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上午6時許,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現場騰起黑、藍、黃等多種顏色的濃煙,蔓延至遠處。
發生于江蘇鹽城市響水生態化工園的這起爆炸,是近年來中國除天津濱海爆炸之外死傷人數最多的一起安全事故。
截至3月25日,本次事故已造成78人死亡。此外,還有危重傷員13人、重癥傷員66人。
涉事的陳家港化工園區和天嘉宜化工公司管理十分混亂——陳家港化工園區屢發事故;天嘉宜化工公司更是在過去三年,至少六次因環保問題而被行政處罰。國家安監總局曾在2018年2月向天嘉宜化工公司發出整改通報,指該公司有多達13項安全隱患問題。但在“整改”的同時,天嘉宜化工公司卻“帶病生產”多年,最終釀成慘烈事故。這背后折射出當地政府對安全隱患的漠視和對化工企業的依賴。涉事天嘉宜化工公司于2007年由江陰遷往響水。當時,正值蘇南大批化工企業向蘇北轉移。
2006年,本刊曾對這次化工企業大遷移進行過報道。當年,時任響水縣環保局局長孔令逸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坦言:“在溫飽和環保面前,人們肯定選擇前者。這并不是我們笨,而是我們沒有選擇。”在那輪產業轉移中,大批高污染化工企業陸續由蘇南遷往蘇北。其中,就包括這次發生爆炸的天嘉宜化工公司。
今天,面對近百條鮮活的生命,我們不僅要追問事故的原由,也應當對事故背后的發展邏輯進行深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