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嬋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2-005-01
摘 要 安全生產既是“紅線”也是“高壓線”,更是企業實現長周期安全穩定生產、改革發展的必要條件。安全管理就成為了企業上下十分關注的重點工作,經過對傳統煤化工行業安全文化現狀的調查研究,安全文化與高標準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本人結合自己在企業多年來工作經驗,就安全文化建設的具體工作,淺談自己的體會和建議。
關鍵詞 文化建設 安全 創新
一、當前安全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安全思想意識還不強。部分員工仍然存在安全是管理人員的事情,與自身關系不太密切,按時完成任務就行了的想法。對于參加安全培訓學習、警示教育等活動還存在應付現象,還沒有完全把安全意識牢記在心,認真落實在行動上。
安全教育內容還不新。安全管理、安全培訓的方式方法相對傳統,大多還是填鴨式、強制性的灌輸模式,在內容和形式上還有待于創新,存在“教”與“學”兩張皮現象。
安全基礎工作還不牢。從2019年全國化工行業安全形勢來看,化工安全事故追根究底還是基礎工作沒有很好的執行落實。例如:反三違也是基礎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導致事故直接發生的“三違行為”還時有發生。
二、安全文化建設要找準著力點
實現安全生產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一人一事之責。要從發揮安全文化的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入手,以文化人,以情感人,引導全體干部職工自覺投入到各項安全工作中,構建人人抓安全、主動要安全的“大安全”管控格局。
(一)要在制度和管理上不斷創新
文化引領離不開制度保障。制度建設是否完善,是否符合生產實際,是否符合政策法規等要求是檢驗企業是否能夠安全生產的一項最基礎保障。
在安全管理上,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與操作規程,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修訂下發《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規定》、《重大隱患報告管理規定》等管理辦法,明確崗位安全、消防與職業病防治生產責任制,讓員工掌握安全作業的具體要求,標準動作。
在管理創新上,明確“提升全員安全素養,實施安全精細化管控”的目標,不斷“走出去,請進來”,到同行學習優秀管理經驗,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細化、流程化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領導層、管理層、車間、班組和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不斷對自身工作進行優化提升,進一步壓實安全責任。
(二)要在隱患管理上不斷創新
化工生產高溫高壓,易燃易爆,隱患是安全生產的大忌。例如:晉豐公司結合生產實際和規律,從“發現隱患、控制隱患、整改隱患”入手,建立起了隱患排查治理體系。
隱患排查分類管理。安全綜合檢查、季節性檢查、事故類比檢查由公司領導牽頭,對照標準要求開展檢查。專業性檢查由相關業務部門每周四組織開展,按照“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下發隱患整改單。通過各項制度措施激勵全員開展安全檢查工作,常態化的檢查主要有:班組崗位每班安全巡查、生產調度班中工藝巡查、屬地車間日常隱患排查、值帶班干部隱患排查、安全管理部每日隱患排查、作業現場確認驗收式檢查等,各級檢查組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建立電子跟蹤臺賬,所查隱患均按照五定要求做到人員、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及方案到位,隱患措施落實率達到100%,實時在微信群里通報三違隱患情況,實現隱患透明化管控。給安全生產加上一道‘雙保險。通過隱患排查分類管理,織起了橫向倒邊,縱向到底的隱患排查網絡,形成了‘責任到人,任務到崗,閉環管理,公開透平的隱患排查管理體系,全方位掌握安全生產態勢。
隱患整改正向激勵。要結合職工心理特點,對發現隱患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正激勵。對隱患排查及時,且避免安全風險和事故的職工,制定《隱患排查獎勵制度》,與各單位的績效工資總額直接掛鉤。鼓舞了全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要在現場管理不斷創新
生產環境符合國家、行業的安全技術標準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要以標準建設為落腳點,大力開展達標創建工作。
在風險辨識達標上,要對檢修作業、1設備設施進行風險評價,識別風險,在作業現場設置警示標識,以書面形式告知到崗位員工,并制定安全管控措施,在涉及有毒、有害作業點和粉塵、廢氣、噪音等作業場所安裝通風、降塵、回收等防護設施,確保了粉塵、廢氣、噪音等危害因素不超標準值,將各類風險在可控范圍內。
在清潔文明達標上,可推行“清潔文明崗評選”活動,推行現場定置化管理、禁煙管理、特殊天氣下現場清掃、手機定置、外來人員、個人行為規范管理等多方面管理制度,全面綜合提升現場整潔度,為員工創造了一個干凈整潔、舒心舒暢的工作環境。
在活動創建達標上,開展標準化交接班、班班安全宣誓、安全知識分享、安全周例會安全員反思討論,針對安全文明作業標準流程推行手指口述,開展月度安全專項競賽活動、班組建設等活動。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落實在行動中,打好安全“預防針”,強化安全理念及安全知識技能宣傳,實現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保障作業全過程安全。
(四)在安全培訓上不斷創新
高素質人才隊伍是安全生產的根本保障,人才的優勢是最根本的優勢和動力,為確保安全生產,就必須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隊伍。
要改變“一刀切”考試模式。要結合崗位具體操作要求,有針對性的編制崗位技能培訓題庫,進行理論筆試、上機考試、現場實操,考評新工人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老工人對規范準確操作的熟練情況。對一線操作人員開展“閱兵式”培訓,全面摸底安全能力掌握現狀。通過考試,總結發現存在短板和漏洞,再由各車間根據考試情況,制定“差異化”培訓方案,有針對性的進行安全素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