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文 翟昌林
SBAR交接流程也稱為標準化溝通模式,即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首字母合稱,S:患者床號、姓名及異常問題;B:患者既往史、疾病診斷依據與分析;A:疾病體征、異常報告值、心理狀況和問題評估、病情觀察各方面;R:目前已應用的護理措施與患者異常體征的處理建議[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是指通過股動脈或橈動脈穿刺將球囊導管或其他相關器械送至梗阻區血管,擴張狹窄或梗阻的冠狀動脈,使冠狀動脈血流再通的技術。急診行PCI術,可第一時間開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狀動脈,是最直接有效的救治方法[2]。本中心對STEMI患者實施SBAR護理交接流程,規范交接內容,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經胸痛中心入院行急診PCI術的患者,符合STEMI的診斷標準,年齡35~81歲,排查繞行急診的患者。選擇2017年3月至9月98例符合納入標準的STEMI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42例采用常規交接流程,2017年7月1日起56例STEMI患者采用SBAR護理交接流程。實施前與實施后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比、年齡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培訓與考核:在實施SBAR護理交接流程前對胸痛中心內所有護士進行為期2周的培訓,通過培訓使護士對SBAR交班模式有深入的了解,在中心內建立模擬案例。案例包括患者的一般情況、出現的問題、病史背景、如何對患者進行評估、搶救配合及進一步的建議等內容,指定護士應用此交接流程進行案例病情匯報演練。從STEMI患者異常生命體征的交接,搶救物品的準備、人員的安排、搶救配合開始,并結合臨床實際,提出進一步的建議,討論交班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使交班流程更加完善。利于提高胸痛中心護士對SBAR交接流程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護士對STEMI患者作出快速反應的能力。(2)制作SBAR交接模板:由本中心護理組長負責制作STEMI患者的流程模板,統一交接內容。(3)規范SBAR交接流程,SBAR交接流程的試行:制定交接流程,胸痛中心護士討論、試講,梳理思路及規程,找出分析現存問題的原因,落實改進交接流程,規范胸痛中心每一位護理人員的操作流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SBAR交接流程實施前后STEMI患者交接問題、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包括胸痛中心護士反問次數、危急值漏交次數,術中使用藥物處理和非藥物處理等不良事件,比較SBAR交班模式實施前后護士交接時間、D2B時間(STEMI患者從醫院大門至心臟冠狀動脈球囊擴張)。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或%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施SBAR交接流程前、后STEMI患者交接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實施SBAR交接流程前、后交接問題發生情況比較[n(%)]
2.2 實施SBAR交接流程前、后護理人員交接時間、D2B時間情況比較 見表2。

表2 實施SBAR交接流程前、后護士交接時間、D2B時間情況比較(x±s)
本資料結果顯示,SBAR交班模式實施后交接問題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實施前,采用自行設計的SBAR流程模板在STEMI患者中應用,可杜絕各種不安全情況,危急值漏交次數明顯減少。異常生命體征的交接,有助于導管室護士提前做好有效的搶救準備,減少術中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搶救成功率。SBAR交接流程的實施給護理人員提供了現狀(S)-背景(B)-評估(A)-建議(R)的規范化交接規程,有利于護理人員確定并理清患者出現的主要問題,梳理思路,并收集相關病史資料,進行全面的評估,并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快速完整地傳遞信息。SBAR交接流程的實施加強了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詢問病情病史的主動性,同時有助于提升護理人員對危急值的敏感度,提升病情發展的預見性,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為醫護人員與患者的診療營造了良好的醫療氛圍[3]。
SBAR交接模式實施后,平均交接時間由3.53min縮短至3.03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SBAR交接模式以其簡潔化、結構化、標準化等特點在美國眾多醫學活動、臨床工作等范圍中被普遍實施,有利于醫護人員對患者疾病信息進行系統、全面的交接,有效降低交接問題的出現率,縮短交接時間,促進交接效率的提升[4]。本中心今年所采用的SBAR交班模式,是在SBAR標準化溝通模式的基礎上所建立的新型護理交接模式,通過對STEMI患者的病情及介入手術指征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結合STEMI患者的病史背景情況,對目前護理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提出合理化建議,以總結出更為全面及準確的交班內容,為護理、醫療工作提供指導。
美國心臟病學會(ACC)指南明確指出STEMI患者的D2B搶救時間應控制在90min內[4]。本資料顯示實施SBAR交班模式前STEMI患者的D2B時間是81.79min,實施SBAR交接流程后D2B時間是62.14min,縮短19.65min。D2B時間的縮短與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直接聯系,第一時間對梗死相關動脈行再灌注,恢復心肌細胞血流供應,可最大限度抑制瀕死心肌的壞死,減小梗死面積,從而有效降低病死率[3]。
綜上所述,采用SBAR交接流程后,不僅交接時間可顯著縮短,重點突出,有更多的時間與患者溝通交流,避免了不良事件的發生,滿意度也得到顯著提高。SBAR交接流程能培養護理人員正確評估患者的病情,準確地評價護理工作效果,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工作建議;同時可提升護理團隊的工作協作性,使接班人員對于患者的病情變化及工作效果具有更為準確的認識和判斷,并更好地進行預見性的觀察,提高臨床工作效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