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媛
摘要:“弗”在先秦時期的諸多典籍中多有出現,而“弗”在現代吳語中作為否定詞,也時常代替普通話中的“不”“勿”等。吳語桐廬方言中“弗”可與動詞、形容詞搭配,尤其與形容詞的結合多已形成固定搭配。本文從桐廬方言中“弗”的搭配,來探析吳語否定詞“弗”的含義。
關鍵詞:吳語;否定詞;弗
梅祖麟認為,(1)“北部吳語的否定詞導源于‘弗,方物切的‘弗在晚唐五代的官話里代替了方久切的‘不字。北宋末年‘弗字失落-j-介音而變為pju?t。安史之亂以后的移民潮把晚唐五代官話帶到江南,以致現代北部吳語否定詞用‘弗?!?/p>
對于吳方言否定詞“弗”的研究,如今尚未有定論,且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弗的吳音為feh,部分地區作veh,是“勿”的弱化或濁化,王福堂認為,弗作為否定詞在吳方言中,常是勿、不的替換,早期的吳方言區只有“弗”、“否”兩個否定詞,其他都是詞語接觸的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我認為“弗、勿”在吳方言中,具有不同功能,且“弗”具有豐富的含義與再生性。
一、古籍中的“弗”(2)
《廣韻》:弗分勿反?!都崱罚焊シ鸱?。《公羊傳·注》:“弗者,不之深者也?!备ピ谙惹貢r期的諸多典籍中多有出現。如:
春秋戰國《榖梁傳》:惡之,弗有也。
春秋戰國《呂氏春秋》:目視於無形,耳聽於無聲,商聞雖眾,弗能窺矣。
春秋戰國《韓非子》:人之情莫不愛其子,今蒸其子以為膳于君,其子弗愛,又安能愛君乎?
春秋戰國《禮記》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p>
周《詩經》:寧適不來,微我弗顧。
春秋戰國《孟子》: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還有成語:無遠弗屆。出自《尚書·大禹謨》,全句為“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為不管多遠之處,沒有不到的。由此可見,“弗”字的使用歷史悠久,使用范圍廣泛,搭配能力與再生性都較強。
二、桐廬方言中的“弗”與“勿”(3)
(一)“弗+V”與“勿+V”
“勿”,《廣韻》文拂切。無也,另又做莫也?!拔稹弊觥盁o”、“不”解這一義項,目前仍然活躍在吳方言的口語中。桐廬,析出自吳郡富春縣,始建于三國吳黃武四年(公元225年),歷兩晉未變。沿革中隸屬過嚴州(今建德)、臨安(今杭州)、金華。1960年改屬杭州至今,其方言與杭州城區多不相同,保留了較多古聲古韻。桐廬方言屬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以桐廬鎮話為代表。在日常口語中,“弗”作為否定詞被廣泛使用。桐廬方言中,當弗和勿后面加動詞時,“弗+V”表達的是自己的需求或意愿;“勿+V”表達的是對他人意愿的勸說。例如:
(1)儂要吃蘋果伐?——弗要吃。(表達自己不想吃蘋果的意愿。)
(2)我要吃那個蘋果。——勿吃,那個蘋果壞了。(對他人進行不要吃蘋果的勸說。)
(3)等等一道出去么?——弗去(表達自己不想一起出去的意愿。)
(4)媽媽,明天我要和同學一起出去玩?!鹑ィ瑑z作業做好了伐?(對孩子進行不要和同學出去玩,先做作業的勸說。)
(5)和不三不四的人勿搭嘎。(搭嘎意為兩者之間有某種聯系)
(6)這件事和我又弗搭嘎。(這件事和我又沒有關系)
(7)我弗想聽儂講。(我不想聽你講)
(8)你勿聽伊亂講。(你不要聽他亂講)
(二)“弗+adj”
當“弗”后面加形容詞時(弗+adj),常形容他人的行為,多帶貶義色彩;或是對消極事實的闡述。如:弗拎清(形容某個人做事做人含混不清),弗搭嘎(形容事與事,事與人或人與人之間沒有關系),弗識相(形容某個人不懂社會規則,行為不得體),弗客氣(貶義時形容某個人不懂禮貌,過度自我;或者表達一種威脅意;中性詞時為玩笑意或對他人表示感謝時的回復)。如:
(9)三個辦公室都在5樓,一次性就可以跑完了啊,你跑3次5樓,怎么這么弗拎清???
