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腎病科主任醫師) 編輯/長歌
春季陽氣漸生,但陰寒未盡,加上風邪盛,人體多不能耐受乍暖還寒的天氣,因此春季是感冒常發的季節。15歲的小張是一名初中生,春節外出旅游期間勞累過度,又不慎受涼感冒了。感冒后,小張開始打噴嚏、流鼻涕,當時并未在意,隨便吃了點治療感冒的藥。沒想到兩天后,小張癥狀加重,發熱惡寒,體溫高達39℃,并出現雙眼瞼浮腫,小便顏色鮮紅伴有大量泡沫!急忙到醫院就診,被醫生告知患了腎炎。
現代醫學認為某些急性腎炎、慢性腎炎,如IGA(免疫球蛋白A)腎病等,其常見病因主要與各種感染有關,比如感冒、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等。如果不及時有效控制感染,在數日或數周后,就有可能誘發腎炎。尤其是作為我國慢性腎小球腎炎中首位病因的IGA腎病,有資料表明,它最主要的前驅感染就是上呼吸道感染。

中醫學對此病的認識更早。《黃帝內經·素問》中言:“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于風,內不得入于臟腑,外不得越于皮膚,客于玄府,行于皮里,傳為浮腫,本之于腎,名曰風水。”較好地闡明了外感風邪,內傷于腎,導致“風水”的病因病機。
不僅如此,對于已經患了慢性腎病的患者來說,感冒還可能導致腎病的加重,血尿、蛋白尿持續增多,甚至腎功能減退。因此,如何在初春時令避免感染至關重要。
俗話常說“春捂”,保暖防寒,預防為先,這也是春季養生的重要原則。一旦發生呼吸道感染、發燒等癥狀時,不要亂用感冒藥,需及時休息、多飲水、飲食清淡,同時注意觀察自己的尿液有無顏色、性狀的變化,必要時需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用藥。
對于慢性腎病患者,在流感高發時節,盡可能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去,不要到醫院探視高燒不退的患者或肺炎患者。平時,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一旦感冒,需及時就醫。
下面給大家介紹兩款春季感受風寒之邪后,適用于輕度感冒的小藥膳。
蔥姜紅糖湯。連須蔥白、生姜、紅糖,煮湯。用于風寒感冒初期,打噴嚏、流鼻涕、腹痛等。
紫蘇姜糖飲。紫蘇葉、生姜、紅糖,煮湯。用于風寒感冒初期,頭痛發熱、惡心嘔吐等。
藥膳宜忌。湯、粥趁熱食用,以利發汗。食后宜靜臥蓋被,微微汗出。不宜食生冷及油膩食物,以免損傷脾胃、滯邪留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