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遠方 李夏妹 李斐斐 胡朝霞

[摘要]目的 探討自血療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呼吸科門診及住院就診的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120例,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60例、對照組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沙美特羅替卡松粉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經絡注血療法治療。比較兩組的療效及治療前后的哮喘控制測試量表(ACT)評分。結果 兩組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治療后、隨訪1個月的ACT評分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CT評分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1個月,兩組患者的ACT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治療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自血療法和沙美特羅替卡松粉治療哮喘緩解期均具有效果,自血療法和沙美特羅替卡松粉療法的效果無明顯差別。
[關鍵詞]支氣管哮喘;緩解期;自血療法
[中圖分類號] R562.2+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9)3(b)-0158-04
支氣管哮喘一種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病理機制是由多種物質參與的炎癥反應,參與物質包括氣道炎性細胞和結構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1]。近年來,兒童和成人哮喘發病率逐年上升,據2010年全球哮喘防治會議指出,目前全球哮喘人數有3億人,在中國,哮喘的人數約為2780萬,平均臨床哮喘患病率為2.1%,伴隨著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哮喘的人數可能在未來10年內顯著增加。支氣管哮喘是常見的具有反復發作、難以根治特點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于外界環境、個體因素和遺傳因素的影響,支氣管哮喘的患病率有明顯增高趨勢[2]。雖然哮喘患者在臨床緩解期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與常人生活無異,但其存在氣道高反應性,易受外界因素及自身誘發,若無藥物緊急處理,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哮喘緩解期的長期治療是必要的。中醫的針灸穴位治療法因其價格低廉、操作方便、效果獨特、療效優秀已成為預防、治療哮喘的方法之一。我院觀察、比較自血穴位注射療法(簡稱自血療法)與沙美特羅替卡松粉治療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臨床效果及哮喘控制測試量表(ACT)評分,探求兩者的優勢及不同,為臨床上哮喘的治療提供新的方法。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60例),治療組(60例)。對照組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齡(61.2±5.2)歲;平均病程(23.5±12.1)年。治療組中,男31例,女29例;平均年齡(60.5±6.6)歲;平均病程(26.7±15.6)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診斷標準
1.2.1 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普通高等教育“21世紀”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3]中哮病臨床診斷要點。①反復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疾患,發作時喉中可聞及明顯的哮鳴音,呼吸氣促困難,嚴重時甚至張口抬肩,不能平臥。②發作多有誘因,包括氣候突變、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勞累過度等。發作前多有不同的先兆,如咳嗽、噴嚏等。發作時常呈突發性,休息后癥狀持續數分鐘緩解,嚴重者甚至可持續數小時。③多伴有過敏史或家族史。④發作時兩肺哮鳴音明顯,伴或不伴有濕啰音。⑤行痰液涂片、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及胸部X線等檢查有助于明確診斷。
1.2.2 西醫診斷標準? 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分會于2016年發布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4]中的標準。①哮喘的典型癥狀如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常反復發作,多是接觸各種物質或刺激后發作。②發作時在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以呼氣相為主的哮鳴音。③上述癥狀可經治療緩解或自行緩解。④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氣急、胸悶和咳嗽。⑤臨床表現不典型者(如無明顯喘息或體征)應至少具備以下一項試驗陽性:a支氣管激發試驗或運動試驗陽性;b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第1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絕對值>200 ml;c最大呼氣流量(PEF)日內變異率或晝夜波動率≥20%。符合1~4條或4~5條,可以診斷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哮喘患者若具備以下表現,則診斷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經過治療或未經治療癥狀、體征消失,肺功能恢復到急性發作前水平,并維持3個月以上無明顯變化者。
