜寶瑪)SC,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廠家提供;
3.示范設置
每個示范區選擇雜草嚴重的田塊進行,按標準使用量使用。選擇三塊示范田每塊田設置33平方米的空白對照。
4.試驗處理
(1)33%氟噻·吡酰·呋(拜寶瑪)SC, 80ml/667m2;
(2)CK(空白對照)。
試驗面積100畝,在小麥播種后7天用藥,每畝用33%氟噻·吡酰·呋(拜寶瑪)80ml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每畝兌水35kg進行土壤封閉處理。
5.試驗期間天氣
據區氣象局資料:試驗日11月10日為多云天氣,平均溫度12.0度,最高溫度16.0度,最低溫度7.6度,日平均濕度70%;11日為小雨天氣,平均溫度12.6度,最高溫度14.9度,最低溫度10.8度,日平均濕度75%;12日為中雨天氣,平均溫度12.9度,最高溫度13.9度,最低溫度11.7度,日平均濕度93%。11月13-11月30日,平均溫度10.6度,最高氣溫19.6度,最低氣溫-3.9度,雨日11個(日降水量≥0.1mm),累計降水量73.3mm。
6.藥效調查內容及方法
(1)除草效果:于小麥拔節、乳熟期調查除草效果,每處理調查9點,每點0.11m2,計1 m2,調查樣點內的雜草種類、株數,計算株防效。(0.11m2 ≈1尺2)。
(2)安全性觀察:施藥后3、7、10、15、30、45天觀察小麥的生長發育情況,以明確藥劑的安全性。
二、結果與分析
1.安全性
施藥后3、7、10、15、30、45天觀察小麥的生長發育情況,33%氟噻·吡酰·呋處理的植株長勢與對照沒有差異,未見到明顯藥害現象。說明33%氟噻·吡酰·呋藥劑在本次試驗中對小麥是安全的。
2.防治效果
(1)到拔節期的防治效果。到拔節期,33%氟噻·吡酰·呋(拜寶瑪)SC處理除草效果詳見表1。由表1可知,33%氟噻·吡酰·呋SC對禾本科和闊葉雜草均有較高的防效,具體對單子葉、豬秧秧、雙子葉雜草防效分別為91.01%、89.83%、90.84%;單、雙子葉總草防效達90.97%。
(2)到乳熟期的防治效果。到乳熟期,33%氟噻·吡酰·呋(拜寶瑪)SC處理除草效果詳見表2。由表2可知,33%氟噻·吡酰·呋(拜寶瑪)SC對禾本科和闊葉類雜草以及總草防效均有提高,依然表現出高效,具體對單子葉、豬秧秧、巢菜、雙子葉雜草防效分別為92.3%、93.65%、92.5%和93.28%;單、雙子葉總草防效達92.5%。
三、小結與討論
1.試驗結果表明,供試藥劑在小麥機條播后7天進行施用,33%氟噻·吡酰·呋(拜寶瑪)SC處理,對控制機條播麥田禾本科和闊葉雜草均有較理想的效果。
2.我區機條播小麥田雜草防除采取一次封閉處理技術,能較好控制禾本科和闊葉雜草的危害,但對近年發生危害較重的草種罔草的控制,還需繼續篩選藥劑品種加以應對。
參考文獻:
[1]陳月娣 , 楊燕 , 趙小燕 33%氟噻·吡酰·呋SC防除免耕冬小麥雜草效果初探.
[2] 范志業,沈海龍,陳琦 吡氟·氟噻·呋草酮懸浮劑土壤封閉和莖葉處理對冬小麥田闊葉雜草的防除效果比較.
[3] 陳翠芳,沈麗麗 吡氟·氟噻·呋草酮封閉防除小麥田雜草試驗.
作者簡介:劉金華,女,助理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及農業實驗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