(10)這個人真弗識相,幫了伊噶多忙,這次也給伊臺階落了,伊就是弗肯落。(這個人真不識相,幫了他這么多忙,這次也給他臺階下了,他就是不肯下。)
(11)到別人家做客吃飯,不能弗識相,餐桌主位是不能坐的。
(12)才剛剛認識,伊就把我宿舍桌上的護膚品全用了一遍,一點也弗客氣。(才剛剛認識,他就把我宿舍桌上的護膚品全用了一遍,一點也不客氣。)
(13)儂再老三老四,我就對儂弗客氣。(你再老三老四,我就對你不客氣。老三老四意為沒大沒小、口出狂言。)
(14)阿姐,今朝儂請我去吃夜飯嘛?(姐姐,今天你請我去吃晚飯嗎?)——儂真當弗客氣啊?。阏媸遣豢蜌獍。。?/p>
(15)噶把傘還給儂,謝謝啊。(這把傘還給你,謝謝啊。)——弗客氣,小事題。(不客氣,小事情。)
也有既可以形容他人行為也可以表達自己認知的詞語,如:弗曉得、弗得過(表示身體或心里不舒服)、弗漂亮,等等。凡是普通話里用不的,桐廬吳語里多可用“弗”代替。如:(16)小章啥時光到渡濟大橋?。浚ㄐ≌率裁磿r候到渡濟大橋啊?)——我弗曉得,可能7點半伐。(我不知道,可能7點半吧。)
(17)儂面色咋噶白啊,是弗是哪里弗得過?(你臉色怎么這么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我肚皮痛死了。(我肚子痛死了)
(18)人生得弗漂亮也就算了,做事題弗漂亮也是沒有講頭了。(人長得不漂亮也就算了,做事情不漂亮也是沒有話可以說了。第一個“弗漂亮”意為人長相不端正、清爽;第二個弗漂亮意為做事情不干凈、拖拉、不完滿。)
三、結語
吳語內部差異性較大,在桐廬方言中,當弗和勿后面加動詞時,“弗+V”表達的是自己的需求或意愿;“勿+V”表達的是對他人意愿的勸說。當“弗”后面加形容詞時(弗+adj),有兩種用途,一是常形容他人的行為,多帶貶義色彩;二是對一個消極事實的闡述,如“弗得過”。當然本次小論文也存在諸多不足。首先,沒有進行“弗”的語音調查記錄,部分地方“弗”的發音方法為唇齒音,但筆者并未進行語音記錄和調查。其次,缺乏對桐廬方言中“弗”的一個歷時比較,只簡單了解研究了當前否定詞“弗”與“勿”的情況。最后,是參考文獻的缺乏,對《桐廬方言志》這一本書也未進行深入地研讀。但鑒于以上缺點,筆者可以在此文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發現吳語否定詞“弗”的運用規律。
附:調查對象簡介
周惠珍,女,55歲,退休,高中文化程度,一直定居桐廬,父母皆為桐廬本地人。記錄時間:2019年1月上旬,地點:周惠珍家中。
申屠增洪,男,57歲,退休,高中文化程度,一直定居桐廬,父母皆為桐廬本地人。記錄時間:2019年1月中旬,地點,申屠增洪家中。
注釋:
梅祖麟,否定詞“不”“弗”在漢語方言里的分布及其演變[J],方言,2013年第1期第1頁
資料來源:語料庫在線,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計算語言學研究室中古音查詢,復旦大學東亞語言數據中心
語料來源:桐廬當地居民日常對話,詳細調查對象見“附”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桐廬縣縣志編纂委員會.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方言調查組.桐廬方言志[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2]梅祖麟.否定詞“不”“弗”在漢語方言里的分布及其演變[J].方言,2013(1):1-10.
[3]王福堂.杭州方言的語音特點、歷史和歸屬[J].吳語研究:第七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4]王福堂.吳方言區否定詞“不”的種類和變化[J].《語言學論叢》第50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