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耳鼻咽喉科) 編輯/丙丁
蔣先生
最近我總是受到“鼻出血”的困擾,隔三岔五就會出現,心里十分緊張和焦慮,想咨詢一下專家,“鼻出血”一般有啥原因?如何應急處理和預防?謝謝!
李英
蔣先生,您好!冬季寒冷干燥,鼻出血旺季又至。各年齡段患者均可面臨鼻出血困擾。可呈單側出血,也可雙側;可間歇出血,也可持續流血。輕癥者僅出血數滴或涕中帶血,常不治而愈;重者可手捧臉盆,血流如注。一次大量的出血,甚至可以引起休克,危機生命。反復多次的少量出血,亦可引起貧血。
鼻出血的原因有局部和全身兩類。
1.鼻腔結構因素。鼻中隔有偏曲、糜爛、潰瘍、穿孔者易發生鼻出血。鼻中隔前下部血管密集,為易出血區,少年兒童、青年人鼻出血多發生于此區。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出血多為鼻腔后段,此部位出血一般較為兇猛且不易止血。
2.外傷。車禍、跌傷、拳擊傷等造成鼻骨、鼻中隔、鼻竇骨折,常引起鼻出血。挖鼻、用力擤鼻、劇烈咳嗽、鼻腔異物等造成的鼻腔黏膜和血管損傷也可導致出血。在高空飛行、潛水過程中,可引起氣壓性損傷。頭頸部放療期間及放療后,也常出現鼻腔、鼻咽部血管出血。
3.炎癥。如過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鼻炎與鼻竇炎或鼻結核、梅毒等,常常伴有鼻塞流涕等鼻炎癥狀。
4.腫瘤。鼻和鼻咽的腫瘤主要包括鼻中隔毛細血管瘤、鼻咽纖維血管瘤、鼻腔和鼻竇惡性腫瘤、鼻咽癌,可引起鼻出血。
5.鼻腔異物。常見于兒童,多為單側鼻腔出血。
凡引起血壓增高、凝血功能障礙、血管張力改變等的全身性疾病,如妊娠、高血壓、風濕熱、白血病、尿毒癥、營養障礙和維生素缺乏、內分泌失調、有機磷中毒等都可引起鼻出血。
1.患者和家屬都應該保持鎮靜,因為緊張可導致血壓升高、出血加劇。
2.出血少量且出血在鼻腔前部的患者(尤其兒童和青少年)可用指壓法。患者靜坐低頭,手指捏緊雙側鼻翼或將出血側鼻翼壓向鼻中隔10~15分鐘。如果血仍然從口流下,可能沒能有效壓迫出血點,可向上再壓緊,延長壓迫的時間。同時,用冷水袋或濕毛巾敷前額和頸部,促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
3.如果家中有止血粉、麻黃堿滴鼻劑等,可蘸在棉片上,塞入鼻腔,并用手指加壓。


4.以上方法沒能止住出血時,應該盡快就醫。
5.一般取坐位或半臥位,如果患者出現了臉色蒼白、全身無力、出冷汗、胸悶等虛脫、休克癥狀,可以取平臥低頭位,撥打120。
醫生通常會評估出血量,穩定患者生命體征,詢問出血原因,尋找出血點。對有明確出血點者,用藥物腐蝕法或電灼法凝固出血點。對出血廣泛者,用填塞法填塞鼻腔壓迫止血。對合并全身疾病的患者,可進行原發病的治療。對嚴重的鼻出血或經過上述方法無法止血時,可住院檢查,根據病情采取補液、輸血、手術止血等必要的治療。
鼻出血時頭后仰、舉胳膊、用流水沖洗鼻腔,這些方法并不能有效止血,并且血液被咽下會導致嘔吐及胃部不適。血流至咽喉部可能會導致嗆咳,加重出血,甚至引發窒息。
塞紙巾、塞植物葉子,此類方法可能短暫壓迫止血,但會損傷鼻黏膜,甚至引起鼻腔感染。
1.保持居住環境溫濕度適宜。溫度宜保持在18℃—20℃,空氣濕度≥60%。
2.氣候干燥的季節,鼻腔內可滴些薄荷石蠟油等保持鼻腔的濕度。
3.飲食方面,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忌辛辣刺激飲食,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便秘者可給予緩瀉劑。
4.勿挖鼻、揉鼻,糾正兒童患者因好奇在鼻中放置異物等不良習慣。
5.用力擤鼻、劇烈咳嗽、彎腰低頭、用力排便等容易導致鼻出血。老人平日活動時動作要緩慢。
6.積極治療引起鼻出血的局部和全身性疾病,以免出血反復。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炎等,應積極控制原發病,尤其是高血壓病患者,須盡快將血壓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7.鼻腔經常少量出血,或鼻涕中帶血,要警惕鼻腔、鼻竇、鼻咽惡性腫瘤,應去醫院確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