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蕊敏
摘 要:林業在我國經濟建設和發展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對推動林業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基于此,本文將簡述原陽縣的自然地理情況和林業發展現狀,著重論述提高原陽縣林業栽培管理技術的有效措施,旨在促進該縣林業可持續發展,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原陽縣;林業;栽培;管理技術
為了滿足現代化林業建設發展的需求,原陽縣積極建立健全的林業栽培管理體系,以保證林業栽培管理能夠適應林業建設發展進程,引進先進技術,構建高標準的管理模式,為林業栽培管理技術提供技術和制度支持,推動林業產業良性發展,傾力打造林業生態縣。
一、原陽縣的自然地理情況
原陽縣隸屬新鄉市,位于豫北平原,在河南省會鄭州市北邊,與鄭州隔一條黃河,是由黃河沖擊形成的平原,這也是該區域土壤肥沃的原因之一,土壤類型豐富——棕壤土、褐土、潮土、風砂土等,其中褐土和潮土是主要的農業土壤。該縣地勢走向為西南偏高,東北偏低,該縣位于東經113.36-114.15度,北緯34.55-35.11度,東接封丘縣,西鄰武陟、獲嘉,緊鄰新鄉、延津。年平均氣溫和年降水量分別為14℃、573.4mm,黃河灘區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31%,森林覆蓋率居全省平原地區榜首。
二、原陽縣林業發展現狀
據調查統計,原陽縣現有林地面積29.6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5%。該縣多次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和“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為其他縣市的林業栽培技術發展提供一定的經驗。該縣特色經濟林讓更多的農民通過發展綠色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形成了陡門、靳堂晚秋黃梨基地、黃金杏基地和福寧集鎮油桃基地,使周邊2000余戶群眾脫貧致富。
三、提高原陽縣林業栽培管理技術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良好的林業栽培管理制度
在林業栽培管理中,林業部門工作人員應當結合栽培管理制度規范林業栽培工作,完善監督體系,逐漸形成完備的管控系統。在日常的林區管理工作中,引進高清監控設備,捋順各項管理流程,助力林業栽培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提高林業領域綜合性管理、監督水平。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優化林業資源的管控,為林業資源健康發展提供制度支持。原陽縣以河南省推進林業生態省建設為契機,規范管理林業栽培工作,深化林權改革,據該縣財政部門統計,近年來,原陽縣林業總投資達1500多萬元人民幣,完成造林8054畝,林區總面積近30萬畝,林木覆蓋率突破37.6%,活立木蓄積量達408萬立方米,居全省平原縣第二位。經過不懈努力,原陽縣初步實現了森林資源增加、農民增收、林業經濟增長的“三增”局面。
2.大力宣傳新型栽培管理技術
為有效提高現代林業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林業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相關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體系,調動各崗位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林業栽培技術工作中,讓工作人員從思想意識層面認識到完善林業栽培技術的重要性,強化工作人員對先進的林業技術的認可程度,提升現代林業管理技術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原陽縣林業跨越式發展。原陽縣通過技術宣傳,充分利用國家財政部門的資金支持,著力推動全縣林業產業化發展,黑石村晚秋黃梨基地是優秀的代表,該基地平均年收益6000多萬元人民幣,并逐漸擴大種植面積,成為灘區群眾致富的重要產業。目前,原陽縣以先進技術為重要依托,建設了10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福寧集鄉優質油桃基地、陡門鄉晚秋黃梨基地等,其中林科院3000畝經濟林基地已經形成規模化種植。
3.合理利用地理環境和土質
林木生長的地理環境和土質應當與其生長需求相適應,故此林業部門在進行樹木栽培管理時,可事先做好地質、土壤、水文等的監控工作,林木栽培技術人員根據不同的樹種根部大小,進行樹穴挖掘工作。綜合考量各項數據參數,合理規劃林木栽培計劃,選擇恰當的林木種植種類。原陽縣2017年結合當地地理環境和土質,完成造林任務3.72萬畝,植樹45.88萬株。其中廊道綠化2100畝、植樹6.42萬株;河渠綠化310畝、植樹1.68萬株;綜合綠化4745畝、37.78萬株,工業原料林3萬畝。繼續推進森林撫育和改造;對重要道路、河渠綠化進行補植補造;新建和完善農田防護林。
4.強化林業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是威脅林業種植業發展的一大因素。林業的栽植和栽培直接影響著林木的成活率和后期成長,林木病蟲害具有發展速度快、波及范圍廣等特點,且林業技術人員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發生林區樹木病蟲害問題,將會產生難以預估的危害程度。有鑒于此,林業部門技術人員應當時刻關注林木的生長情況,如若發現病蟲害問題,及時將該樹進行隔離,做好相應防疫工作。此外,還可借助先進的病蟲害監測儀器,全方位24小時對林木生長進行有效監控,從源頭預防病蟲害的發生。例如:2015年原陽縣林業局在韓董莊鄉和橋北鄉組織實施較大規模飛機防治工作。此次飛機防治作業40架次,防治面積達到3.2萬畝,藥劑采用仿生制劑3%高滲苯氧威,作業區域為京珠高速、黃河大堤、鄭滑線、連接線、新107國道、鄭新快速路等重點廊道及韓董莊鄉和橋北鄉轄區內片林。利用飛機噴灑殺蟲劑防治林區森林疫病,林業部門還靈活采取化學防控和物理防控。另外,還可采用懸掛殺蟲燈的方式,形成空中、地面立體防控模式,科學遏制病蟲害危害程度。本次病蟲害測報準確,防治及時,有效控制病蟲害的波及范圍,實現林業健康發展,確保該縣生態安全。原陽縣氣象、林業兩部門加強合作,共享信息、技術、發布平臺等資源,共同做好林業有害生物氣象監測預報工作,切實保護原陽縣生態資源的安全。
四、結語
綜上所述,林業是社會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國家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加強林業栽培技術的研究,探索促進原陽縣林業更快更好的發展渠道,以“林業要振興,科技需先行”為發展理念,重視各項制度的完善,注重栽培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創建原陽縣林業栽培體系。
參考文獻:
[1]馮雪,朱桃桃.林業綠化樹木移植栽培技術[J].鄉村科技,2018(10).
[2]甘興輝.林業綠化中的樹木移植栽培技術[J].時代農機,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