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崔桂花
摘要:青島城陽地區作為朝鮮族以及韓國人聚居區域,其招牌多是由漢韓雙語構成,也因此形成青島城陽地區的特色招牌文化。經調查可知城陽地區招牌翻譯大體可分為直譯、意譯、音譯等三種形式,雖然大部分翻譯準確無誤,但是韓語招牌的翻譯依然存在不少問題。
關鍵詞:青島城陽區;韓語招牌;翻譯現狀
青島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青島與韓國民間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密切,因此翻譯需求迅速增長。但無論是超市、餐廳或其他店鋪的招牌翻譯,多多少少都存在著一些問題。而招牌作為符號形象,是一種獨特的傳播商業信息的廣告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宣傳工具。但目前針對招牌翻譯的研究較少,研究尚顯蒼白。因此,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選取朝鮮族以及韓國人聚居區域城陽區作為研究范圍,以功能目的翻譯理論的視角來分析青島城陽地區招牌翻譯現狀,分析招牌翻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
招牌的翻譯大體可分為直譯、意譯和音譯。經調查可知在青島城陽區的招牌翻譯中大量使用了直譯的翻譯方式。但是不難發現,在直譯過程中仍舊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下面將結合具體例子,針對運用直譯法翻譯的招牌進行具體分析。
例一:商業步行街 ??????
韓語中的“????”指的是步行距離。譯者是將漢字詞“??”(步行)與固有詞“??”(街)進行組合,組成“????”。但翻譯并非詞匯的簡單組合,而應深思熟慮,多方面考慮后得出結論。正如這里提到的步行街是指在商鋪集中的城市中心區域設置的禁止汽車通行的街道,所以這里翻譯為“????/? ?? ??”更為適宜。
例二:玫瑰纖體養顏會所 ?? ?? ???
這里的“??”只是根據發音進行了音譯,在韓語詞匯中并沒有類似的詞匯。這里“玫瑰”應翻譯為“??”或“??”(rose)。同樣,“??”也是直接進行了音譯。因此,考慮全體意思采用意譯的翻譯方法譯為“???? ??”(fitness beauty)更為恰當。
例三:狗肉大全 ??? ???
“??? ???”意思是狗肉專賣,但是在韓國招牌中幾乎不會出現“???”這樣的詞匯,而是多用“???(補身湯)”,“???(營養湯)”,“???(四季湯)”。這與韓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有很大關系。一方面,1986年亞運會和1988年奧運會期間,韓國政府將狗肉列為嫌惡食品,很多餐廳摘去狗肉湯的招牌取而代之的是營養湯、補養湯、四季湯等比較隱晦的新名字;另一方面,近年來韓國動物保護人士一直在反對吃狗肉的行為。所以這里翻譯為“??? ???”雖然并不屬于誤譯,但是考慮到一部分目標人群的文化背景,用在這里并不恰當。因此,譯為“???”,或者“???”更容易被目標人群接受。
綜合分析以上語料可以看出,青島城陽區韓語招牌在直譯過程中出現了幾點問題。首先是漢字詞誤譯現象,在韓語的漢字詞中與漢語的單詞詞義完全對等的詞匯很少,因此極易產生誤用、誤譯現象。其次是在翻譯過程中沒有考慮目標群體的文化背景。功能目的論中提到,在決定如何實現翻譯時,必須考慮文化差異,源語文本要置放在特定的環境里。(1)基于此翻譯誤譯一定要避免。其次考慮到譯文接受者是朝鮮族及韓國人,必須考慮受眾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差異。
意譯翻譯法在青島城陽區韓語招牌翻譯中也占了一席之地。但不難發現它既有其巧妙之處,也存在不少問題。
例四:瘋狂烤翅 ??? ????
“???”原意是“燃燒”,喻意為“火紅、熱情高漲”。這里的“瘋狂”如果采用直譯法應譯為“??”。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對比來看,在招牌中使用“???”更為恰當。一語雙關,一是“???”這一詞匯,可以讓顧客得知雞翅的烹飪方式--烤;另外,也有這家店“紅紅火火”的美好寓意。
例五:尋酒人 ??
