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花生的另一個名字就是長生果,它的營養價值是有目共睹的,它里面還有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可以增強記憶力,抗衰老,既是食用的食物也是油的原料,隨著人們對它的需求量的提高,提高產量也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國花生的栽培技術的研究與推廣,是提高花生產量非常關鍵的一步。傳統的農業技術和現代科技,兩者相結合,選擇非常優質的品種,再不斷的推廣,我相信,花生的產量會越來越高。未來花生的作用也會變得越來越大。
關鍵詞:花生;播種;栽培技術
花生屬于一種豆科植物,是我國非常重要的農作物,還可以稱其為落花生,具有耐旱的特點,在種植過程中要求較苛刻,要在平坦地勢中種植,并且土地要求肥沃,并且具有充足的陽光,同時,需要比較先進的栽培技術,才可以保障花生的產量,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做好基礎保障。
一、花生的栽培技術
1.花生種子的選擇。花生種子作為花生生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選擇時必須嚴加管控。若花生種子選擇不好,將難以達成高產目標。優質的高產花生種子具有種子圓潤飽滿、大小適中、顆粒均勻的特點。根據不同的農業地勢、地理環境、陽光日照、氣候溫度等影響花生生長的因素,因地適宜選擇花生種子的栽培。
2.花生種子的栽培前處理。花生種子在栽培時極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蝕,為了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在選擇好花生種子之后,使用藥物對花生種子進行病蟲害的預防,通常在此過程中使用的預防處理藥物是花生種子種衣劑。將花生的種子放在陽光下每天曬足5h,2d之后將其外皮去掉,從這些種子中選擇光滑均勻、沒有受到病蟲害侵襲的種子,與花生種子種衣劑進行正確比例的充分攪拌后播種。
3.花生栽培土地的選擇。在一片固定的土地種植區域,并不適合反復進行花生的栽培,需要與其他的農作物進行輪換培育種植。要選擇表層肥沃平坦的土地,底層土壤要選擇疏松的沙土類型。為了保障土壤的通透性,在松土過程中要進行多次耕土。
4.花生種植地的肥料灌溉。受不同地區生長因素的影響,各地栽培的花生所缺的生長營養成分有所不同。根據對花生生長過程中的狀態分析,來確定施肥的肥料種類。在給花生施肥時,要遵循花生的栽培施肥原則。對于花生肥料來講,有機肥料占主要成分,無機肥料作為輔助性作用也需要添加一部分,它們之間的結合才能為花生幼苗提供充足的肥料養分。通常施肥過程中常用的肥料種類有氮磷鉀肥、硫酸鉀和磷酸鈣等。在栽培過程中還要注意土壤的酸堿度,要將酸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5.花生的栽培方式。一般花生通過打孔進行栽培,在花生進行播種處理之后實施栽培,將其培育在孔中。培育時可以選擇人工或者機器進行栽培。在進行小面積花生栽種的時候,可以選擇人工栽培的方式;如果大面積栽種花生,建議使用機器種植的方式,將所有的花生栽種步驟一次性快速完成,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約人力成本。
6.花生栽培時間的選擇。選擇合適的花生培育時間尤為重要,花生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良好生長的植物,因此在栽培的時候要根據花生的生長期進行栽種。4月份是花生的最佳栽培時間,在此期間會幫助花生種子迅速成長,反之,若錯過最佳的栽種時間,花生的幼苗很有可能非正常生長,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花生的產量。
7.花生生長期的培育管理。花生栽培過程中的田間養護是必不可少的,田間管理員要及時勘察,查缺補漏。花生種植初期剛剛出苗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缺苗斷苗的現象,這時要及時補苗。管理員要按時播撒田間除草劑,將雜草及時清理掉,避免其與花生幼苗爭奪土壤中的養分。定期對花生幼苗進行田間灌溉,灌溉的頻率與用量要根據天氣和氣候而定。在花生的出苗期如果不是異常缺水,是不需要為花生幼苗進行灌溉的。進入開花期之后則需要大量的水分,這時候灌溉的次數要跟上。如果遇到雨季田間積水,要及時將水分排出,避免田間過澇,引起花生苗死亡,降低產量。生長期為了增產,可以定期噴灑部分化學肥料,效果顯著。
二、花生栽培的現代化技術
1.春播高產技術。這是種植者依據自身的栽培經驗總結出的一套理論化的栽培技術,通過這項技術的傳播,有效地提高了我國花生產量。傳統的花生栽培方式是深耕,而這項技術在于深淺輪更,二次施肥。更有利于花生的成長,又可減少化肥的使用,節約成本,提高花生質量。其次,這項技術將傳統的單壟種植變為雙壟種植且增加了種植的密度,有效地提高了花生的畝產量。如今科研人員在這項技術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采用春播高產栽培技術時最優的栽培密度與播種時間,進一步提高了這項栽培技術的技術含量。
2.促早栽培技術。這項栽培技術是為解決雙種種植作物的用地問題而產生的。最早是用于解決小麥與花生種植的用地沖突,在保證小麥與花生產量的同時,提高了當地的土地利用率。這種栽培技術將花生栽培與一年兩熟的小麥種植進行整合,利用二者生長周期的互補性,保證二者各自的健康生長,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無公害栽培技術。這項種植技術是為滿足人們對綠色、健康食品的追求而產生的。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食品的安全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就推動我國農業種植技術向無公害方向深入發展。在這樣的農業種植技術發展背景下,花生的栽培技術也正朝著無公害化栽培技術方向深入發展,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健康、無公害的花生產品。花生的無公害栽培技術的實質就是盡可能的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提高花生的質量。為此農業科研人員一方面研究抗病蟲害的優質花生品種,一方面研究有效的抗病蟲害的其他方式,如物理防治,仿生防治藥劑等。不斷提高花生栽培技術的無公害化程度。
4.機械化栽培技術。機械化栽培技術就是利用農用機械工具進行花生的栽培管理工作,提高花生的種植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花生種植的生產效率。當前,花生栽培過長中的各環節幾乎都已實現機械作業,如整地、施肥、播種、收獲,極大的提高了花生的栽培作業的效率。但目前,我國花生栽培工作受地形與播種面積的影響,不利于機械化栽培技術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導致這項技術的實際應用率低。
三、結語
總而言之,花生是經濟作物中的一種,不但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同時,其藥用價值和營養價值與食療價值都比較大,提高了種植花生的意義。栽培技術是花生高產和優質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在栽培技術的指導下,有效地防止病蟲害的出現,促進花生產量以及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長青,劉祥鋒.花生栽培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J].山西農經.2018(01).
[2]楊少東.花生栽培技術及病蟲害有效防治措施[J].江西農業.2018(16).
[3]郭金升,周曉龍,李愛霞.花生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