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堅
摘 要:受各種現實條件影響,舍飼養牛逐漸成為主要的養牛方式。在實際飼養過程中,必須注意舍飼養牛與傳統放養方式的不同,加強管理,提高養殖技術,使牛可以健康、快速生長,提高養殖場經濟效益。本文根據工作經驗,從牛舍建設、飼喂、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就舍飼養牛技術進行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舍飼養牛;技術要點;管理;防疫
舍飼養牛由于牛活動空間小,活動范圍相對固定,必須注意做好飼喂、育肥、預防疫病等工作。在養殖中,一些養殖場并沒有做好這些基礎性工作,帶來一系列問題,養牛效益差。為確保舍飼養牛良好效益,有必要對舍飼養牛技術進行研究。
一、牛舍建設
1.牛舍設計。一些養殖場牛舍建設后舍內冬季陰濕、夏季悶熱,這對舍牛健康生長極為不利。牛舍應選擇在地勢較高、給排水方便、被風且有良好通風、向陽、有一定保溫效果的位置。建舍要注意冬季可以有效防寒保溫,夏季能夠防暑降溫。牛舍通常設計成雙排的開放式拴系舍飼,牛舍長度參考養牛數,一般每2.5m2一頭牛。牛舍高度以3~4 m為宜,寬度為8~12 m。
2.內部設施。很多養殖場不止一種牛群,如果養殖場有技術母牛群,犢牛舍、待產舍必不可少。如果只有商品肉牛且只有一個品種,則可不規劃牛群活動場所。在牛舍內,要有飼槽、飲水設備,通常情況下飼槽是沿墻建設,要求槽墊高度為50~80 cm,整體上飼槽呈現出上寬下窄的造型,飼槽長度視實際情況,單槽飼喂最好。對于寬度,上寬可設置為60 cm,下寬為40 cm,槽深要達到20 cm。牛舍內的飲水設備與飼槽一樣沿墻而設,盡量一牛一個,防止共用飲水設備可能帶來的傳播感染問題。飼喂通道要設于飼槽前面,寬度要滿足飼喂操作需要,通常為1.5~2.5 m,另外要注意設置一定坡度。
3.牛舍內部地面。一般均會將地面硬化為混凝土地面,對于牛床以及飼喂通道可以在水泥地面上畫出線條或抹成糙面以起到防滑效果。飼槽對立面設置舍牛糞尿溝,寬30~50cm,深30~40 cm,盡量設置成明溝,溝面以及牛床至舍牛糞尿溝垂直面要存在傾斜角度。
二、飼料
1.每日飼喂量。飼料種類不同采食量不同,如果是一般飼料,舍飼方式飼養的牛采食量為自身當前體重的1%~4%,如果是青綠飼料,采食量則為10%~14%,注意喂食飼料要以精飼料為主,粗飼料為輔,精飼料、粗飼料喂食比例為4∶1。
2.牧草種植。根據本地情況選擇適宜牧草生長的土地、生長迅速的優質牧草。適合海南地區種植的牧草有蘇丹草、墨西哥玉米草、甜象草等。
3.飼料貯備。飼料作物在收割后細胞會逐漸死亡,當含水量不足50%、受到雨水淋洗時,會損失將近一半的蛋白質以及熱能。因此,在飼料用秸稈收割完畢后,要及時晾干、上垛并適當封頂處理以防雨水淋濕,另外也可以黃貯,也能夠鎖住營養,是粗飼料有效貯存法。
三、肉牛品種選擇
肉牛可以選擇個體大、生長快、健壯、育肥性好,肉質品質高的雜交品種,對于父本,要求可以適應本地環境,可以選擇一些知名品種。母牛可以選擇本地的、具有良好育肥性、生產性、體格相對寬大的個體。
四、肉牛飼養管理
1.分群飼養。由于不同生長階段對營養、飼養水平有不同要求,所以不管牛群規模如何,都要根據所處生長階段、種類等做好分群。
2.日糧。主要喂食草料,補喂配合飼料,基本日糧為青綠料(占比60%~80%)以及青貯料,確保肉牛營養均衡。日糧喂食要適當多樣化,注意補充肉牛微量元素、礦物質。
