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元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輕資產型企業已成為企業轉型的主要方向。而同時,輕資產型企業的發展一直處于瓶頸期,遭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是對企業融資的約束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人們提出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基于此背景,對輕資產型企業的融資模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輕資產企業;融資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3.208
1 輕資產企業的概念
“輕資產”顧名思義與“重資產”是相對的,而對于“重資產”,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大型的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所以我們由此可以推斷出“輕資產”主要指的是無形資產,而“輕資產企業”就是指以無形資產為核心的,盈利也主要是依靠于無形資產的企業。
2 輕資產企業融資現狀及原因
2.1 內源融資能力不強
自籌資金的投入是企業開始籌備的首選融資模式。由于缺乏經驗,企業在初創期的管理制度并不會很完善,同時企業的誠信度尚未累積建立以及抵押物的缺乏,導致企業的經營風險較高,所以初創型企業幾乎很難從銀行等金融機構拿到貸款。
2.2 外部融資能力偏弱
企業對外源融資的需求可以通過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等間接融資方式,或通過非間接融資方式取得,比如發行股票和債券等。但是現階段輕資產企業因其抵押物不充足等缺陷常被商業銀行拒之門外。同時因為證券市場的門檻過高,使得輕資產型企業大部分都很難在資本市場上通過直接的融資方式籌集到所需的資金。
2.3 融資參與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由于企業與政府雙方信息的不對稱,許多企業無法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并獲得有用信息,致使許多好的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施行相關政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幫扶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及時、各個部門的審核流程繁雜、市場機制的不完善等問題,這些都會引起幫扶政策的落實效果欠佳。
3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適合輕資產企業的融資模式
3.1 P2P融資模式
又可稱為點對點的融資模式,其實質是企業將互聯網作為一個第三方的中介平臺,利用此平臺上的大量的信息進行搜索,尋求有與之要求相匹配的貸款能力并且可以滿足其融資需求的一個或者多個貸款方,從而達到借貸雙方資金可以相互配比的融資模式。
P2P融資模式的優勢在于融資的周期短、數額不限、信息的及時溝通,可快速地找到資金所有者并進行融資,利用擔保的專業性,將風險分散。其缺點主要包括:行業門檻偏低,各個平臺良莠不齊,經營業務沒有行業規范,利率過高的融資項目的屢次出現,以及金融風險監管的缺失與不完善。
3.2 基于大數據的電商融資模式
主要是指擔保公司為平臺內的客戶貸款提供擔保,達到并滿足輕資產型企業的融資需要,再經過嚴格的審查考核向其提供融資貸款的模式。其不可比擬的優勢在于較低的融資門檻、快速的資金周轉,貸款申請、資料審批、下放貸款、支配使用、歸還貸款等業務操作流程都能夠通過互聯網的系統化、網絡化來實現,高效快捷。
3.3 大眾籌資融資模式
大眾籌資的融資模式是指企業利用互聯網或者社會性網絡服務平臺,用合資資助或提前預購的方法,向大眾籌集資金的融資模式。眾籌的優勢在于:項目融資方式和回報方式多樣,融資門檻低。但相對于普通形式上的融資,眾籌模式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和技術、法律、信用等風險。
3.4 互聯網金融門戶融資模式
互聯網金融門戶的融資模式指的是企業借助互聯網金融門戶的服務平臺,利用特定的方法對各家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進行比較,再由金融機構為其提供立體融資服務的模式。其優點是為輕資產企業的融資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3.5 投貸聯動模式
指企業在創業早期的風險投資或之后成熟期的投資為企業提供了股權融資服務,而商業銀行的作用就是為顧客提供信貸的支持與保障,通過“股權+債權”的模式,為輕資產型企業提供融資。此模式結合了信貸和股權投資,有效地降低對企業授信的風險,解決風險收益不對稱的問題。
4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輕資產企業融資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
4.1 網絡安全問題
互聯網上云的功能使海量的信息在短時間內完成拷貝并傳送到另一方甚至多方成為可能,這也代表著各個行業的數據信息在互聯網金融這個平臺上隨時都有被泄露出去的危險。針對網絡安全問題,首先,我們希望政府從法制的角度對互聯網金融的市場強制性地進行規范,積極完善相關的政策制度的建設。其次,加強其技術的保證,致力于減少對發達國家的技術依賴,加強信息技術的創新和自主研發。最后,我們也應該要求輕資產企業在融資交易的過程中,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在保障企業的信息安全性方面加大技術的投資。
4.2 平臺管理問題
互聯網在總體上來說,是給輕資產企業的融資提供了一個信息溝通交流與操作的平臺,平臺的管理機構需要充分收集、挖掘各參與主體的信息,使這些海量的、零散的信息標準化、透明化。所以如果平臺的管理不規范,將會對融資造成重大的影響。在這個問題上,政府應充分發揮其監管的職能,規范互聯網金融平臺主體,防止各主體的逐利性危害到互聯網的金融市場的發展。同時,平臺必須不斷地提高對各種風險的控制能力。
4.3 金融生態環境問題
融資活動的開展需要不同的主體參與,這些參與主體不斷地和周圍環境進行接觸,為了促進融資活動的進一步創新,我們得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其中包括政策法律環境、文化創新環境、信譽環境。政策法律環境的創造與維持,需要政府的強制執行;在這基礎上,我們才能積極宣傳,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積極的創新理念和創新氛圍;政府應該加大對失信行為的懲戒力度,為輕資產企業量身定做可持續發展的政府扶持環境,完善互聯網融資的法律監管制度。
4.4 輕資產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問題
輕資產企業在成立之初就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按照國家標準規范操作,同時提供真實可靠、實時的經營信息,這樣融資方和投資方才能處于信息對稱的狀態,同時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對提高企業的信用等級有重大的作用,從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4.5 信用評級的完善問題
信用評級機構在輕資產企業使用互聯網融資模式中,起到有效的橋梁作用,使兩者的信任度遞增,促進融資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應該發展和完善信用評級機構,使其能夠可靠、及時地提供企業的信用評級,化解融資過程中的信貸風險。而這就得要求信用評級機構進行扎實有效的實地調查、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長期跟蹤企業的生產經營等。
5 結 論
本文以互聯網金融為背景,研究了輕資產企業融資的困境及模式,雖然互聯網融資可以大幅地提升每筆融資貸款的流程效率,縮短貸款環節,最終減少了貸款融資的總成本,但同時也出現了各種危機風險,所以對融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的監管和控制也是融資過程中不可忽略的步驟。
參考文獻:
[1]戴天婧,張茹,湯谷良.財務戰略驅動企業盈利模式——美國蘋果公司輕資產模式案例研究[J].會計研究,2012(11):23-32,94.
[2]王智波,李長洪.輕資產運營對企業利潤率的影響——基于中國工業企業數據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5(6):108-121.
[3]向顯湖,劉天.論表外無形資產:基于財務與戰略相融合的視角——兼析無形資源、無形資產與無形資本[J].會計研究,2014(4):3-9,95.
[4]孫國茂.互聯網金融:本質、現狀與趨勢[J].公司金融研究,2015(2):9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