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 李德金
摘 要:會澤縣娜姑農科站有水稻實驗基地14畝,其中有3.45畝爛水田,每年爛水田中雜草叢生,且水稻不易成熟,每年的除草費高達5000多元。為了解決上述存在問題, 2006—2010年開始水稻腹膜栽培實驗,經過5年的實驗得出水稻腹膜栽培對爛水田有抑制雜草、提高土溫、促進水稻分蘗、提前成熟(15天左右)。圍繞高寒冷涼地區水稻優質、高產目標,介紹了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培育壯秧、整地移栽、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
關鍵詞:水稻;覆膜;栽培
一、精選品種
選用抗逆強、綜合性狀好的合系(26)、楚粳(24)、云粳優(1、5、15)、會粳(8、10)等系列優良品種。
二、培育壯秧
采用塑盤旱育的方法進行育苗。每畝大田準備561孔塑盤50個。播種前,每50盤用70公斤細土拌0.5公斤壯秧劑進行調酸消毒。并用施寶克浸種48小時(兩天兩夜)以上,預防惡苗病。3月中下旬播種,5月上旬擺栽結束。每畝大田用種2.0-2.5kg。
三、合理稀植
合理開墑,墑寬80cm ,溝寬15-20cm,溝深15cm,開好墑后腹膜,再在膜上采用(25+12.5)/2厘米×12.5厘米的規格進行雙行定向擺栽,每畝擺栽2萬叢左右,單穴擺栽。秧齡控制在45-50天左右。
四、平衡施肥
結合整田,每畝大田用腐熟農家肥20-30挑、10﹕10﹕10水稻專用復合肥4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一次性全層施入作底肥。移栽后7天左右,畝追施碳酸氫銨10—15公斤作分蘗肥,以后視苗情巧施磷酸二氫鉀等微肥。
五、科學管水
采用干濕交替灌溉技術,科學管水,以水調氣,以水調肥,做到“露泥擺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蘗、苗夠(苗數達到穗數的80%—90%)曬田、適水孕穗、干濕壯籽”。收獲前7天左右斷水。
六、植物保護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加強測報,根據病蟲草鼠消長規律,及時防治病蟲草鼠害。感病品種一葉一心期噴施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預防苗瘟,破肚期用40%稻瘟靈乳油1000倍液添加40毫克/公斤2%春雷霉素噴霧防治穗瘟。水稻孕穗后蟲口密度平均每叢達12頭時,每畝用20%葉蟬散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稻飛虱。
1.稻瘟病
在秧苗移栽前10天,每畝 秧田用三環唑20g兌水15kg進行集中預防稻瘟病。當稻瘟病的中心病團出現時,采用稻瘟靈或稻瘟凈藥劑噴霧防治。
2.稻曲病
在孕穗中、后期每畝用井崗霉素10g—12.5g兌水50kg,對穗部進行噴霧。
3.主要蟲害的防治
(1)粘蟲。當粘蟲發生時,每畝用溴氰菊酯20ml兌水50kg進行噴霧。
(2)稻飛虱。每畝用吡蟲啉1.5g—2g兌水50kg,在飛虱初發期田間保持水層條件下噴霧施藥。
(3)二化螟。在稻苗枯鞘高峰期,每畝用氟蟲腈1.5g-2.5g或三唑磷30-40g,兌水50kg噴霧。
4.雜草防治
人工拔除雜草。若需化學除草,大田用丁草胺移栽前2-3天或移栽后4-6天每畝用200ml拌土撒施或施田草光(芐嘧磺隆與丁草胺復配劑)25g-30g,拌化肥或細泥土30㎏撒。
七、適時收獲
劍葉金黃色,最小分蘗穗的尾谷進入黃熟期及時收獲。 收獲時, 如天氣晴好或條件允許,最好人工割曬,這樣可明顯提高千粒重,增加產量,同時稻谷商品性好,發芽率高。人工收割薄鋪勻曬2天后,捆小把翻曬2天,即可脫粒晾曬,如遇雨天,及時碼垛。如使用收割機,最好不用全喂入式收割機(枝梗多,擠破穎殼)。機械收割后馬上攤開薄曬(收后不可長時間悶在袋中或大堆存放),每天輕攤翻動數次,同時在晾曬過程中掃除大枝梗、碎葉和稻曲病粒等,當種子含水量降到15%以下時,即可裝袋單獨貯存。
八、結語
水稻覆膜栽培技術是水稻栽培技術的重大改革 ,它打破了傳統的水稻栽培模式 ,在大田分墑覆膜壓膜打孔后移栽旱育秧 ,進行干濕管理。該技術操作方便 ,栽后能增溫保濕 ,改善生態環境 ,促使返青快、分蘗早 ,提高成穗率 ,縮短水稻生育期 ,從而達到節水、節肥、除草、增產、增效的。
參考文獻:
[1]中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國肥料.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2]龍興桂.現代中國果樹栽培.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3]尤秉德等.無公害農產品的開發及技術.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6.
[4]農業部.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食品(第二批)種植業部分.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5]王麗紅, 柴洪燕. 高寒冷涼山區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 2012(19):32-32.
[6]白泰山, 袁亞麗, 于忠,等. 高寒地區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 現代化農業, 1997(11):15-17.
[7]楊忠, 龔海, 李玉環. 高寒區水稻栽培技術[J]. 北方農業學報, 1999(6):39-40.
[8]羅年忠, 王景波. 川西高寒稻區水稻地膜覆蓋移裁與氣象效應[J]. 高原山地氣象研究, 2001, 21(2):38-40.
[9]劉正偉, 普忠紅, 劉宗平,等. 水稻覆膜栽培效應探討[J]. 云南農業科技, 2001(3):32-34.
[10]白泰山, 袁亞麗, 于忠, et al. 高寒地區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 現代化農業, 1997(11):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