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林業果樹種植技術與病蟲害有效防治分析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林業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現狀為主要依據,從林業果樹種植技術管理方法、加強檢疫與監測預報工作、加強病蟲害防治力度這幾點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林業市場競爭力,為其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林業栽培;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
引言:對于林業長遠發展來講,加強果樹種植技術與病蟲害有效防治分析勢在必行,其不但同林業整體發展有關,還同我國社會公眾生活質量有莫大聯系。為此,相關人員需給予果樹種植技術與病蟲害有效防治分析工作高度重視,通過應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將其存在的價值與效用充分發揮出,為我國林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本文主要分析林業果樹種植技術與病蟲害有效防治措施,具體如下。
一、林業果樹種植技術與病蟲害有效防治現狀
當前我國林業果樹種植多半應用統一大批量的手段,整體種植面積較大,正因如此諸多使用機械化種植方法。盡管機械化種植效率較高,但是成活率卻比較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林業果樹種植技術的完善與創新,諸多地方開始大力實行國家號召的退耕還林政策,推動林業進一步發展。另外,林業果樹種植專業人員逐漸增加,種植技術不斷創新,推動林業果樹種植成活率提升。我國林業果樹種植中病蟲害發生率較高,受災面積比較大,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林業果樹種植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無法順利進行。尤其是近幾年果樹病蟲害種類越來越多,發生率漸漸加大,具體原因為本土病蟲變多,外來病蟲也不算增多,直接導致病蟲害種類變多。外加地方果樹種類單一,此種單一的生態結構極易導致病蟲害出現,且大面積蔓延,導致局面無法控制,影響林業果樹種植的經濟效益。
二、林業果樹種植技術的要求
1.對地理環境的要求。林業果樹的種植對地理環境的要求較高,植物不同對地理環境的適應性也就不同,因此在果樹種植以前,需對當地水源情況、地形地勢以及土壤環境等進行全面調查,通過收集與分析這些因素有,對果樹種植進行科學規劃。果樹的生長有其特殊的規律,對于水源、陽光以及土壤都有極高的要求,因此,果樹的種植位置務必要依據果樹的習性來規劃果樹種植與生長環境。
2.對土質的要求。果樹的成活率除了和地理位置有關外,還同種植技術有莫大聯系。比如園林栽種的植物對土層厚度就有很高要求。實際上,果樹成活率同土壤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土壤所含的元素和酸堿度等皆會變成影響果樹成活率的因素。只有恰當的土壤才有助于果樹生長與成活。另外果樹種植過程中樹穴挖掘也十分重要,樹苗大小不一,對樹穴的要求也就有所差異,因此需結合樹根大小來確定樹穴,當然還需注重土壤水分與松弛度。
3.對澆水量與掩埋的要求。通常狀況下,果樹種植都在春季,該季節適合栽種果樹,可以有效提升成活率。春季土壤較干燥,樹根放置中不易腐爛,此時移植能夠更好的土壤契合,通過灌溉來滿足果樹根部對水分的要求。灌溉中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水分越多越好,若是澆水量較多會致使果樹根部爛掉,存活率較低,掩埋好土壤后還需灌溉,如此才能確保果樹根部與土壤實現有機結合,更好的吸收土壤養分,有助于果樹存活。
4.對施肥的要求。果樹生長情況同地方土壤環境有莫大聯系,土壤內適合果樹生長的元素越多越有助于果樹存活,良好的土壤才會確保果樹健康成長,抵抗病蟲害影響,加強果樹抵抗力。通過分析果樹生長土壤,掌握土壤內缺少的元素科學配置肥料,保證果樹所需營養得到滿足。
三、林業果樹病蟲害具體防治措施
1.林業果樹種植技術管理方法。第一,科學應用種植管理技術。通常狀況下出現病蟲害危害主要因素是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為此需增強林業管理力度,做好病蟲害預警工作,第一時間發現病蟲害的危險,進行早期治理,把病蟲害扼殺在搖籃中。第二,合理應用物理法進行防治。物理法主要依靠紅外線、空氣溫度以及激光等因素,通過物理技術將這些因素轉變為滿足病蟲害防治的條件。果樹病蟲害防治人員通過不斷研究發現,這些因素在達到某一條件時,能夠對特定的病害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此種技術在病蟲害發生的初始階段應用效果最佳,因此需配合病蟲害預警制度,及時進行物理防治。第三,合理應用生物防治技術。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病蟲害天敵實現,也就是通過應用生物間的食物鏈關系來對病蟲的組成體系進行調節,每個病蟲都有自己的天敵,因此需恰當使用此種關系,掌握病蟲害食物鏈的規則,使食物鏈循環變得更顯著,有效調節病蟲體系,提高果樹病蟲害防治效果。
2.加強檢疫與監測預報工作。對需要檢疫的地區進行封鎖,苗木與種子的繁殖材料皆需要增強調運管理,其次把果樹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對護林工作者,需增強林業果樹種植中病蟲害調查研究,定期檢查果樹的病蟲害,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反映,另外工作人員也需進行相關培訓,掌握林業果樹種植中病蟲害有關知識,可以有效掌握病蟲害的發生特點與規律,給監測預報工作提供有利條件。
3.加強病蟲害防治力度。第一,增強對果樹種植中病蟲害監察預測力度,進行定期監測、區域監測以及動態監測;第二,增強對林業果樹病蟲害防治,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水平,同現代技術相結合,增強早期防御力度,盡量降低農藥應用量,在具體防治中注意保護生態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林業果樹種植中病蟲害無法避免,但能夠通過一些預防措施,減小病蟲害發生率,如推廣鄉土樹種、健全規章機制等,當病蟲害出現以后,積極采用對應措施,及時防治,最大限度的減小病蟲害對林業果樹種植的影響,提高經濟效益。實際上,對于林業長遠發展來講,加強病蟲害防止至關重要,其不但是保證果樹健康生長的基本條件,還是提高果農收益的關鍵點。基于此,相關部門增強果樹種植中病蟲害防治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王澤浩.探究林業果樹種植技術的發展及果品的質量安全[J].山西農經,2018(03):59-60.
[2]果樹脫毒種植技術 土壤消毒,防治重茬毒害、根腐病,增加甜度[J].北方果樹,2017(05):67.
[3]劉冠英.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蘋果的質量安全初探[J].農業與技術,2017,37(14):149.
[4]徐芳.果樹種植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7,37(08):225.
作者簡介:宋慶國(1971-9-)男,漢族,山東臨沭人,山東省臨沭縣店頭鎮林業站,站長,林業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林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