1.3 納入標準
①年齡為15~75歲;②符合西醫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診斷標準;③符合中醫哮病診斷標準;④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并能配合研究者進行本試驗;⑤同意接受治療組或對照組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好,自愿參與該項研究,并如實回答研究者的問題者。
1.4 排除標準
①年齡<15歲或>75歲的患者;②妊娠期、哺乳期婦女;③暈血、暈針患者;④支氣管哮喘急性期或重度以上支氣管哮喘者;⑤治療期間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者;⑥咳嗽變異性哮喘者;⑦合并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支氣管內膜結核、阻塞性肺疾病、肺癌、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陷患者、未控制的甲狀腺功能亢進者、未控制的出血性疾病患者以及嚴重的心、肝、腎、造血系統等疾病患者;⑧精神障礙患者以及不能配合者。
1.5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粉(英國葛蘭素史克有限公司;批準文號:注冊證號H20090241;規格500 μg)治療,50 μg吸入,2次/d,以60 d為1個周期,治療1個月后隨訪1次。
治療組采用經絡注血療法治療:患者取端坐位,面向操作者,如首次治療者,取臥位。先定位取穴,取穴分為3個療程,第1個療程主要用來緩解癥狀,故選取止咳化痰平喘等穴位為主,取穴為:定喘、足三里、肺俞、風門、曲池;第2個療程肺脾同調,選取健脾補肺等穴位為主,取穴為:定喘、大杼、脾俞、豐隆、肺俞;第3個療程治本為主,選取補肺益腎,金水相生等穴位,取穴為:肺俞、足三里、腎俞、曲池、定喘。用5 ml 7號針頭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抽取靜脈血共2 ml,背部穴位行斜刺法進針,進針0.5~0.6寸,向脊柱方向與皮膚呈45°角傾斜刺入。四肢穴位行直刺法進針,與皮膚呈90°角垂直刺入,其中上肢進針較下肢淺,上肢一般進針0.5寸左右,下肢進針較深,如足三里穴,可直刺1~2寸[5]。穴位注射時,按照每個療程的穴位排序不同,行特定順序注射,每個療程每次注射一對對稱穴位,隔日1次,5次為1個療程。當1個療程完成后,間隔10 d,注射下一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以60 d為1個治療周期后判斷療效。治療后1個月隨訪1次。所有操作均由培訓醫生穴位定位,培訓護士抽血及穴位注射。
操作方法:進針以寧淺勿深、寧斜勿直為原則,抓緊針管與針筒結合部位[6]。
1.6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創議》[7]制定,分為完全控制(哮喘控制,哮鳴音消失),部分控制(哮喘緩解,或發作次數減少),未控制(癥狀無變化),回訪階段評價哮喘控制情況。根據對比治療前后以及回訪時記錄的哮喘控制測試量表(ACT)評分,評價治療效果。
1.7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先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滿足要求者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自身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未滿足者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自身前后比較采用Wilcoxon配對秩和檢驗,等級資料兩樣本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校正),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的比較
治療后1個月,兩組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隨訪1個月ACT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AC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ACT評分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1個月,兩組患者的ACT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治療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隨訪1個月的AC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自《內經》開始,就有關于哮喘的記載,雖無哮喘之名,但關于哮喘的癥狀、病因、病機散在于諸多篇章中。在《金匱要略》中,明確將哮喘發作的癥狀及治療歸于伏飲證中。哮喘病名的提出,首先由朱丹溪首創。在哮喘認識和治療上,中醫對此有獨到的見解,其病因病機為內有宿痰,再由外感、勞倦等外因所觸發,氣道為痰所阻,氣道攣急,氣機不暢,肺氣上逆[8]。洪廣祥教授研究發現哮喘的內因中氣陽虛是其關鍵,其夙根是伏痰,其誘因為外感,調節自身免疫功能以達到提高自身抵抗力是防治哮喘的重要環節[9]。哮喘緩解期以肺、脾、腎三臟不足為主,痰飲留伏未動為輔。治宜扶正固本,杜絕生痰之源。近年來,在治療哮喘方面,自血穴位注射療法作為中醫外治法的治法之一,遵循中醫學外治法之“內病外治,殊途同歸”及“外治能補內治之不及者”等治療原則,收獲獨特的療效。自血療法還可抑制變態反應,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從而起到緩解支氣管痙攣的作用[10]。在自血療法的取穴療程上,根據哮喘本虛標實的病機,本虛為肺脾腎功能失調,標實為內有宿痰,痰氣交阻,針對此不同病機,采取不同的療程治療,第1個療程針對痰氣交阻的病機,選取止咳平喘的穴位;第2個療程標本兼顧,肺脾同調,選取具有健脾補肺的穴位;第3個療程治本為主,補肺益腎,金水相生。總體來達到肺脾腎同補,三臟同調的目的。諸穴合用,合理搭配,首先止咳化痰平喘,祛除宿痰,緩解癥狀,后調理肺脾腎,標本兼治來達到治療哮喘的目的。