譯者在翻譯時直接意譯為“??(酒家)”,但是一個好的招牌翻譯不僅要傳遞店鋪基本信息,還要成為一家店的名片。一個富有創意的招牌不僅能體現店主的品味和文化底蘊,更能給顧客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這里翻譯成“? ??”更為恰當。
例六:霓裳羽衣 ?? ?
成語“霓裳羽衣”,形容女子美麗的裝束,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只是譯出了原文的意思而沒有翻譯出它應有的音美,意美。因此筆者認為這里直譯為“????”更好一些。可以在韓語詞匯體系中找到對應詞匯的成語可以采用直譯的方法。
從上面例子中可以看到,意譯主要在原語與譯語體現巨大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得以應用的。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的萊斯,將因譯者能力和語言結構不同所帶來的差異造成了信息走失,稱之為“無意改變”;而為了實現源語文本功能在目標語中的轉換而造成的信息走失則稱之為“有意改變”。她認為可以通過適當的刪減和補充,最大限度地實現源語文本在目標語中功能的轉換。(2)“瘋狂烤翅,尋酒人,霓裳羽衣”要想直譯是十分困難的,源語與譯語的巨大差異導致譯者很難找到對應的詞匯,并且極易造成譯語接受者看到譯文一頭霧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采用意譯,這樣不僅體現民族文化特色,而且便于目標人群理解。
音譯是指用發音近似的漢語將外來語翻譯過來。(3)在青島城陽區中有很多用韓語的發音方式將漢語轉譯的招牌,但翻譯效果不盡人意。
例如:麻辣香鍋 ????/久久麻辣燙 ???? ???/酷酷火鍋 ???? ??/頂尖燒烤 ?? ??/麥田韓國童裝 ?? ??? ??
這些均是將原文直接按照發音進行了音譯,不表示其意義。音譯多用于翻譯商標、人名、地名等,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翻譯方式。優點是簡單易行,譯文有異國風情,可使產品有一定的吸引力。像上文中的“????,???,??”等音譯的菜品名稱逐漸被韓國人接受,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固定名詞,具有中國特色。但是也應注意音義結合,例如“麥田”可以譯為“???”(美國小說“麥田的守望者”,韓語譯成“???? ???”),這種譯法可以讓讀過該書的顧客產生共鳴,同時也可以彰顯店家的文化底蘊。因此,譯者要考慮哪種譯法更能傳情達意,表達初衷期翼,形象鮮明,吸引顧客。
通過分析語料可知,青島城陽區招牌的中韓翻譯大體可分為直譯、意譯、音譯三種類型,其中在直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多,尤其是漢字詞的誤用,會造成翻譯后上下文不自然,辭不達意。因此在翻譯時首先要注意語義意義與語用意義的差異;其次從文化角度出發,在翻譯過程中要考慮譯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不然會很難產生共鳴與親近感,甚至造成誤解。因此譯者必須要深入了解兩國文化,才能自然傳遞翻譯內容。此外,不能把招牌翻譯看作是簡單的詞與詞的翻譯,而應將其放入社會文化環境中去考察。
注釋:
許鈞,翻譯概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p27
范祥淘,劉全福,論翻譯選擇的目的性,中國翻譯,2002.p66
馮世則,.翻譯匠語[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5.p32
參考文獻:
[1]許鈞.翻譯概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馮世則.翻譯匠語[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5.
[3]卞建華.傳承與超越:功能主義翻譯目的論研究[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4]李龍海,李承梅.韓漢翻譯教程[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5]許淵沖.翻譯的藝術[M].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
[6]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7]徐薈.廣告語翻譯的互動性與跨文化差異[J].上海科技翻譯出版社,2004.
[8]李行健.現代漢語規范詞典[Z].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指導教師:崔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