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畫/黃力炯 編輯/易可
虹橋路1921號。于1936年設計,1946年建成,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水泥廠老板姚錫舟的兒子姚乃熾舊居,當時名為姚氏花園住宅。20世紀60年代,姚宅被納入西郊賓館,成為接待國內外國家領導人的賓館。


虹橋路2409號。又名伊甸園,1932年建成,是當時房地產大王沙遜(英籍猶太人)興建的度假別墅。抗戰勝利后沙遜將該別墅賣給了美興洋行的買辦厲樹雄。20世紀90年代初,厲樹雄后人來上海要求收回別墅產權。經有關部門核準,同意將別墅歸還,厲氏后人專門立牌“厲樹雄別墅”。
虹橋路201號。1932年由社會名流丁福保、丁惠康父子籌建成虹橋肺病療養院。原有六幢大樓和別墅,現僅存二棟二層英式花園洋房。丁惠康為醫學專家、文物收藏家。


虹橋路1850號。屬于英式學校建筑群,建于1928年。上海市盲童學校由蘇格蘭人傅蘭雅1912年創辦于江灣,其子傅步蘭任校長。1952年6月上海盲童學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

虹橋路2310號。因為靠近羅別根路(今哈密路)而得名,是沙遜興建的又一座私人別墅,與建造在虹橋路2409號的沙遜別墅,是姐妹花園別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羅別根花園歸上海寅豐毛紡織公司老板名下,后長期作為紡織系統療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