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國
財務自由離我們很近,又很遠。多少美好憑汝之力,多少丑陋假汝之名。也許,人生就是追逐財務自由的一段旅程。
人人享有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的花瓶里,裝著金字塔結構的蕓蕓眾生:塔尖的人物,有能力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框架內,隨心所欲地消費;等而下之,消費能力漸次降低,直至塔底者為生存而掙扎,夢境中才能大手大腳。財務自由的花束中,綻放著姹紫嫣紅的人生百態:從物欲橫流到理性支出再到簡單樸素,從樂于積攢到收支平衡再到透支消費,從庇護他人到獨立自主再到依賴他人。
所以,財務自由,關乎財務能力和自由態度:二者相匹配,是正常的生活;財務能力強而消費欲望低,是“高尚”的形象;財務能力弱而消費欲望高,是“杯具”的節奏。財務自由人人有,客觀看財富,主觀看欲求,主客觀結合成色彩斑斕的生活。
顯然,財務自由有時間的階段性:很多人能夠在一定時間內,讓自己買買買、花花花,隨心消費,滿足愿望,但這狀態保持的時長不等。財務自由有空間的層次性:不同人消費水平不盡相同,有人只能消費必需且力有不逮,有人一擲萬金也不皺眉頭。
如上理解,有將財務自由泛化的嫌疑。誠然,作為一種社會現象,財務自由在多數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之體現;作為一種人生追求,財務自由狀態為大多數人心向往之。故而,財務自由既是下里巴人的現實,也是陽春白雪的理想。財務自由,沒有高高在上的神秘,倒是充斥著生活的氣息。
莫向“迷湯”“雞湯”尋求財務自由
與財務自由之鼓吹相伴的,是虛假的廣告、忽悠的劇情、騙人的“迷湯”。一些商業推廣,編造各種造富神話,營造暴富后財務自由的幻象,其實是要誘騙善良者入彀,曾風靡一時的互聯網金融就爆出很多此類“雷”,“炸”傷了大量貌似無辜的群眾。某些致富秘方,宣稱能夠幫人一夜暴富、一勞永逸,其實是在尋找“接盤俠”,在社會激烈變革中確實容易產生一些“弄潮兒”,但也有踩著更多人的“尸骨”崛起的。
與財務自由鼓噪共生的,是無邊的大話、呢喃的囈語、醉人的“雞湯”。表現為一種極端,好像是動物世界、強者為王,認為只有人生贏家才能財務自由,接下來的無非就是成功學的猛打“雞血”,或是厚黑學的不擇手段。
向“金錢迷湯”尋求財務自由,有些像賭博,十賭九輸;向“心靈雞湯”尋求財務自由,就類似酗酒,遠離現實。
在奮斗中享受人生
首先,必須努力奮斗,才可能財務自由。不勞而獲不切實際,唯有奮斗方得真自由。或許有人說:得天時者,站在風口,風起時豬都能飛起來;但是,要知道,風過去摔死的還是豬,除非豬長出翅膀。抑或有人說:得人助者,自己不需努力即可遨游天空;殊不知,一方面是有人在代其辛苦付出,另一方面,一旦失去外在支持其生存都成問題。沒有努力的辛苦,何來自在的甘甜?
其次,懂得享受人生,財務自由才有價值。這里的享受人生,當然不是吃喝玩樂的享受,而是在奮斗基礎上,認識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在此過程中體驗人生真諦。不建議那種只知低頭趕路,不會欣賞風景、仰望星空的努力,要學會感悟生命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學會體味人生。唯有懂得享受人生,財務自由才不僅是感官上的滿足,更承載精神的愉悅。
在奮斗中享受人生,是財務自由的真諦。不去奮斗,財務自由是無源之水;不懂享受人生,財務自由成無根之花。在奮斗中享受人生,享受不同層次、不同狀態的財務自由,自得其樂,不為斗米折腰,不為金錢媚骨,想想也是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