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 郭貴勇



摘? ?要:介紹了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的工作原理和用途,建立了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校準結果的測量模型,分析了各不確定度分量主要來源,結合測量實例具體數據,對其合成不確定度進行分析評定,對各不確定度分量進行計算并得出合成不確定度和擴展不確定度,最終可得出該項目的校準測量能力,為交通行業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 校準方法? 測量? 性能影響? 不確定度評定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maximum relative density meter for asphalt mixture, establishes the measurement model of the calibration results of theoretical maximum relative density meter for asphalt mixture, analyzes the main sources of each uncertainty component, analyzes and evaluates the synthetic uncertainty combined with the concrete data of the measurement example, calculates each uncertainty component, obtains the synthetic uncertainty and extended uncertainty. Finally, the calibration and measurement ability of the project can be obtained. Overall,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是一款用來適用于真空法測定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供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路況調查或路面施工質量管理計算空隙率、壓實度等使用。
1? 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的校準
利用真空管將數字精密壓力表與壓力表核查口相連接,在負壓容器內無水狀態下組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啟動儀器,儀表壓力表讀數逐漸下降至最終穩定在(3.7±0.3)kPa時,記錄下兩個壓力表的數值,將儀器壓力表的數值減去數字精密壓力表數值,重復三次,取其平均值為儀器壓力表的示值誤差。
2? 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絕對壓力測量結果不確定評定
2.1 測量模型:
——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上壓力表示值平均值(kPa)
——數字精密壓力表示值(kPa)
2.2 標準不確定度分量的評定
(1)輸入量的標準不確定度u()的評定:其不確定度來源主要是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u(),可以A類方法評定u();
選取一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以數字精密壓力表對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3.7kPa檢測點進行3次測量,得到測量列為表1所示。
其所求的平均值:kPa
單次實驗標準偏差:極差法計算(系數C=1.69):s=0.1/1.69=0.06kPa
(2)輸入量P0的標準不確定度u(P0)的評定,其主要來源為數字精密壓力表的準確度,可根據其證書以B類方法進行評定。
數字精密壓力表在絕對壓力3.7kPa 點的最大允許誤差為±0.19 kPa,估計為均勻分布,其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2.3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評定
(1)靈敏系數:由:△P=得
(2)標準不確定度匯總表,見表2。
(3)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計算。
輸入量與P0彼此獨立,不相關,所以
2.4 擴展不確定度的評定
取包含因子k=2,則U=k·uC=0.3kPa。
2.5 擴展不確定度的報告與表示
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壓力示值在絕對壓力3.7kPa檢測點的測量結果擴展不確定度為U=0.3kPa,它是由合成標準不確定度uc=0.12kPa和包含因子k=2之乘積得到。
3? 結語
保證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的準確性,通過校準等方法實現量值的溯源性,在紡織行業的質量控制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介紹我院對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進行校準方法和不確定度評定方法。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 JJG(交通) 105-2012,《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儀檢定規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 張宿峰,齊輝.簡述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的確定方法[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2(12):69.
[3] 李劍鋒.真空法測試瀝青混合料理論最大相對密度影響因素分析[J].福建建材,2016(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