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康
221200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人民醫院檢驗科
目前,乙肝表面抗原已成為住院患者的普查項目,隨著醫學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檢驗方法越來越簡便、快速[1],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不同方法的檢測原理不盡相同,其特異性與敏感性也存在差異。
為探討不同方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的結果的差異性,2018年11月采取膠體金免疫沉析法、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法及化學發光法檢測患者100例,對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2018年11月采取膠體金免疫沉析法、ELISA 及化學發光法檢測患者100例,男53 例,女47 例;年齡18~86歲,平均(55.6±3.6)歲;均為住院患者。
方法:所有患者均抽取空腹靜脈血3 mL,2 000 r/min離心10 min,膠體金法采用乙肝表面抗原試劑盒(膠體金法),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檢測。ELISA 法采用乙肝表面抗原試劑盒(ELISA 法),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檢測。化學發光法采用乙肝表面抗原試劑盒(化學發光法),按照操作說明書進行檢測。對3 種試劑盒的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和分析。
膠體金法檢出陽性11 例,陽性率11.0%;ELISA 法陽性14 例,陽性率14.0%;化學發光法陽性19 例,陽性率19.0%。化學發光法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ELISA 法和膠體金法,與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種不同方法檢測結果
目前,乙肝表面抗原的檢測方法有許多,其廣泛應用于臨床的主要有ELISA 技術、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免疫熒光技術、微粒子酶免法及膠體金免疫沉析法[2-4]。
20 世紀70年代開始將ELISA 方法引入至國內,雙抗體夾心法是其中的代表。單克隆抗體的加入增加了檢測的特異性,用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鏈親和素(替代卵親和素以降低本底)與生物素標記的一抗(單克隆抗體)聯用構成了高特異性、高敏感度的放大系統,在臨床檢測中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ELISA法靈敏度高、特異性強、重復性好,對乙肝表面抗原的檢測靈敏度可達0.5 ng/mL[5]。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是在ELISA 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檢測技術,該法所用試劑全部為干試劑,國產的乙肝表面抗原膠體試紙條檢測靈敏度已達到1 ng/mL[6]。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是一項新的技術,具有極高的靈敏度,且選擇性較好、儀器簡單、分析速度快、應用廣泛。
ELISA 法是國內主要檢測乙肝的方法,是一種操作步驟比較簡單,靈敏度表較高的方法,所用儀器酶標儀的價格也不是很高,甚至目測也可以報結果。金標法操作最為簡單,不需要任何儀器,很適合快速的篩檢,但是此種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檢測的靈敏度不高,存在一定假陽性率的問題,金標法檢測的結果,可能存在假陰性,陽性也需要進行復檢。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膠體金法檢出陽性11 例,陽性率11.0%;ELISA 法陽性14 例,陽性率14.0%;化學發光法陽性19 例,陽性率19.0%。化學發光法檢測陽性率明顯高于ELISA 法和膠體金法,與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化學發光法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較好、儀器簡單、分析速度快等優點,但價格高;ELISA 法靈敏度高,稍低于化學發光法;膠體金法速度快,操作簡便,適宜于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