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毛毛 陳生良
摘 要:本文根據“水稻-小龍蝦”模式特點,提出了水稻品種應選用優質、生育期短、高抗病蟲、分蘗力強、株型緊湊、植株高度在100-110厘米、適宜機插栽培的早熟優質晚稻品種。
關鍵詞:水稻;小龍蝦;品種
“水稻-小龍蝦”模式通過稻田立體種養,實現穩糧增效。海鹽縣到2018年底示范推廣稻蝦綜合種養模式200余公頃。根據六個示范點調查,面積14公頃,總產值109.03萬元,純收益50.47萬元,平均單位產值5191元/667m2,純收入2403元/667m2。其中成品小龍蝦產量達到19670公斤,產值78.3萬元,折單位產量93.7公斤/667m2,產值3728元/667m2,純收益2683元/667m2;水稻產量105.63噸,產值30.73萬元,折單位產量503公斤/667m2,產值1463元/667m2,純收益320元/667m2。通過示范帶動及產業政策鼓勵,預計到2019年全縣推廣面積700公頃以上。根據當地氣候生產特點及稻蝦綜合種養模式技術要求,水稻品種宜選用抗性強、品質優的早熟粳稻品種。
一、米質優
通過選用優質品種、免施農藥、減少化肥用量,可生產加工優質蝦稻大米,提高水稻種植效益。“水稻-小龍蝦”模式水稻產量在500公斤/667m2,通過加工成品牌大米,產值可提高到3500元/667m2,比單純銷售稻谷增加近一倍。優質稻米品種應選擇通過國家或浙江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品種審定,米質達到國標3級以上的優質稻品種。根據當地食用習慣,宜選擇直鏈淀粉含量低、糯性好的粳稻品種。
二、生育期
1.小龍蝦生長繁育特點
新改造的稻蝦田小龍蝦在3月開始放苗,4月中旬-6月上旬快速成長,6月中旬基本捕獲結束。7-8月隨著水位下降,水溫上升到35°以上,小龍蝦打洞并在洞穴中交配,到9、10月氣溫回落到適宜小龍蝦生長時,田面上水后小龍蝦出洞,幼蝦離開母體,進入幼蝦培育階段。
2.水稻生育期
海鹽縣常規單季晚稻品種一般在5月中下旬-6月上旬播種,9月初抽穗,11月上旬成熟。因成熟期較遲,氣溫下降到10°以下,不利于小龍蝦出洞繁育。在水稻品種選用上要兼顧小龍蝦的生長繁育特性,選擇生育期較短、灌漿速度快,抽穗期提前到8月中下旬,10月20日前成熟的早熟晚稻品種。
三、抗性強
1.高抗病蟲害
在水稻生長期間,田間溝內留有150-225公斤/hm2的小龍蝦親蝦,為確保小龍蝦安全,水稻田不進行化學防治病蟲草害。為確保水稻產量,盡量選擇高抗病蟲害品種。
2.抗倒伏
稻蝦田在10月下旬到翌年6月中旬全程上水養殖小龍蝦,水稻生長期間要考慮小龍蝦成長,采用輕擱田,防止擱田過重。造成稻田土壤酥軟,水稻容易倒伏。在品種選擇上宜選用根系發達、莖稈粗壯,抗倒性強的品種。
四、株型及分蘗能力
1.株高
水稻收獲后需及時上水,水位保持在40厘米左右,促進小龍蝦出洞繁苗。期間氣溫在15°左右,稻草淹沒在水中,稻草會快速腐爛影響水質,造成小龍蝦缺氧發病死蝦。技術上要求水稻收獲時留樁高度在50厘米以上,稻樁上部露出水面,保持稻樁活性,防止稻草腐爛過快影響水質。宜選用株型緊湊、株高100-110厘米,谷草比高的品種。
2.分蘗力強
稻蝦共生期間采用干濕交替、以濕為主的水漿管理,較長時間水位保持在20厘米左右。常規種植的品種因較長時間保水造成缺氧、根系生長差、分蘗少。水稻品種宜選用耐水性好、分蘗強的品種,確保正常分蘗生長。
五、適宜機插栽培
海鹽縣水稻栽培主要有直播栽培和機插栽培二種方式。直播栽培要求播種時田面平整,不結水,播種后到三葉一心期約25天田面以干為主,田溝保持在較低水位。當大田中小龍蝦留量偏大時,放干田水后小龍蝦集中在田溝中,常因缺氧造成小龍蝦大片死亡。不利于小龍蝦的生長。水稻采用機插栽培,可提前20天采用硬盤育秧,當小龍蝦基本捕獲結束后可直接插秧,插后采用薄水護苗,避免較長時間水位偏低造成小龍蝦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