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心 王思源
摘要:漢俄兩種不同語言體系差別是很大的,翻譯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能夠幫助讀者更好理解地文學作品,恰當使用翻譯轉換方法處理表達力極強的詞組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翻譯轉換類型的觀點出發,具體分析解讀契訶夫短篇小說中“形容詞+名詞”結構的詞組在漢譯本中的翻譯。
關鍵詞:翻譯轉換;契訶夫短篇小說;俄漢翻譯
眾所周知,語言是人類交往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在其幫助下人們才能交流想法并達到相互理解。但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語言和方法都不盡相同。在這種情況下,翻譯這一活動應運而生,成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翻譯在不同民族之間的思想交流起著十分大的作用,同時它也是世界各國文學作品得以傳播的重要介質。
在九十年代就已經出現了俄羅斯文學的譯作,幾乎所有蘇聯文學杰作和經典著作都已經被翻譯成中文,在新中國成立后俄羅斯作家契訶夫的作品廣泛傳閱,他是最早進入中國的俄國文學名家之一,其作品在中國讀者和學者眼里,一直是開掘不盡的寶藏。契訶夫的作品語言通俗易懂,語法結構清晰精確,他把最具有表現力和最鮮明的詞語作為特有的定語,細致而生動地刻畫不同人物語言的特性。作為一位語言大師,契訶夫不但為整個俄語標準語,而且為俄羅斯文學、藝術、詞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以他的作品作為研究對象也是符合標準俄語的一般語法規則的,具有普遍適用性。通過對其多篇小說的研讀,我們不難發現“形容詞+名詞”結構出現頻率非常高,并且如果按照漢語的表達習慣,許多搭配甚至是“不合邏輯”的,那么這些詞組在翻譯時需要如何處理?既能反映原作者的創作意圖,又能讓讀者接受并體會?
因此就引出了“翻譯轉換”,這個概念在Бархударов Л.С.《Язык и перевод》(巴爾胡達羅夫《語言與翻譯》)一書中是這么理解的:翻譯轉換在翻譯過程中被認為是一種翻譯手段,當譯語中缺乏相對應詞匯或是無法直接被譯作相對應的譯語時,供翻譯者在翻譯不同類型文本時使用。它是雙語之間的一種轉換和重組。轉換法是由于兩種語言中的不完全等值和差異引起的。首先,俄語和漢語分屬不同的語系:俄語屬于印歐語系中斯拉夫語族,而漢語屬于漢藏語系,雙語間的語法意義、語法范疇、語法功能都有不同,俄語主要依靠詞尾的變化表達語法含義,而這種在漢語里是無法實現的。例如:俄語動詞有體、態、時、式的范疇,動詞變位,而漢語中動詞則缺乏這些范疇。同時在語法結構方面也存在著差別,俄語中的行動詞、副動詞,在漢語中則缺乏這么表達,只能用別的結構代替。但是漢語中也存在著某些固定的詞序,表達固定的意思,而俄語中,詞序則相對自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在翻譯中運用轉換法就非常的必要了。
按照一種最常見的分類標準,我們把翻譯轉換主要歸為兩個類別:詞匯轉換和語法轉換。詞匯轉換指的是在翻譯過程中用譯語中的某些詞匯替代原語詞匯,其本質就是用譯語中的語言單位代替源語中的語言單位,因為在不同語言中詞匯所包含的意義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轉換成被譯語讀者所能接受理解的詞匯。語法轉換由于語法形式及語法范疇的不同引起的,指的是在翻譯過程中句子的語法結構發生了變化。需要指出的是,這兩種類別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一般都不是單獨發生的,即轉換法基本上可以分為詞匯轉換和語法轉換兩類這樣的分類并不是完全的絕對的,它們總是同時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主要看在翻譯過程中,是詞匯因素起主導作用,還是語法因素起主導作用。例如:
詞匯轉換:лёгкое приключение輕松可愛的生活波折(這兩個詞分別對應漢語里的“輕松”和“奇遇”)
золотая полоса金黃色的長帶(譯文添加了表示長度的詞)
русский вкус俄羅斯農村口味(根據上下文譯文添加了“農村”一詞)
語法轉換:другая жизнь 一定有另外一種不同的生活(譯文用一句話傳達原文中“另一種生活”詞組的含義,根據上下文補足)
женщина безумная發了瘋的女人(根據上下文譯文用動詞表達了原文中形容詞的含義)
詞匯+語法轉換:недалекая,узкая,неизящная женщина智力有限,胸襟狹隘,缺少風雅(此處用到了詞匯替換、語法替換和語法添詞的轉換手段,譯文用富有表達力的成語結構傳達原文三個修飾形容詞的含義)
在研究過程中,借鑒巴爾胡達羅夫提出的翻譯轉換類型,即:重置(指變更原文中詞、詞組、句子的一部分的位置)、替換(有語法單位的替代,如詞 的形式,詞類、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替代)、添加、省略,出現增加或者刪減詞匯的原因在于,原語詞組沒有充分表達出來,需要增加某些成分便于讀者理解,達到更好的交際目的。有些詞不合譯語表達習慣,這些詞在語義上是多余的,則翻譯時應該減掉,但減詞不等于減意。例如:
替換:
1)сущий праздник(現存的節日):真正的喜慶настоящий праздник
2)вечерний тон(夜晚的聲音):黃昏的情調сумеречная окраска
省略(減詞):
1)драматический театр(話劇劇院):劇院театр
2)здравый смысл(合理的意義):理智разум
添加(加詞):
1)последняя картина(最后的畫):最近畫的一幅畫последнюю рисованную картину
2)китайские зонты(中國傘):中國小花傘китайские цветные зонтики
在契訶夫的短篇小說中,筆者重點關注“形容詞+名詞”詞組的對應翻譯,經過分析大量文本實例,發現使用最廣泛的還是語法替換及詞匯替換的翻譯轉換方法。另外,在翻譯課的教學中,通過講解上述翻譯轉換方法,學生在閱讀俄羅斯文學作品后,可以為學生進行文學評論和翻譯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Апресян Ю.Д.Лексическая семантика.Синонимические средства языка.-М.:Наука,2002.-367 с.
[2]Бархударов Л.С.Язык и перевод:Вопросы общей и частной теории перевода.-М.:2000.-240 с.
[3]Виноградов В.С.Перевод:Общие и лексические вопросы.–М.:2006.–240 с.
[4]蔡毅.俄譯漢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5]余婷.淺析俄漢翻譯中的轉換法[C].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會議論文集,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