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東 朱合龍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建筑技術也在不斷的改進中得到了較大的完善與創新,給建筑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然而由于我國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長、工程量大,所以許多施工單位為了更好的提升工程質量,節約投資成本,在眾多新型的施工技術中選用了跨度較大、功能較好、材料較為節省的預應力混凝土技術進行施工,使其在現代建筑工程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筆者將在本文中結合多年實踐經驗對建筑工程中后張法的預應力混凝土技術進行簡要探討,并提出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借此為同行業人士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建筑工程;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施工事項
隨著人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建筑房屋美觀大方,更要求住房價格能夠經濟實惠,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給建筑工程的施工帶去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更多的建筑工程投資者為了滿足廣大人民需要,在建筑施工中選用了應用較為廣泛的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這種建筑施工技術不僅具有跨度較大、施工材料少、投資成本低的優勢,還能夠有效的對高層建筑的結構性能及使用功能進行合理改善,使建筑工程向空間大、功能多的方向發展。目前,隨著建筑單位對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不斷創新與完善,該技術已逐漸成為一項發展前景較好的新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施工中。
一、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技術的優點
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主要應用于跨度較大的建筑施工和橋梁施工中,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分別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和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是先通過澆筑水泥,待設計強度達到總量的四分之三時再張拉預應力鋼材而形成的一種施工方法。這種方法可以通過張拉預應力而阻止鋼筋的彈性伸縮,使截面混凝土獲得較大的預壓應力,有效的改善建筑的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給現代建筑工程帶來諸多方便。除此之外,預應力混凝土還具有許多其他混凝土不具備的優勢,如重量較輕、構建截面小、剛度大、抗裂性強、耐久性好等,都使得預應力混凝土獲得較大的發展前景。但同時預應力混凝土也存在在一定的不足,它雖然可以滿足跨度較大的建筑工程,但在具體的施工中卻需要對工程的預應力值進行準確計算,除此之外,還要重點把控施工工序,對相關的設備等進行及時的校正養護,否則稍有不慎,就會使工程質量無法保證。
二、后張法預應力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
1.預留孔道應注意的事項
在后張法預應力施工中,預留孔道的設置是較為關鍵的施工工序之一。因此,在具體施工中要尤為注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預應力的筋要與預留孔道的位置和大小一一對應,且孔道要保持平直順暢,使其與預埋設的墊板間有足夠的空間形成中心線。其次,孔道還要選用剛度較大的定位鋼筋或者釘子進行固定,使孔道的模板設計位置也能隨之穩定,這樣混凝土在具體施工中就不會因為模板遷移而發生移動。最后,在預留孔道中要用木塞或白鐵皮管設置壓漿孔和排氣孔,一般情況下,工作人員會在每個構件兩端設置排氣孔,在中間設置灌漿孔,這樣管道在安裝時既可以防止雜物進入孔道中,還可以方便構件及時灌漿。
2.張拉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張拉也是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中較為重要的施工工序,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格外注意,要有專業的張拉監管人員對張拉變化進行及時記錄,這樣才可以在施工中使工程質量得到保證。在進行施工前,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建筑要求,對工程實施的圖紙、張拉應力及延伸量進行準確計算,在計算反復核查后上交專業審核員再次核查,確保審核通過后在進行工程施工。除此之外,由于張拉過程較為復雜,在具體施工時,必須要有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并及時對施工設備進行張拉校正,嚴格按照施工工序進行工程施工,只有這樣才能使張拉質量得到滿足。對于配有多根預應力筋的混凝土構件,為了更好的保證預應力,要適當的進行分批張拉,同時,為了減少預應力損失,施工時也可先張拉完一端錨固后,再在另一段加大張拉預應力進行固定。
3.灌漿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的事項
灌漿施工質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灌漿孔要時刻保證干凈通暢,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孔道密而不實問題的出現,使灌漿工程順利進行。其次,要想使灌漿施工質量有所保證,對于灌漿的施工工序也要進行嚴格控制,先從下層孔道進行灌漿,完成后在從上層孔道灌漿,灌漿孔間距一般要控制在10到12米間,這樣既可以留有足夠的時間使灌漿緩慢進行,還可以防止空氣進行孔道,阻止灌漿中斷。除此之外,對于灌漿的壓強也要進行適當控制,一般情況下,如果灌漿壓力過大就會使孔壁在強壓下造成破裂。所以,為了使灌漿壓強適宜,工作人員要及時根據灌漿情況對漿孔進行封閉。在灌漿完成后,還要對其進行有效地防腐處理,使混凝土能夠得到保證。
三、建筑后張法預應力施工技術
1.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的澆筑一般用于隱蔽性工程加固中,工作人員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后便可進行澆筑,在澆筑過程中,為了防止出現混凝土破裂,在早期必須時時刻刻進行看護。并且為了防止澆筑發生密而不實情況的發生,工作人員要嚴格的控制混凝土混合比例,盡可能的搗實,在混凝土初凝后,適當的進行為期一周的灑水養護,使混凝土澆筑質量更加堅實。
2.預應力筋張拉
采用張拉方法雖然可以加大預應力,但同時可也減少無粘結預應力筋的損觸程度。因此,在進行無粘結張拉前,要始終將張拉力控制到零到一點五的范圍內,持續幾分鐘后,卸荷于相應控制力下。除此之外,工作人員在張拉前,要及時檢查承壓板的質量,如發現后面的混凝土有空鼓現象,要盡快在無粘結預應力筋張拉前修補。在安裝張拉設備時,也要使張拉力的作用線與中心線重合。
四、結語
總之,在未來的建筑行業中,隨著人民對建筑施工要求的不斷提升,建筑技術也會越來越多。但到目前為止,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是建筑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它的出現,不僅使建筑物在高度、使用空間和工程造價方面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在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上也進行了極大的優化,使建筑行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發揮了更大的實用價值。因此,我們應該加大對此技術的研究力度,使其更好的為工程服務。
參考文獻:
[1]史志樓。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06):12-13.
[2]張振好。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6(08):11.
[3]徐剛。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6(1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