3.飼喂。牛是反芻動物,要為其提供優質粗飼料才能滿足生長所需。可以采用先粗后精、先粗后青的方法飼喂,秸桿和青綠飼料要注意搭配。粗飼料也要多樣搭配,多收集干草、豆秸等喂牛。為牛提供適量青綠多汁飼料可以提高飼養效果。
4.飲水。要為牛群提供充足飲水,如果飲水不足,會導致肉牛食欲不振、影響健康狀況。不同肉牛品種在飲水量上也有區別,例如黃牛和水牛有明顯飲水量差距;飼喂不同的飼料類型也會影響飲水量;也有隨季節變化的特點,夏季通常4~5次,在冬季則只2~3次。牛舍內的飲水設備要每天做好清潔工作,先清洗再換水。每周消毒一次。
5.育肥。肉牛生長速度快,有良好經濟性。在生長到12月齡時可以進行為期3個月的育肥,可以效益最大化。通常肉牛達到18月齡后生長速度會下降,育肥必須在生長放緩前進行、完成。在不同生長階段,肉牛對飼料的需求不同,需要合理搭配。育肥期要增加精料投喂量,但要循序漸漸,從要進入育肥期開始,遵循從少到多,每次少加、增加補充次數的原則進行。通常可以投喂酒糟、玉米、豆餅、干草、糠麩等,適當添加食鹽以及礦物質。育肥也分時期,在不同時期調整飼料配比。為了解肉牛增重情況,分析飼料喂養效果,為日糧調整提供數據,保證育肥成效,需要每月稱重了解肉牛增肥情況。
6.加強運動。缺乏運動會導致肉牛體質下降,容易患病。舍飼養牛方式下牛活動空間很小,常見骨質疏松、肌無力、母牛難產等問題。因此,最好每天將牛趕出牛舍讓牛群運動2~4小時,可分兩次進行,每天最少一次,每次1~2小時。如果冬季氣溫較低,可以在中午將牛趕出牛舍運動一次,夏季不宜在正午運動,可趁早晚相對涼爽的時辰趕出牛群。如果條件允許,適當增加牛舍運動場面積、擴大牛運動空間。
五、疫病防控
主要包括消毒與防疫兩方面。
在日常清潔中要將牛舍內的剩余草料、水等清理干凈,清洗飲食用具,清潔牛身、圈舍。一應用具、牛舍、牛場都要做好消毒工作,出入車輛噴霧消毒(可采用次氯酸鹽、新潔爾滅);牛舍內用具可用高錳酸鉀、甲醛熏蒸消毒;污染地、排糞坑每月用2%火堿消毒也可撒生石灰。在牛場的出入口要有消毒池,消毒液必須定期更換。需要在牛舍入口處設置藥浴池,形狀以長方形為宜,深0.3~0.5m,寬2~3 m即可,整體上寬下窄,以便牛藥浴后身體上的藥液可以流到藥浴池內。
防疫工作參考當地牛群易發病開展疫苗接種及其他防疫工作。由于牛喜歡食草,容易出現寄生蟲病。在管理中要防止環境內存在病原體,牛糞堆積、發酵,夏季注意驅除蚊蠅。此外要注意牛瘤胃疫病、食物、農藥中毒問題。
六、結語
規范化舍飼養牛對于提升舍飼牛品質、推動養殖業發展有重要意義。要做好舍飼養牛日常管理,深入基層工作,獲得第一手資料,加強技術研究,提高畜牧業科技含量,使畜牧業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為,李浩,張相鵬. 舍飼養牛技術規程[J]. 吉林畜牧獸醫,2011,32(12):30-31.
[2]楊麥堆,仇曉輝,楊奇. 舍飼養牛的牛舍建造技術[J]. 中國牛業科學,2007(04):83+89.
[3]龐冬梅. 舍飼養殖條件下牛的日糧搭配[J]. 張家口農專學報,2003(04):78.
[4]宋麗杰,王希峰,李寶江. 舍飼肉用牛飼養管理技術[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0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