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培
2018年10月16日7時50分許,保定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初等教育系1803班的同學們發現對面一居民樓5樓正冒著滾滾濃煙并伴有火光。班長陳小東和同桌李碩成及全班同學立即奔赴現場救援,七進七出火海救出被困老人。陳小東、李碩成及1803班全體同學的事跡,引起了全國關注,感動了無數網友。(燕趙都市報)
面對濃煙烈焰,陳小東和李碩成沒有猶豫和退縮,七進七出火海,滅火、搜索、搶救,想方設法進行救援。在他們的事跡引發關注,帶來各種采訪與榮譽時,他們回應最多的是“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簡單的一句話,不僅是強烈的責任感,更是見義勇為美德的入心入肺。
美德之外,我們也該看到,社會中的人們在不自覺地給不同時代的人貼上標簽簡單“歸類”,不僅讓某個時代的人為某些人的個性特征背了鍋,還阻礙了人們的一些正確認知,甚至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這群大一新生的果敢與果斷,讓我們看到,每個時代的人的身上,都有著傳統美德的薪火相傳。
“這是我應該做的”,這句話,在不同的場合,我們都曾聽過。“最美跪姿”救死扶傷的醫生,捐髓救人的善心義舉,高速舍身救火的村支書,還有很多在細微之處溫暖著大家的種種暖事,把中華傳統美德融入到了社會生產生活中,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行為方式和習慣。
大學生作為我們國家建設的棟梁,他們的道德品質和自身的發展直接關系著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當下,經濟結構不斷更新調整,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不斷擴大,大學生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壓力與沖擊,只要堅定政治信仰、理想信念,把握價值取向,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就會匯成時代“正能量”的交響樂!
(摘自河北新聞網)
小編有話說
大學生們用青春的熱血和篤定,勇敢、果斷地挽救了老人的生命。一句“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讓我們看到了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的延續與流傳。見義勇為好人,呈現出年輕化、群體化的特征,是社會逐漸形成崇德向善新風尚的良好發展態勢。
適用話題
見義勇為;美德的延續;正確的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