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娟
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迅速發展,生態環境資源的利用也隨之變得愈加緊張起來。對此,雨水資源的短缺是我們接下來要面對并予以解決的問題,那么在我們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針對如何緩解城市的用水壓力的這個問題是我們在進行雨水花園研究時所要涉及的一個方向。在經過初步的了解后我們發現雨水花園是雨水收集系統的一個重要表現。簡而言之,雨水花園是主要集雨水收集和凈化于一體的雨水管理技術,且在它的源頭上實現了雨水凈化。更為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從它們的建造成本上來看,其建造費用相對于其他的一些設施來說相對較低,而且它們的面積幾乎沒有同等的大小,其運行起來對其管理也顯得較為簡單,可以創造出一個具有鮮明特點的先進時代的景觀設計:低成本、可持續、綠色。
關鍵詞:雨水花園 可持續 景觀設計 應用
在伴隨著城市化加快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以及它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其中包括各種洪澇災害。我國絕大部分的城市的防洪標準,都相對來說較低,雨洪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沒有能力去抵擋巨大的雨洪問題。雨水花園不僅能夠調節水循環,還可以給景觀建設帶來一定的綠化從而美化環境,即其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地表的徑流,緩解城市內澇,同時還可以涵蓄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源。
1.雨水花園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在景觀設計中,國外雨水花園的應用早已成為一種熱潮。美國的雨水花園在當今世界上是發展的最為快速的,其在很多的城市都建有與雨水調蓄相關的一些景觀工程。
目前,我國開始緊緊跟隨國際的步伐去開始不斷的引進相關雨水花園的理論和技術。但是盡管如此,放眼我國對于雨水花園的研究仍然多停留在對其理論等相關的學術研究上,現在的市面上有很多雨水花園的的較為全面的學術論文和相關的書籍,但雨水花園在其真正的實施上還具有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2.雨水花園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2.1 設計原則
(1)因地制宜。雨水花園的設計本著因地制宜、經濟美觀、生態優先等原則來進行系列的設計與規劃。首先我們來看因地制宜這一首項原則,所謂因地制宜就是要從基地出發去考慮,對其相關的設計都要從其本身的周圍情況出發,要結合其現有基地的地形地貌來進行對其一個合理且適中、恰當的建設。
(2) 生態優先。秉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來進行對雨水花園的設計。雨水花園的結構設計靈感來源于自然的仿生設計,為做到環保、生態、可循環,其建造材料也秉著這些原則進行選用。根據雨水花園的用途可以將其劃分為兩種,一種用來控制城市的雨洪,另外一種則是用來凈化空氣污染,降低徑流污染。控制城市雨洪的雨水花園的結構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其主要用來滲透雨水并將其滯留且予以利用。在一些環境較好和水污染較輕的地域適合此類型的雨水花園。而降低徑流污染的雨水花園則主要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所以這類雨水花園一般用于環境較為惡劣的地方。
2.2雨水花園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范圍
其應用較為廣泛,涉及到住宅區、商業用地、工業區、停車場和一些公共的建筑等。例如在城市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區中,有些已經安排了相應的排水系統,那么就保證了雨水一定的排通性,但是一旦遭遇到暴雨的襲擊,排水系統無法滿足雨水的流通性則會導致部分道路出現的積水情況。如果說我們在此時有效利用雨水花園設施的話,則會大大減少積水情況,而且會保證周圍綠化的灌溉。在日常的街道景觀中,我們可以在道路的中間設置分隔帶,如此一來的話,只要雨水通過了我們設置的分隔帶,雨水花園的儲水和凈化的功能就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并且進而使在雨水徑流量變小的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雨洪帶來的環境污染,從而實現雨水的再次利用。
2.3 雨水花園在景觀設計中的的局限性
(1) 植物的選擇范圍受到限制。雨水花園的植物在其選擇上尊重其選擇的原則,即首先要以鄉土植物種植為主,不可以選擇入侵植物。其次是選擇耐旱、抗逆性良好的植物。最后則是其要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同時在選擇的時候還要注意其根系是否發達。雨水花園的植物的選擇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原則性,所以其植物的選擇范圍會受到相應的一些限制。
(2)雨水來源的不可控性。除了植物在其選擇上有相應的要求,其雨水花園的雨水的來源也較為不穩定。天有不測風云,下雨是我們都不可準確預知的事情,所以雨水收集系統不可能被當做是一個長期抗旱的供水源頭,因此,在降水較為豐富的地區其實更加適用雨水收集系統,與此同時還要根據當年的實際的平均降雨量適時的去與市政的供水系統進行配合,做到這些才能確保更加有效地利用雨水花園。
(3) 潛在的不安全性。我們都知道雨水是可以利用的有效的資源,但我們可能忽略了物極必反的這個道理,也就是說,過多的雨水則會造成安全隱患。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我們都只知道一定的高差設計會豐富人的視覺層次,也為雨水創造了條件,但是在特殊的時期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我們在設計雨水收集系統的時候一定要詳細考慮當地下暴雨時的最大降雨量,并且做到最大容量的設計排水系統。
結 語
雨水花園針對雨洪管理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其未來的發展也比較樂觀。由之前的僅僅全面研究雨水花園的相關理論到現在的實際的應用,都在說明雨水花園在我國不斷得到重視。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其產生的新材料必將會影響到雨水花園的建造。希望可以通過加強人們對雨水花園的認識來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雨水花園擁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伍業鋼.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技術、案例[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2] 羅紅梅,車伍,李俊奇,汪宏玲,孟光輝,何建平.雨水花園在雨洪控制與利用中的應用[J].中國給水排水,2008.
[3] 張鎏,陳飛虎.雨水收集系統與景觀設計相結合的研究[J].科技導報,2012.
[4] 劉佳妮.雨水花園的植物選擇[J].北方園藝,2010(17):129~132.
[5] 王向榮,林箐.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6] 車伍,周曉兵.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J].中國園林,2008,24(11):52- 56.
[7] 威康.M.馬什.景觀規劃的環境學途徑[M].朱強,黃麗玲,俞孔堅,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8] 俞孔堅.綠色海綿營造水適應城市:哈爾濱群力雨洪公園[J].園林,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