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明
一、發展無公害蔬菜的重要意義
1.無公害蔬菜的含義
在良性生態環境中 ,按照一定的技術規程生產出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蔬菜。無公害蔬菜產品中農藥、重金屬、硝酸鹽、病原微生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含量或殘留等各項指標均符合我國食品衛生標準。
2.滿足國內消費者對安全食品的要求
21世紀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對蔬菜產品的要求日益提高,講究蔬菜的營養、安全、無公害。發展無公害蔬菜,不僅滿足了人民生活需要,同時也關系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國民素質和經濟水平。
3.適應入世后農產品出口創匯的需求
我國加入WTO后,蔬菜產品出口具有很強的比較優勢,而有害殘留物質的超標制約了蔬菜出口的數量。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非常重視進口食品的安全性,對農藥殘留的檢測指標十分嚴格,檢測手段已從單純檢測產品發展到驗收生產基地。因此,要擴大出口創匯,樹立我國農產品國際形象,必須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
4.保護生態環境,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的增加,導致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在污染蔬菜產品的同時,也嚴重污染了生態環境,因此,保護生態環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意義重大。
二、蔬菜污染的主要途徑
1.化學農藥使用不當造成的污染
設施蔬菜生產的連作、重茬導致蔬菜生產中的病蟲害加重,從而造成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來防病增產。化學農藥帶來蔬菜增產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導致病蟲害的抗藥性、引發新的病蟲害、污染農產品和環境。化學農藥使用不當原因:
(1)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
(2)超量使用低毒農藥
(3)無視用藥安全周期
2.超量使用化肥造成污染
大量施入化肥,尤其是氮肥導致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在蔬菜產品中的積累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和人類健康的損害。
(1)蔬菜中的硝酸鹽含量 不同種類不同部位硝酸鹽含量差別很大。
(2)硝酸鹽積累對人體的危害 人體攝入的硝酸鹽81.2%來自蔬菜,硝酸鹽的過量食用,可導致胃癌、食道癌等疾病。因此,我國蔬菜中硝酸鹽的含量指標為≤432毫克/千克鮮重為輕度污染,>1440 毫克/千克鮮重不允許食用,>3100毫克/千克鮮重 引起中毒。
3.環境污染
工業廢水、廢氣、廢渣(二氧化硫、硫化氫、氰化物、汞、砷、鉻等)在污染大氣、水源、土壤的同時直接污染蔬菜作物。
4.有害微生物污染
城市垃圾、醫院污水、生活污水、為腐熟的糞便 攜帶各種病原微生物,(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肝炎、胃腸炎病毒,蛔蟲、鉤蟲等) 蔬菜生長中施入未腐熟的人畜糞肥、污水灌溉菜田,食用這樣被污染的蔬菜,可引起甲肝、痢疾、傷寒等疾病。
三、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關鍵技術
1.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的建立,首先考慮的是切斷環境中有害物質的污染。包括土壤、水分、空氣經過嚴格監測。根據《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010-2002)的規定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2.產前消毒
(1)棚室消毒
①空氣消毒 :蔬菜作物定植前8-10天進行。方法硫磺粉熏蒸,每667平方米用2.5-3千克硫磺粉,拌入倍量干鋸末,放5-6堆點燃,熏蒸2天,打開放風口。②土壤消毒: 高溫消毒法:在7-8月高溫、晴天進行。將保護地內土壤深翻30-40厘米,將棚室周邊的土盡可能移到中央,施入碎稻草、生石灰、農家肥混勻,做成大壟,其上覆蓋塑料膜,澆透水,四周壓實,隔6-7天灌一次水,高溫悶棚10-30天。可直接殺滅土壤中的有害病菌和蟲卵。
(2)種子消毒
①高溫滅菌 :55℃熱水燙種;60-80℃高溫處理種子幾小時或幾天(含水量低于2.5%)。②藥液浸種: 常用藥液 50%多菌靈800倍,800倍甲基托布津,100倍福爾馬林,10%磷酸三鈉,1%硫酸銅,0.1%高錳酸鉀。③藥劑拌種: 常用拌種藥劑有克菌丹,敵克松,福美雙。藥量一般為種子重量的0.2%—0.5%。
3.產中科學管理
(1)創造適宜作物生長的環境條件
保溫設施、滴灌設施、連續陰、雪天氣加溫設施等。
(2)合理施肥
①提倡大量施用有機肥、生物肥:嚴禁在蔬菜上食用未腐熟的人糞尿,更禁止將人畜糞尿直接澆在綠葉類蔬菜上。②合理施用化肥 適時施肥:N肥宜在蔬菜生育的早、中期施用,對生育期較短的葉菜類,采用一次性基施,最后一次追肥應在收獲前20天進行。適量施肥:推廣菜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科學計算施肥量,嚴格控制化肥用量,一般每667平方米一次施入化肥不超過25千克。③采用科學的施肥方法 :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有機氮與無機氮比例1:1為宜)不同生育階段追肥量不同,基肥深施,追肥結合澆水進行。
(3)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技術
①加強植物檢疫和病蟲害的預測預報: 植物檢疫是病蟲害防治的第一環節,加強對于蔬菜種苗的檢疫,未發病地區嚴禁從疫區調入種子和帶菌種苗,大力加強國外種子進口檢疫工作,嚴禁檢疫對象帶入國內。同時科學分析病蟲害發生趨勢規律,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提前預防是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有效措施。②農業綜合防治: 選用優良抗病、抗蟲品種輪作倒茬;加強田間管理 種子消毒,及時中耕,增施磷鉀肥,及時采收,防止采后損傷等。③生物防治 :天敵消滅害蟲 ;細菌、真菌、病毒消滅害蟲; 抗生素殺蟲滅菌;植物性殺蟲劑。④物理防治 :通過調節溫度、光照、人工、機械殺滅害蟲。⑤科學使用化學農藥: 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控制用藥次數、濃度、范圍、劑量。嚴格遵守用藥安全間隔期。
4.產后科學包裝處理
(1)采收: 選擇早晚棚內溫度低時進行,及時采收防止果實贅秧。輕采輕放防機械損傷病菌感染。
(2)采后處理 :挑選和修整:剔除機械損傷、病蟲危害、畸形個體;葉菜類、根菜類的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