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上海老年大學教師) 編輯/丙丁
便秘,即大便干燥、排便困難、秘結不通,維持時間超過兩天以上,它是多種疾病的癥狀。便秘分虛實。實證:經常2—7日大便一次,大便燥結難下,有熱邪壅結型與氣機瘀滯型。虛證:有津液不足型與陰寒凝結型(稱為冷秘)。

為何便秘呢?偏實者——素體陽盛,嗜食辛辣厚味,導致腸胃積熱;或邪熱內燔,津液受灼,腸燥而腑氣不通;或因情志不暢,氣機瘀滯,津不敷布,大便不定時,腸腑傳導失常而致便秘。偏虛者——病后、產后,氣血未復;或年邁體衰,氣血虧耗,氣虛則傳運無力,血虛則腸失潤下;或下焦陽氣不充,陰寒凝結,腸道腑氣受阻,導致便秘。經常便秘的人可以有選擇性地多食用以下食物。
【1】番薯。“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臟毒。”慢性便秘者食之尤宜,適宜大便燥結的人。
【2】芝麻。能潤腸通便,適宜腸燥便秘的人服食。
【3】香蕉。能清熱、潤腸、解毒,適宜熱性便秘和習慣性腸燥便秘的人服食。
【4】甘蔗。清熱、生津、潤腸,適宜熱性便秘者服食。可用青皮甘蔗汁、蜂蜜各1酒盅,混勻,每日早晚空腹服下。
【5】松子仁。適宜慢性腸燥便秘者食用,有養液、潤肺、滑腸的功效。
【6】柏子仁。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能潤腸通便,適宜腸燥便秘的人服食。
【7】莧菜。《滇南本草》云:“莧菜,治大小便不通。”莧菜能清熱利竅,民間多用莧菜炒食,治大便秘結干燥者。
【8】海蜇。能清熱、化痰、消積、潤腸,適宜大便燥結者食用。《古方選注》中的“雪羹湯”,以海蜇30克、荸薺4個,煎水服。除可用于慢性咳嗽、吐濃痰之外,也治便秘。
【9】梨。性涼,味甘微酸,能清熱、生津、潤燥。熱勝津傷的燥熱便秘者,食之頗宜。
【10】榧子。性平,味甘,有消積潤燥作用。
【11】桑葚。能滋液潤腸,適宜體虛的人腸燥便秘,也適宜慢性血虛便秘者服食。新鮮黑桑葚擠汁,每次服15毫升,每日2次。
【12】阿膠。能滋陰補血潤腸,適宜體虛便秘者食用。
【13】肉蓯蓉。有補腎、益精、潤燥、滑腸的作用,尤其適宜血枯便秘和陽虛便秘的人服食。

【14】當歸。既能補血調經,又能潤燥滑腸,適宜大便秘結的人。可用當歸15克、生首烏15克,煎水服用。

【15】南瓜。性溫,味甘,是一種低糖低熱量食品,而且所含豐富的纖維素有良好的通便作用。中老年體弱便秘者最宜。
【16】牛奶。性平,味甘,能補虛潤腸,故凡體質虛弱,或病后、產后或年老便秘者,皆宜食。
【17】韭菜。新鮮韭菜洗凈,然后搗汁取1杯,約30—50毫升,加15—20毫升黃酒,滾開水沖服,適宜便秘者食。
【18】決明子。能清肝、明目、通便。可先將決明子炒黃,每日取10—15克,用沸水沖泡當茶飲。
【19】蕹菜。性寒,味甘,治腸胃熱、大便結。因其纖維素可增強腸蠕動,慢性便秘者宜常食。
【20】核桃。《醫林纂要》中就說:“胡桃仁(即核桃仁),潤大腸,通熱便。”適宜大便燥結的人服食。民間常用核桃仁、黑芝麻各500克,炒后,共搗爛研碎,早晚空腹用少許蜂蜜調服,治習慣性便秘。
此外,便秘的人還宜服食蘋果、甜杏仁、無花果、楊梅、燕麥、芋頭、豬大腸、茼蒿、青菜、青蘆筍、甜菜、蘿卜、海帶、香菇等。
下邊,介紹一些日常生活中簡單易行的飲食調理方法,讀者朋友們可以酌情參考。
1.芹菜茭白湯。茭白100克,芹菜50克,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茭白洗凈切片,芹菜去葉及須根,洗凈拍扁、切段,煮熟后下味精、精鹽、淋麻油,趁溫食用。每日服1次,連服3—5日。適用于心胸煩熱、大便秘結、高血壓患者。
2.冰糖蒸香蕉。香蕉2根,冰糖適量。香蕉去皮,冰糖搗碎,放入大瓷碗中,加水250毫升,隔水蒸熟,食蕉、喝湯。適用于體虛便秘。
3.黑米番薯粥。番薯250克,黑米100克,白糖適量。番薯切粒加黑米,注入清水1 000毫升,大火燒沸,用小火慢熬成粥,加入白糖,調味。分2—3次空腹服用。適用于老年體弱者的便秘。
4.芝麻蜜。蜂蜜2—3羹匙,芝麻(黑芝麻最佳)焙熟、研細末取2—3羹匙,兌開水(溫涼均可)200—300毫升調成糊狀口服,早、晚各1次。
5.蘿卜蜜。蜂蜜、白蘿卜適量,先將白蘿卜洗凈切成片,蘸蜂蜜生食,每日數次。最適用于青少年便秘者。

6.香蕉蜜。蜂蜜、香蕉適量。將香蕉剝皮以其肉蘸蜂蜜生食,每日數次。最適用于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秘者。
7.火麻仁芝麻粉。芝麻150克,火麻仁150克。將芝麻、火麻仁烘干或曬干,研成細末,充分混合均勻。每日2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適用于各型習慣性便秘。
8.葵花蜜。葵花籽、蜂蜜均適量。先將葵花子搗爛,加入溫開水1杯,調入適量蜂蜜,每日早、晚各服1次,有良好潤腸通便作用。
9.通便特效方。荷葉、枸杞、決明子、薏米仁、白菊花、焦山楂、萊菔子各10克,番瀉葉3 —10克。先用冷水浸泡各味材料1小時,后煎煮,煎開后加入番瀉葉,再煮15鐘,當茶喝。番瀉葉隨便秘的輕重而增減:便秘輕者用3克;中等用6克;嚴重者用10克。可治頑固性的便秘。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蔬菜水果,確保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攝入;多飲水;堅持運動,鍛煉提肛肌;保持樂觀情緒;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就能很好地預防和應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