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嵐,楊燕,崔江萍,薛貴芝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耳鼻喉科,安徽 合肥 230001
快速康復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最早由丹麥醫生Kehlet提出,是指在圍手術期應用多學科各種已證實有效的方法來減少手術各種應激及并發癥,加速病人的術后康復[1]。在我國,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已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2-3]。
近年來,隨著臨床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工耳蝸植入術已成為目前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病兒的首要選擇[4]。由于語言中樞及語言發育期的影響,手術病兒的最佳年齡在0~3歲。在傳統護理方式下,病兒康復慢,存在一定不良反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耳鼻喉科嘗試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的病兒,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收集2017年1—4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30例行人工耳蝸植入術的病兒,該組病兒接受常規護理,為對照組;收集2017年5—8月在我科行人工耳蝸植入術的病兒32例,為觀察組,該組病人接受快速康復護理。兩者病兒術前均診斷為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排除標準為病兒合并其他疾病,術前感冒、腹瀉等。本研究所選病人年齡范圍在0~3歲,男女比例為1∶1。病兒的手術及圍手術期護理均由同一組醫護人員完成,比較分析病兒的年齡,體質量,性別等一般信息,麻醉蘇醒時間,首次進食水時間,疼痛評分,不良反應發生率。所有病兒監護人或近親屬均知曉病兒的治療和護理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方法(1)術前準備。保證兩組病兒術前的輔助檢查項目、麻醉方式、手術方法及所處的護理環境均相同的前提下,對照組病兒采用傳統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即予以常規術前宣教并囑病兒術前禁食水8 h。觀察組病兒采用快速康復護理措施,向病兒近親屬介紹快速康復的理念及內容,即術前常規宣教的基礎上向病兒近親屬宣教:術前禁食6 h,禁乳母4 h,禁糖水2 h。(2)術中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護理,術中不固定設置溫度、濕度、輸液量以及輸液的溫度和速度。觀察組采用快速康復護理,術中室內溫度維持在24~26℃,濕度維持在45%~65%[5],根據病兒的年齡、體質量輸入所需的液體量,調節滴速并使用輸液加溫器保證輸入液體的溫度。(3)術后護理。對照組病兒術后6 h進食水。觀察組病兒護理如下:①體位,在保證病兒頭部相對制動的同時,病兒近親屬抱臥安撫,使病兒頭偏向健側,麻醉清醒后可床上活動。②記錄麻醉復蘇時間,責任護士根據病兒的活動、呼吸、脈搏、意識、氧飽和度準確判斷病兒麻醉復蘇時間并記錄。③宣教首次進食水時間及內容,a病兒麻醉清醒后先試吃棒棒糖,觀察有無惡心、嘔吐等不適,b隨后試飲溫水10~15 mL,觀察有無嗆咳、惡心嘔吐,c無明顯不適后,試飲用平時奶量的一半至全量,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④疼痛護理,術后指導病兒近親屬準備棒棒糖,安撫奶嘴,玩具、播放動畫片、提供漫畫書籍等用于轉移病兒注意力,從而減輕疼痛,并使用FLACC量化評分表[6]評估病兒疼痛。
1.3 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使用SPSS 16.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成組t檢驗或χ2檢驗分析,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兩組病兒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從而保證了兩組基線數據的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人工耳蝸植入術病兒一般情況比較
2.2 術后隨訪觀察療程結束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兒麻醉復蘇時間,首次進食水時間均大幅縮短,疼痛評分明顯下降;同時,惡心嘔吐、眩暈等不良反應顯著減少(均P<0.05),見表2,3。
表2 兩組人工耳蝸植入術病兒術后觀察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人工耳蝸植入術病兒術后觀察指標比較/±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例數30 32麻醉復蘇時間/h 6.0±1.2 3.5±0.9首次進食水時間/h 6.2±1.4 3.8±0.5疼痛評分/分3.5±0.9 2.0±0.3 t值 P值2.33 0.026 3.21 0.003 2.54 0.016

表3 兩組人工耳蝸植入術病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工耳蝸植入術逐漸成熟。目前該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發生率低[7]。然而,在傳統護理條件下,病人術后恢復較慢,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這促進了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臨床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是對圍手術期的各種常規治療措施進行改良、優化和組合,盡可能的利用一切可降低圍手術期的應激反應的措施,從而達到加快術后康復的目的[8-9]。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人工耳蝸植入術的病兒具有重要意義。術前通過縮短了禁食水的時間,有效地緩解了病兒的不適,避免低血糖和胰島素抵抗等應激反應的發生,減少了病兒哭鬧,從而減輕了病兒及其近親屬的緊張和焦慮的情緒[10-11]。術中注意控制室內溫度和濕度,根據病兒的體質量控制輸液的速度和量,并保證了輸入液體的溫度,有效地避免了因低溫環境及輸液量過多過快導致的病兒的應激反應及凝血功能的異常[12-13]。術后麻醉復蘇時間及進食水時間的提前能夠減輕病兒因饑餓引起的不適,減少術后輸液量,早期舔舐棒棒糖、使用安撫奶嘴等還可分散注意力減輕病兒術后疼痛[14-15]。
本研究數據表明,與傳統護理方式相比,快速康復護理具有明顯的優勢,具體體現在術后麻醉復蘇的時間和首次進食水的時間縮短,疼痛評分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減少。同時,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以病人為中心,更易讓病兒及其近親屬接受從而促進病兒康復,提高病兒及其近親屬的滿意度[16]。因此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兒童人工耳蝸圍手術期的護理安全可行,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