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璐
【摘 要】近年來,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且經濟收入水平明顯改善,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增強。積極踐行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較大,在城市建設與規劃方面同樣產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城市森林公園屬于城市標志性的建筑,為人們文化娛樂生活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場所,所以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以及設計能夠將城市發展理念真實地體現出來,彰顯出城市市民精神面貌與城市形象。基于此,本文將城市森林公園作為研究重點,闡述其景觀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詞】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發展趨勢
一、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生態規劃設計的重要性
1.是促進城市資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措施
城市森林公園建設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一般項目建設工程相同,雖然森林公園景觀設計過程中沒有拔地而起的高樓,但是所有材料的使用都是有限且有償的[1]。如果在景觀設計過程中不按照生態規劃的要求進行的話,設計的不合理必然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如此一來,不僅有違城市森林公園建設的初衷,對于城市森林公園功能的實現來說,也會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2]。
2.是引導市民綠色環保理念發展的重要途徑
城市森林公園建設是一項工程,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風向標。它不僅能為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創造場所及條件,還能有效引導城市市民將綠色環保、生態發展的理念深深植入腦海,從而積極引導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綠色生態的發展觀念,為城市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有效的思想基礎及群眾基礎[3]。
二、城市森立公園景觀規劃現狀分析
1.設計理念亟待改進
當今時代,綠色生態理念正在成為潮流,尤其是城市建設規劃的進行。森林公園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也應對生態環保理念加以應用,在實現森林公園功能的基礎上促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從目前城市森林公園建設的整體情況來看,有的城市在建設森林公園,進行景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盲目追求外觀上的吸引力,不僅將森林公園建設項目作為城市建設重點,斥巨資打造,還不惜對自然資源,如土地資源等進行大力開發,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2.設計布局不夠合理
就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目前的現狀來說,除了設計理念不科學之外,在具體設計布局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所謂森林公園,其建設及打造的本意是要為市民創造一個與大自然進行親密接觸的場所,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市民的精神愉悅程度,從而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數。就這一定義及概念來看,森林公園與一般公園之間的區別應主要在于景觀的設計和規劃,一般的公園旨在為人們提供休憩、娛樂的場所,因此多以娛樂設施及基礎建筑為主;而就城市森林公園的景觀設計來說,應多以自然景觀為主,如坡地、灌木等。但是從某些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的規劃和布局來看,已經將森林公園的概念與常規公園的概念混為一談,在進行景觀設計布局的過程中,打破了“森林”的主題,使得森林公園失去應有的韻味及魅力。
3.資源浪費現象極為嚴重
為了追求景觀的獨特性,有的城市在建設森林公園的過程中不惜對自然資源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如土地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等,絲毫沒有顧忌資源的有限性。比如有的景觀設計,完全可以對既有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但是設計規劃人員卻將原有的植被覆蓋進行剔除,耗費人力及物力再將新的植被培養起來,這樣不僅得不償失,而且對于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的生態發展也會起到消極的影響。
三、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生態化的有效對策
1.可持續生態發展觀念的有效引入
就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生態規劃的有效實現來說,建設當局應有效樹立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并且將這一理念應用到實際的景觀規劃與設計中去。在聘用景觀設計人員進行規劃時,應反復強調生態及綠色的發展概念,將可持續發展觀念貫穿于森林公園工程建設的始終;作為景觀設計人員來說,應對生態發展的基本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與學習,結合發展理念的客觀要求,引用一些環保設計理念,在充分發揮景觀功能的同時,提升森林景觀的生態價值;結合公園選址的地理位置及自然資源的儲備情況,對景觀進行合理的布置及規劃,充分發揮景觀的地理位置及資源優勢。
2.因地制宜策略的合理運用
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生態設計過程中,應結合工程選址的具體環境條件及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充分落實生態發展理念。比如有的選址毗鄰河流,在進行水生植被景觀設計的時候,就應對河流這一地理優勢進行充分運用,盡量將河流引入到公園中,將水源灌溉變成自然流,使得景觀的灌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不僅能夠有效減少今后的能源輸出,還能形成一道天然的景觀,讓人們賞心悅目。如果選址存在土坡或者田埂,則可以順勢將景觀空間規劃成為相應的自然景觀,在表面上修建一些涼亭供人歇息即可,不必大動手筆,將土坡或者田埂夷為平地。就其取材的方式,不僅能有效提高環境資源的使用效率,還能減少許多人力、物力的浪費,從而實現森林公園景觀設計的生態化及可持續化。
3.加強對新興生態材料的有效運用
在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生態規劃中,除了對各項資源進行因地制宜之外,還應加強對新興生態材料的有效運用。比如一些能快速凈化空氣的裝置,或者是太陽能的有效使用等。對這些新興技術或設計裝置進行有效運用,能對新興環境裝置的使用進行普及,對于實現森林公園的生態發展及景觀的科學規劃來說,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充分利用人文景觀
森林公園大多建立在一些較為偏遠的地方,或多或少會涉及到當地的風俗人情,對景觀進行生態規劃,建議將人文景觀納入到規劃的行列中來,在充分豐富森林景觀層次的基礎上,對人文風俗進行有效宣傳和保護。這樣不僅能夠有效促進當地傳統文化的發展,還能實現森林公園與人文氣息的交融,從而提升森林公園的綜合價值及作用。比如廣西金秀大瑤山森林公園的開發,正是對人文風俗進行了充分利用。
四、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設計的發展趨勢
第一,生態化。在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方面,因為與城鎮發展的速度以及規模擴張需求很難相吻合,所以使其生態環境問題隨之凸顯出來。為了更進一步地推進城市森林公園發展,就必須要實現其景觀規劃設計的生態化。
第二,多樣化。在城市森林公園未來發展的過程中,其選址與景觀元素,甚至是主題的表達都應當更加多樣。這樣一來,才能夠確保在相同城市中存在不同城市森林公園,而其多元化發展同樣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三,科學化。新時期背景下,伴隨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自然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而城市森林公園則是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能夠在休閑娛樂的過程中,接受科學知識熏陶。
五、結束語
城市森林公園景觀生態規劃,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促進城市資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措施,也是給市民綠色環保發展理念的重要途徑。但是從目前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的現狀來看,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依然存在土地資源的使用、地理環境資源的開發等問題,急需改進。針對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及設計的現狀,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促進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設計的生態化發展:在城市森林公園景觀規劃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其地理位置進行科學考察,還應對資源的使用進行生態開發,保證城市森林公園建設規模的基礎上實現森林公園景觀的生態可持續發展,以響應科學發展觀念及綠色環保理念的號召。
【參考文獻】
[1]施惠.城市濕地公園游憩空間結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
[2]嚴雪丹,彭重華.城市公園景觀生態的恢復與改造——以武漢解放公園為例[J].綠色科技,2013,01:134-135+140.
[3]王亞男,楊永春,齊君,王娟.資源型城市群生態規劃框架探討——以晉北中部城市群為例[J].規劃師,2013,04: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