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榮
在人類對自然環境、森林資源過度利用、肆意破壞下,生態危機也愈演愈烈,其中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的主體之一,森林承擔著促進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使命。因此,為了給生態發展,以及人類生活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必須要重視起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并結合具體情況,針對現階段林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制定出科學完善的應對策略,促進兩者的協調統一。
一、明確林業產業發展與森林資源保護的關系
1.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發展相互制約。就目前來看,森林生態環境受到的破壞越來越嚴重,因此,為了給林業產業贏得更理想的發展前景,就必須要重視、完善環境保護工程、資源保護工作的有效落實。由此可見,兩者之間的發展存在著相會制約的關系。且還要正確認識到,作為一項民生工程,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帶來的影響會涉及到每一個人,所以,其資源保護工作也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但同時也要認識到,林業產業發展會在不同方面給企業利潤帶來一定影響。同時,也存在因為個人利益而給集體利益帶來侵害的矛盾,林業發展中應給予足夠重視。林業工作者要對兩者間存在的關系和輕重做出充分考慮,不能因為對眼前利益的盲目追求,就舍棄自然資源。
2.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發展存在辯證統一的關系。從經濟層面來講,森林資源是鞥太效益,林業產業發展是經濟效益,若能夠實現兩者的協調發展,便能夠實現生態經濟經濟效益,突顯出辯證統一的關系。
3.森林資源保護與林業發展相互依存。森林資源保護往往都離不開一定經濟條件的有力支持,若林業產業發展難以為環境保護提供足夠資金,森林資源保護工作便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在此背景下,林業也難以取得理想發展成果,由此可見兩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的關系。
二、重視森林資源產權結構的不斷優化
我國在實施林權制度改革之后,產權較為清晰、責任也更加明確。將森林資源合理劃分成了生態公益林、商品林,為產權結構的優化和分類經營的實現創造了良好條件。對于生態公益林來講,其保護工作的有效落實對我做生態安全戰略的貫徹落實有著直接影響,所以,最好是以共有產權的形式來進行,通過盡可能的分散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權來使得生態公益林保護的活力、積極性能夠得到全面激活;對于商品林來講,其不僅要為社會提供相應的林副產品,在水土流失、優化生態環境上也承擔著一定責任,所以,大多都是以私人產權形式為主,以此 來取得更理想的產權激勵效果,給市場經濟競爭帶來一定的激勵影響,促使商品經濟效益真正實現最大化。
三、完善林業隊伍建設,不斷提升執法水平
對于森林資源保護,以及林業產業發展來講,其各項工作要想得到科學有效落實往往都離不開林業工作人員的有力支持,因此,為了給各項工作效果與效率提供有力保障,應促進林業隊伍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加強投入力度,盡快培養出一批擁有豐富專業知識、職業素養較高,且有抱負的年輕團隊,使得林業產業發展、森林資源管理隊伍結構能夠得到不斷優化,為今后各階段發展、管理工作目標的有效落實提供有力保障,真正成為具有過硬政治素養,且具有優良作風,以及愛崗敬業奉獻精神的人才,促進各階段工作效果與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此外,由此還有利于林業行政執法力度的不斷增加,完善林業執法權威的水利,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林業產業,以及森林資源保護拓展出更理想的發展前景。
四、基于實際情況落實好各項森林防火工作
火災是森林最大的敵人,很多珍貴的森林資源、動植物在火災中都會化為灰燼。因此,為了給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成果提供有力保障,為林業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必須要重視、落實好各項防火工作。一方面,應利用不同手段,通過不同路徑來落實好各項防火宣傳教育工作,如,進行防火宣傳單的發放,或者是基于網絡媒體等方式來加強宣傳工作,或者是進行防火宣傳小組的組建,真正走進社區、學校等地進行實地宣傳。簡單來講,就要通過更全面且針對性較強的防火宣傳教育引導來從不同角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火意識。同時,對于火源管理工作的具體落實也要給予足夠重視,特別是林區的生產用火,一定要將其管理具體落實到人頭上,在火災高發期,要針對一些關鍵部分做出針對性較強的監控、巡查。對各個林區、風景區要注重常態化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嚴禁野外用火現象的產生。此外,相關部門應結合不同階段的具體情況,構建出更科學完善的森林防火預案,制定出可行性較高且更適合的管理支隊,及時進行目標管理責任書的簽訂,真正做到全天候、全方面防火管理。
五、結語
綜上所述,林業資源保護、合理高效開發是我國林業工作的重要核心。現階段,我國林業資源的基數雖然相對較大,但由于監管工作一直都處于不當狀態,再加上過度開發,沙漠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居住環境也不樂觀。對此,廣大林業工作者應從不同校對來加強探索分析,完善各項管控工作,為各地區森林資源的科學、合理開發,以及科學配置提供有力保障,為林業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落實好各項森林資源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