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 談兵 胡久華 鄭俊杰 袁俊權
摘 要:面對傳統蔬菜產區日益飽和的生產能力和局限的生產效益,解決蔬菜產區高產而不高效的沖突,當陽市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通過多年試驗示范探索出了“魚腥草一種三收葉芽菜+節節根+老莖葉”栽培技術,為蔬菜產區農戶發展高產、高效、優質、綠色的農產品創造出了新的黃金之路,促進了與魚腥草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
關鍵詞:當陽市;魚腥草;栽培技術
一、魚腥草發展概況
1.當陽市基本情況
當陽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處江漢平原向鄂西山區過渡地帶,長江支流沮漳河貫穿當陽市9個農業鄉鎮辦事處,雨水充沛,水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為16.4℃。當陽市總人口4.86×105人,其中農業人口3.59×105人,國土面積2.159×105hm2,其中蔬菜面積20000hm2,年產量9×105t,已形成了鳳凰山現代生態農業園區、沮西水產品基地、漳東水生蔬菜基地、壩慈蔬菜基地、荷當路林果基地等5大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形成“慈化菜、鳳凰果、沮漳魚、雙蓮雞、清平豬”為重點的地方特色產品,并有5種產品獲得國家頒布的A級綠色食品證書,以綠色食品為主的特色農業占全市農業經濟總量的份額達68%。
2.當陽市魚腥草發展概況
23年前,當陽市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依靠得天獨厚的沮漳河資源,利用河床附近的夜潮土試著栽種魚腥草。正是這個不起眼的成功試驗,市場上開始出現魚腥草,隨著日后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魚腥草作為無公害保健蔬菜逐漸被人們接受和認可。2018年魚腥草種植面積達1000hm2以上,,每公頃總產量75t以上,種植效益和市場行情一直居當地各類蔬菜前列,年產值達3億元以上,現已成為當陽市特色蔬菜品種之一,也是觀光農業發展重點農作物之一,其中“長坂坡”、“糜夫人”牌魚腥草暢銷全國,深受各地人民好評。按照“綠色提質增效”的基本思路,運用現代技術走“科技興農”之路,農業技術人員在魚腥草栽培過程中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的采用品種優良化、測土配方化、產品品牌化等新技術,開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藥蔬兼用、營養保健的魚腥草產品,促進了與魚腥草相關產業的發展壯大,適應了新時代農業生產“一控兩減三基本”的要求,是今后中國農業發展的新趨勢,提高了農民種菜積極性,有力促進了農業持續發展、農民穩定增收、農村不斷繁榮,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現總結該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二、技術要點
1.魚腥草特征
魚腥草適應范圍廣,喜溫暖陰濕環境,怕干旱,較耐寒,在-15℃以下仍可越冬,氣溫在12℃時地上莖出苗,生長前期適溫16~20℃,地下莖成熟期適溫20~25℃;要求土壤潮濕,田間土壤持水量為75%~80%,空氣相對濕度在50%~80%才能正常生長;對光照要求不嚴,弱光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發育;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但以土壤微酸、pH值6~7,土層深厚、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
2.整地栽種
一年四季均可栽種魚腥草,自然狀態下在3月上旬萌發返青、5月開花、6月封行、12月下旬地上部謝葉自然枯萎,進入休眠期。一般在11-2月大蒜采收后栽種魚腥草,次年采收后播種玉米,大蒜、玉米與魚腥草之間是不同科作物,可以有效降低田間病蟲害發生率,同時玉米可以降低田間鹽堿度,對后茬蔬菜正常生長有利。也可以在12月下旬搭建塑料大棚,可以給冬季和早春魚腥草起到防凍保溫作用,促使其提前萌芽,大棚栽種魚腥草葉芽菜較露地種植提前20d上市。選擇沒有“三廢”污染、土層較深厚、保水較好、透氣性強、肥沃疏松、排灌方便、背風向陽、富含有機質砂壤土進行栽培。每公頃大田施農家有機肥15t、尿素600kg、普鈣750kg、硫酸鉀750kg作底肥,有機肥待充分腐熟后施用,以免造成種莖爛根。深翻松土后起畦,畦寬1.5~1.6m、畦高30cm、溝底寬20cm。選擇新鮮、粗壯、無病蟲害、成熟的老莖作種莖,每公頃用種量1500kg左右。搶墑栽種,播前將魚腥草種根放入多菌靈、碧護中浸種消毒,用消毒后的刀具切成10cm長,保證每段有3~4節,朝同一方向開深20cm、寬15cm淺溝,按照行距25cm、株距8cm的密度條栽,覆土6cm厚,再在廂面蓋上一層稻草,可以保持土壤濕潤,提高土溫,促進種苗萌發。土壤濕潤的田塊不需要澆水,土壤干燥時適時灌水,溫度適宜時15~20d即可萌發出土。
