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 要:為了降低財政風險,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國家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PPP模式。PPP模式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公私合營模式,雙方承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有利于降低私人組織投融資風險。本文重點分析互聯網金融+PPP模式,以期為開拓互聯網金融項目資金渠道、降低經營風險提供保障。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金融模式 PPP模式
前 言
大力推廣互聯網金融+PPP模式,有利于推動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建設,對私人組織拓寬投融資渠道、降低經濟風險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市場資源配置的優越性、降低政府財務風險,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方針,主要目的是推動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的發展進步,一定程度上可以優化經濟環境、改善產業結構。
一、應用PPP模式所面臨的風險
(一)政策風險
PPP模式所面臨的政策風險主要是指私人組織已經與政府建立了合作關系,但是國家政策在此時發生變化,對項目的影響較為嚴重,增加了項目的運營難度,降低了私人組織的經濟利益。主要表現在項目授權與項目審批等方面。
(二)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包括商業風險與市場風險兩方面。商業風險是指匯率變動、利率變動所帶來的貨幣兌換風險與通過膨脹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建設完成的項目標準不符合市場平均水平,缺乏市場競爭力。這兩種經濟風險都會導致私人組織無法獲得預期既得收益,影響債務償還能力。
(三)法律風險
PPP模式的法律風險是指某些合作項目的合法性、預期收益等內容因國家法律修改出現變動,對市場占有率的影響較嚴重。如果法律法規存在漏洞,某些私人組織會從中獲取不正當利益,給政府造成嚴重損失。
二、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的應用優勢
(一)有利于私人組織降低投融資成本
互聯網金融+PPP模式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產物,互聯網金融以資金供求為基礎,將其與PPP模式相融合,有利于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在互聯網金融+PPP模式影響下,私人組織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具有透明性與開放性的金融信息平臺,增強自身在信用評估、投融資、數據處理等方面的競爭力。由于互聯網金融具有極強的個性化、交互性、實時性、開放性與智能性等優點,所以將其與PPP模式有機融合,可以幫助私人組織深度挖掘經濟市場信息,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減少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交易成本提高現象發生;有利于降低網點運營成本,規避經濟利益壟斷,充分滿足其持續發展要求,為社會與國民提供傳統PPP模式無法提供的優質服務[1]。
(二)有利于推動政府加快職能轉變
現階段,經濟市場的變動較為頻繁,傳統PPP模式無法保證政府的經濟效益,因而要強化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的應用力度。由于互聯網金融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變化速度相對較快,所以該金融模式具有極強的市場應變能力,對降低經營管理風險、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速度具有積極影響。在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環境下,政府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云計算金融平臺,對金融市場信息進行搜集、匯總、分析與處理,提高自身數據信息管理水平,避免因與私人組織信息不對稱造成經濟損失。另外,互聯網金融+PPP模式有利于提高財政利用率的高效性與信息的透明性,對建立政府與民眾雙向監督體系、幫助政府轉變職能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三、“P2P”+“PPP”模式的具體應用
(一)基本概述
“P2P”+“PPP”模式是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的具體應用模式,主要利用互聯網“P2P”平臺彌補互聯網金融+PPP項目資金短缺問題,具體操作方式在“P2P”平臺上構建固定收益類融資產品,通過信息運作吸引民間資本,具有回報期長、風險性較低、信息透明度高以及經濟收益穩定的優勢。私人組織利用“P2P”+“PPP”模式進行融資,可以有效規避經濟市場風險,有利于推進公私合營項目實現資產證券化。
(二)應用優勢
“P2P”+“PPP”模式作為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的具體應用,充分發揮該模式的優點,可以有效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解決政府融資難的問題。傳統的PPP模式具有高負債運行的缺陷,私人合作組織占據項目總資金的70%,一旦資金鏈斷裂,私人組織無力償還債務,就會給政府造成嚴重的資金損失。“P2P”平臺的作用是搭建私人組織與政府之間的信息橋梁,政府利用該平臺可以實時監控項目資金運行形式、效率,為政府開辟了新式融資出口,能夠有效政府資金匱乏、私人組織參與渠道不足等問題,切實提高政府融資效率。
第二,提高防控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能力。在“P2P”+“PPP”模式下,私人組織的項目資金來源于政府部門,或與政府部門建立合作關系的其他合作組織,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完全性與穩定性,合作組織的信用等級較高,大大降低了經營合作風險[2]。私人組織與政府可以利用“P2P”平臺進行相互監督,在嚴格的監督管理環境下,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主動性較強,能夠及時發現經營風險,有利于提高政府與私人合作組織的風險防控能力。
第三,保證私人組織與政府投資收益的長期穩定性。在“P2P”+“PPP”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可以為普通投資者提供風險相對較低且收益穩定的投資環境。由于“P2P”平臺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所以各方投資者在“P2P”平臺上投資機會相等,推動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發展進步,有利于避免不正當市場競爭。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PPP模式對政府、私人組織規避市場風險具有積極影響,可以有效推動政府實現職能轉變、擴大投融資渠道,極大程度上提高了經濟市場的活躍性,因而國家需要大力推進互聯網金融+PPP模式的發展運行,相關研究人員要深化研究探索,對該模式進行不斷完善,推動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啟志,夏平凡.互聯網金融、PPP模式與金融資源配置[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7(05):92-100.
[2] 王艷,郭雪梅.互聯網金融助力PPP模式的對策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7,39(04):459-46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