自血療法是中醫針刺理論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產物,是其延伸和發展,是根據中醫臟腑經絡學說和自體血液細胞多成分激發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原理發展而來的一種疾病治療方法,是一種以經絡穴位、經絡作用、自體血液及局部刺激相結合的綜合療法。該療法對呼吸疾病致炎因子的抑制作用已得到臨床證實,包括對常見疾病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顯著[11]。從中醫整體觀及現代醫學研究來看,自身血屬于氣血精液中的陰血,是與自身最為親近的物質,將其注入自身穴位,發生各種特殊反應,疏通經絡,流通氣血,營養經絡,從而經絡的正常生理功能得以施展,扶正祛邪、調和氣血、調整臟腑陰陽,達到陰平陽秘的目的。自血注射時針刺局部作用產生“得氣”感,通過經絡,氣感傳導,調整臟腑虛實。總體體現了中醫特色療法的“簡、便、廉、驗”。
在自血療法的穴位選取上,根據臟腑經絡理論及臨床經驗,選取對該病有確切療效的穴位。選取具有止咳定喘療效顯著作用的穴位如定喘穴,定喘穴不屬于十二正經,其為經外奇穴,在膀胱經與督脈之間。在解剖上定喘穴屬近部取穴。自血注射定喘穴能顯著緩解氣管攣急,降低氣道阻力,來達到降氣平喘之功效。肺俞位于后背,在脊柱旁,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其為肺之背俞穴,絡屬足太陽膀胱經。在解剖上接近肺臟,在神經分布上,肺俞穴與肺臟屬同脊髓節段分布[12]。針刺肺俞穴不但使患者呼吸功能明顯增強,還可明顯減小氣道阻力,從而使肺通氣量、肺活量及耗氧量均明顯增加[13]。有研究證實,刺激肺俞穴可以達到調整支氣管平滑肌、改善肺功能、緩解支氣管哮喘癥狀的作用[14]。有臨床研究表明,不僅是在肺腧穴行藥物穴位貼敷可刺激該穴位,而且在該穴位行自血注射也可刺激該穴位達到治療哮喘的臨床療效[15],是穴位注射治療哮喘的主要穴位。曲池為大腸經合穴,足三里為胃經穴,兩穴對胃腸蠕動有雙向調節作用,而胃腸的蠕動可助肺的肅降,并起到肅肺平喘作用,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針刺足三里還有緩解哮喘作用。腎俞、足三里主要針對先天腎臟、后天脾胃。通過自血注射,補后天、充先天,后天滋養先天,來培腎固本、補益氣血,調整腎、脾胃臟器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豐隆穴為足陽明胃經之絡穴,別走足太陰脾經,一絡通二經 ,豐隆穴確有化痰平喘之效。
本研究采用自血療法與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對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患者進行治療,經過臨床觀察顯示,兩組治療均具有效果,兩組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自血療法對支氣管哮喘緩解期的治療效果與沙美特羅替卡松粉相當,且自血療法能起到“固本治本”的作用,臨床效果肯定,可為哮喘緩解期患者的提供優秀的中醫外治方法,故在臨床上對于哮喘緩解期患者,可建議使用自血療法控制癥狀。
綜上所述,自血療法和沙美特羅替卡松粉治療哮喘緩解期均具有效果,自血療法和沙美特羅替卡松粉療法的效果無明顯差別。
[參考文獻]
[1]趙彩霞.支氣管哮喘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7):870-872.
[2]華雯,黃華瓊,沈華浩.《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解讀[J].浙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45(5):447-452.
[3]田德祿.中醫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9):675-697.
[5]盛榮.穴位注射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3):25-26.
[6]張林嬌.支氣管哮喘發病的危險因素及相關護理對策[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24):101.
[7]洪建國.2006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創議[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16):1278-1280.
[8]鄭莉莉,李澤庚.中醫文獻對支氣管哮喘病名病因病機的認識溯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4):141-143.
[9]楊玉萍.對洪廣祥教授關于氣陽虛弱為哮喘發病內因理論思考[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6,31(11):4437-4438.
[10]楊蘭,高泓.近十年自血療法的臨床研究概況[J].中醫外治雜志,2017,26(2):53-54.
[11]顏蔓儀.自血穴位注射治療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概況[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3,6(6):332.
[12]劉海濤,張立德,劉玉麗.大鼠“肺俞”“心俞”穴定位研究[J].山西中醫,2016,32(2):38,40.
[13]耿昊,占道偉,徐萬里,等.針刺肺經腧穴、大腸經腧穴對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7,37(12):2191-2193.
[14]耿立梅,馬璇雯,于向艷,等.穴位注射聯合中藥貼敷對哮喘大鼠細胞因子IL-10、IL-17的影響[J].四川中醫,2017, 35(12):42-44.
[15]吳兆利,李春日,劉自力,等.針刺“足三里”對哮喘大鼠嗜酸陛粒細胞凋亡及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叨[J].中國針灸,2012,32(8):721-725.
(收稿日期:2018-05-16? 本文編輯:許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