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志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適應鄉鎮和街道工作特點及便民服務需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改革和完善基層管理體制,使基層各類機構、組織在服務保障群眾需求上有更大作為。
《意見》提出,綜合設置基層審批服務機構。統籌優化和綜合設置鄉鎮和街道黨政機構、事業單位,強化鄉鎮和街道黨(工)委領導作用,構建更好服務群眾、簡約精干的基層組織架構。在整合基層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職責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鄉鎮和街道黨政綜合(便民)服務機構與服務平臺建設,實行“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充分發揮綜合便民服務作用。緊扣城鄉基層治理,聚焦重點工作以及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事項,建立和完善適應基層實際的辦事指南和工作規程,實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加強村(社區)綜合服務站點建設,推動基本公共服務事項進駐村(社區)辦理,推進村級便民服務點和網上服務站點全覆蓋,積極開展代繳代辦代理等便民服務,逐步擴大公共服務事項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范圍。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推動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承接審批服務職責較多、任務較重的經濟發達鎮和重點鎮,在整合現有機構和人員的基礎上,可探索設立專門的審批服務機構,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服務)”。整合鄉鎮和街道內部決策、管理、監督職責及力量,為審批服務等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意見》強調,積極推進基層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和下沉,強化鄉鎮和街道的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職責。整合現有站所、分局執法力量和資源,組建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機構,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以鄉鎮和街道名義開展執法工作,并接受有關縣級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逐步實現基層一支隊伍管執法。加強對鄉鎮和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執法人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規范執法檢查、受立案、調查、審查、決定等程序和行為,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實現全程留痕、可追溯、可追責。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做到依據公開、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結果公開、過程公開。嚴格確定行政執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加強執法監督,堅決懲治執法腐敗現象,確保權力不被濫用。建立健全鄉鎮和街道與縣直部門行政執法案件移送及協調協作機制。除黨中央明確要求實行派駐體制的機構外,縣直部門設在鄉鎮和街道的機構原則上實行屬地管理。繼續實行派駐體制的,要建立健全納入鄉鎮和街道統一指揮協調的工作機制,工作考核和主要負責同志任免要聽取所在鄉鎮和街道黨(工)委意見。

《意見》對整合基層網格管理和指揮平臺進行了要求,提出將上級部門在基層設置的多個網格整合為一個綜合網格,依托村(社區)合理劃分基本網格單元,統籌網格內黨的建設、社會保障、綜合治理、應急管理、社會救助等工作,實現“多網合一”。強化黨建引領,將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上,選優配強支部書記或黨小組組長。合理確定網格監管任務和事項,科學配置網格員力量,實行定人、定崗、定責。推進網格化服務管理標準化建設,提高網格管理規范化精細化水平。整合現有設在鄉鎮和街道的黨的建設、綜合治理、社區治理、數字城管等各系統指揮信息資源,建立一體化的信息系統和綜合指揮平臺。強化信息共享和技術支撐,上級相關部門的視頻監控等要盡可能接入基層綜合指揮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實時監控、綜合監測。建立健全發現問題、流轉交辦、協調聯動、研判預警、督查考核等綜合指揮工作機制,實現基層管理跨部門、跨層級協同運轉。
此外,《意見》還提出大力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則放原則,將點多面廣、基層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審批服務執法等權限賦予鄉鎮和街道,由省級政府統一制定賦權清單,依法明確鄉鎮和街道執法主體地位。優化上級機關對基層的領導方式。建立健全鄉鎮和街道機構“一對多”“多對一”的制度機制。《意見》要求,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履行領導責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貫徹“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則,把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本地區實際細化政策措施,作出統籌安排,不斷完善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民生的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