3.肥水管理
魚腥草遇干旱,應早晚澆水,保持畦土濕潤;幼苗成活至封行前,中耕除草和追肥2~3次,根據苗勢每公頃施清水糞15000kg或尿素150kg,封行以后莖葉生長盛期需肥量較大,每公頃可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50kg;生長中后期,為提高魚腥草的香味和產量,進行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液3次。魚腥草喜濕潤不耐干旱,因此干旱時要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確保其正常生長發育,但是雨季注意排水,忌廂面積水而誘發病害。
4.病蟲害管理
一些菜農為了省力,播種后連續種植,造成了土壤地力下降、病蟲害發生嚴重,導致產量下降、品質下降、甚至絕收。因此,采取魚腥草與玉米、大蒜、小香蔥、水稻等作物進行合理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可有效降低土壤連作障礙的影響。撒施隆鑫、棉隆,翻耕蓋膜密封封殺病蟲害,進行土壤消毒。在齊苗時、齊苗后20d、封行時,用碧護、安樂融分別噴霧三次,提高植株抗性。魚腥草本身帶有魚腥味,抗病蟲害能力較強,較少發病,偶爾有白絹病、紫斑病、疫病、莖腐病、斜紋夜蛾等病蟲害。白絹病:主要為害植株莖基和地下莖,播前用50%多菌靈800倍液對種莖浸種消毒,發病初期發現病株帶土挖除并銷毀,病區施生石灰消毒,周圍植株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井岡霉素水劑、百泰、綠寶安灌根。斜紋夜蛾:當幼蟲為害率達25%時,可用阿維菌素、氯蟲本甲酰胺等藥劑進行噴霧。魚腥草除草辦法:播種后~出芽前,可以用“好蒜田”、“金都爾”等芽前封閉除草劑除草;苗后除草,只能用“蓋草能”、“蓋尖”等除草劑控制尖葉草。
三、適時采收
魚腥草全株均可食用,其嫩根、嫩莖葉營養豐富,獨具風味,具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已被國家衛生部正式確定為“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極具開發潛力的資源之一。魚腥草可周年采挖,地上部的老莖葉作中草藥用,地下部根狀莖則用作蔬菜食用,早春采收嫩莖葉作葉芽菜,秋、冬季采收地下部節節根、地上部的老莖葉。生產魚腥草葉芽菜,可在冬季12月下旬搭建塑料大棚,次年2月中旬當魚腥草嫩莖葉芽菜高10cm時開始采摘,隔15d再采收一次,采摘的葉芽菜可以趁鮮上市;生產鮮食地下莖,一般在冬季栽種10~12個月后收獲,此時地下莖達30cm以上,不僅產量高,還品質優;生產種用地下莖,可隨時采挖隨時栽種;魚腥草全草能供藥用,鮮售時可以在小雪時節一次性采收地上部老莖葉,應就近與魚腥草制藥廠聯系,鮮割鮮賣;干品銷售時,收割后及時曬干或烘干,在干燥過程中避免堆積和雨淋受潮,以防發酵或葉片失綠變黃影響其質量,干后扎成小把,以淡紅褐色、莖葉完整、無泥土雜質者為佳品。
四、典型案例
當陽市揚州魚腥草專業合作社一般在秋冬季播種魚腥草根莖,次年8月中旬開始采收地上部老莖葉,晾干老莖葉作藥材出售,并陸續采收地下部根莖作蔬菜銷售,每公頃根莖產量75t以上、地上干莖葉每公頃產量7.5t,每公頃產值可達30萬元以上,為當陽市露地蔬菜每公頃產值之冠。近年來魚腥草葉芽開發市場持續看好,2018年當陽市淯溪農業服務中心蔬菜技術指導員羅勇與科技示范戶宋經望、馮峰林共同探索出“魚腥草一種三收葉芽菜+老莖葉+節節根”新技術,此技術在當陽市得到了創新型發展,每公頃產值可達50萬元以上,再創當陽市高效蔬菜產業新紀錄。
五、結語
長期服務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的農業技術推廣者,與農業種植者之間緊密相連,遵循科學、勇于實踐,不斷將新種源與各地自然資源有效結合,創造出“魚腥草一種三收葉芽菜+節節根+老莖葉”等新技術,轉變了農業生產發展方式,發展優質、綠色、高效的農產品,促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新時代農業發展的里程碑。
參考文獻:
[1]談兵.沮漳河平原魚腥草產業現狀、技術標準與發展對策[J].現代園藝,2018,6(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