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成 張浩
摘 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以基層黨建為依托。把政治建設作為農村基層黨建的根本問題,切實加強;把模式選擇作為農村基層黨建的關鍵問題,高度重視;把人才建設作為農村基層黨建的重要問題,重點解決。抓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才能更好引領鄉村振興戰略落實。
關鍵詞:鄉村振興 基層黨建 引領功能
鄉村振興戰略由黨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解決“三農”發展矛盾的總抓手。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農村地區的建設發展和基層黨建工作水乳交融,基層黨建能否深根扎入農村土壤,引領農民走出發展困境,帶動農業實現現代化目標,直接決定著國家“三農夢”能否實現,進而間接影響著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能否實現。因此,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基層黨建引領,需要高度重視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開展問題。基層黨組織工作建設如何在新時代有所作為,進一步發揮好、履行好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肩負組織者、引領者及實踐者的功能和價值,應當是現階段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重大責任和歷史擔當。
切實加強政治建設是農村基層黨建的根本問題。1.隨著改革開放后時代的不斷前進發展,廣大的農村地域出現了農村基層黨組織被邊緣化、覆蓋層面不全面、黨員素質跟不上時代步伐的危險隱患,其根源正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缺失。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這深刻影響并決定著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以及制度建設的方向路徑選擇。通過深刻了解黨的建設規律,認識到政治建設在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中的具有重要引領作用。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在政治建設方向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從而“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1]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在廣大基層農村,具體工作任務需要農村基層黨組織政府理解完成,如果農村基層黨組織政府沒有做到在政治方向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會在農村工作的開展中遇到阻力和困難,會使黨組織的威信力下降,從而影響到廣大基層農村人民群眾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因此,鄉村振興應該抓住政治建設這條根本主線。2.“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的領導是一切的。”[2]政治建設要求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府領導農村人民進行建設工作。農村發展離不開鄉村振興,鄉村振興離不開基層黨建,基層黨建尤以政治建設為根,根深才能葉茂,農村基層黨組織做不好政治建設工作,勢必會影響到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生根。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目標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站位高、統籌強、眼界寬,在農村基層地區只有黨組織才具備實現的一切條件。加強黨的領導,重視農村基層政治建設,堅定人民立場的高度站位,增強人民的政治認同,實現合力助推鄉村振興。
高度重視模式選擇是農村基層黨建的關鍵問題。廣大農村地區的鄉村振興,振興在什么地方,模式如何進行合理選擇,是影響鄉村振興成效的重要因素。就當前來看,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有少量的農村基層地區存在著兩種錯誤的模式選擇,1.“抄襲城市模式”,即是說少數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把城市當作鄉村的歸宿,一味地抄襲模仿,失去了自己獨有的鄉土文化特色。這是存在緣木求魚趨勢的問題。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地區比農村地區發展的速度更快,城鄉區域差距被不斷拉大,城鄉二元體制結構思想固化嚴重,造成農村地區的建設發展一直被城市地區牽著鼻子再走,這樣的發展路徑依賴嚴重影響到鄉村振興的模式選擇方向。2.“套用鄉村模式”,即是說少數農村基層黨組織政府在黨建工作開展中遇到困境,不具體考慮情況,直接套用成績比較優異的其他農村基層黨組織政府的黨建工作模式。這是存在抱薪救火趨勢的問題。自信息時代以來,資源獲取變得唾手可得,各地較好的農村黨建工作開展困境解決方案在互聯網時代不斷涌現,浩如煙海的模式迷惑著基層干部的進取之心,造成少數農村基層黨組織政府振興模式出現錯誤,這種缺乏本土鄉情的工作方法影響著鄉村振興的模式選擇方式。總的來說,農村基層黨組織政府在解決鄉村振興的模式選擇問題時,要堅持用好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法的思想理論武器,鄉村振興的具體問題要做到各鄉村具體分析,堅持實事求是的第一原則,一切從村莊具體實際情況出發,謀劃各鄉村的獨特鄉村振興模式,打好鄉村振興第一槍。
重點解決人才建設是農村基層黨建的重要問題。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的鄉村振興戰略中,人才是第一資源,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領頭雁”,因此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做好鄉村振興人才建設工作。1.增強鄉村區域本土人才隊伍建設。廣泛開展一些提升農民自身素質的培訓活動,高度重視對農村地區專業性人才的培養管理,打造出一支新型的、專業的農民隊伍,培養出數量可觀的,懂得技術、善于經營的鄉村本土人才。此外,還應建立完善引入人才鼓勵機制,以鄉愁為聯系情結的紐帶,引導各類優秀人才到鄉進行創新創業,共同助推鄉村振興繁榮。2.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素質,著力培養農村基層黨內干部人才。一是農村基層黨組織應加強對基層農村黨員干部的系統化培訓,定期考核新知識掌握情況,以增強其工作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二是充分利用好基層“選調制度”紅利,引進一批高素質、高學歷的基層黨建工作人員,讓新鮮血液的人才發揮出激勵老干部工作活力的作用,并不斷用新知識體系改進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方法與模式;三是不斷強化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者的模范帶頭意識,要求其以身作則,用科學系統的方法全面提高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效率質量,積極投入到鄉村振興建設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
[3]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