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輔清
(淮南礦業集團 潘四東煤礦,安徽 淮南 232001)
綜采工作面回采收作后需要將機電設備快速拆除[1-2],一是盡快封閉工作面,降低采空區內遺煤自燃發火的安全隱患[3-4];二是縮短拆除通道空間維護時間,減小巷道圍巖變形對設備拆除及轉運空間的影響;三是可以縮短設備租賃使用及維護時間,降低生產成本。目前來看[5-11],綜采工作面快速拆除主要是拆除前的條件準備,包括回采狀態調整,頂板管理,通道擴刷等,其次是拆除設施及運輸環節準備,最后是設備拆除工藝。在這三者之中,前兩者可以合理組織,平行作業,減小對拆除工期的影響;第3項中支架拆除是整個工作面拆除收作的關鍵控制環節,起著決定作用。因此,做好工作面拆除前的準備條件,選著合理的支架拆除工藝是綜采工作面快速拆除的關鍵。結合淮南礦區某礦11413綜采工作面拆除實踐,總結了快速拆除關鍵技術及工藝。
11413工作面設計面長117 m,走向長度600 m,回風巷標高-458~-480 m,進風巷標高-502~-530 m,傾角 14°~30°,平均 22°。該工作面煤層賦存較穩定,結構簡單,平均煤厚4.3 m,平均夾矸1.6 m。直接頂為砂泥巖互層,均厚3.2 m;基本頂為中粗砂巖,厚11.8 m。直接底為泥巖,厚度1.6m;基本底為粉細砂巖,厚度11.2 m。工作面采用綜合機械化回采,全部垮落法方式管理頂板。工作面設備主要技術參數如下:①MG750/1775-WD采煤機1臺,總裝機功率為 1 775 kW,生產能力為 2 000 t/h;②ZZ13000/24/50液壓支架61架,支架質量38.8 t,ZZG13000/21/42液壓支架6架,支架質量34.5 t;③SGZ1000/1400刮板輸送機1臺,總裝機功率為2×700 kW,生產能力為2 500 t/h。
綜采工作面收作前主要是考慮液壓支架拆除的條件準備,一是頂板支護管理,確保支架在可靠的支護條件下作業;二是預留支架拆除通道,給支架調向、運輸提供安全作業空間;三是有效控制工作面機電設備狀態,防止刮板機和支架過度下滑造成下風巷運轉空間不暢。
11413工作面采取聯金屬網和鋼絲繩的方式準備收作條件,工作面于上繩位置前28 m開始調整采向,合理控制機頭、機尾進刀比例,直至與初始上繩位置平行。之后工作面平推,每隔600 mm沿傾向在雙層金屬網上聯鋼絲繩(φ≥21.5 mm),當第1根鋼絲繩到達支架尾粱落地后,上繩結束。
11413工作面拆架通道采用錨梁網支護,斷面尺寸為4.3 m×3.4 m(寬×高)。通道寬度人工一次擴刷到位,高度分2次施工,第1次人工擴刷2.0 m高,第2次煤機排底直至設計高度。進行煤機二次排底時,采用單體輔助推移刮板機,推移步距與煤機截割深度一致,擴刷至設計寬度和高度后,再使用單體、錨鏈配合推移千斤頂將刮板機退回。人工最后再清理找平,并補打幫部錨桿,整個拆架通道擴刷結束。工作面拆架通道支護及布置圖如圖1。

圖1 工作面拆架通道支護及布置圖
拆架通道采用錨梁網支護,以及煤機排底的方式極大地提高作業效率,減輕了勞動強度。同時,底板加固可以與下幫部支護平行作業,減小了工序間影響時間,有效縮短了工作面收作封閉工期。
11413工作面收作期間受DF9斷層影響,工作面整體傾角增大,局部傾角達35°~40°,且為煤層底板,裂隙發育,松軟破碎,極易抽底失穩,給通道擴刷準備及拆架作業造成不穩定因素。對此,通道底板采取錨網封底支護方式管理,底板全斷面鋪設金屬網,并配合錨桿加固。錨桿采用φ20 mm×2 000 mm普通錨桿,橫向布置,間排距為1 000 mm×2 000 mm。布設錨桿位置在底板挖設4 300 mm×200 mm×100 mm(長×寬×深)溝槽,避免影響支架拆除拉移。工作面拆架通道底板加固支護圖如圖2。

圖2 工作面拆架通道底板加固支護圖
出架方式考慮2個方案:一是常規拆架,即支架在面內調向后通過軌道拉移出工作面;二是根據11413工作面特點,采取直接順底板拖拽方式出架。
方案一的常規出架方式需在面內布置軌道,同時為防止支架歪斜掉道對支架控制要求高,在大傾角條件下還需對軌道采取特殊加固措施,軌道安裝復雜,且支架運輸效率低。方案二減少了軌道安裝及加固施工,順地拖拽方式出架操作容易,安全隱患小,且固底支護也為該出架方式創造了前提條件。因此,綜合分析,11413工作面采取方案二出架方式。
工作面拆除設備布置圖如圖3。

圖3 工作面拆除設備布置圖
支架拆除裝置主要為回柱絞車,并根據運輸牽引需要布置在巷道合適位置,配合手拉葫蘆、回頭滑輪等器具起到牽引、調向、防到、對拉等作用。11413工作面根據巷道起伏狀況,以及運輸需要共布置11部絞車。5#絞車主要是將工作面拆除的支架拉移至巷道外口;9#絞車起到配合、對拉的作用;6#絞車為面內出架時調向用;7#、8#為面內拆架用,起到牽拉、防到作用;10#、11#絞車為通道內調向、防到用,并輔助牽拉絞車出架。
工作面需首先拆除1#支架,以為后續布置掩護架準好空間。拆除時,先在1#支架前方靠近煤壁側頂板打起吊錨索安裝回頭滑,利用10#調向和11#防倒絞車,配合回頭滑輪將支架拉出架窩,之后將支架調至與煤壁平行,再通過7#、8#絞車配合牽拉順地拖拽出拆架通道,至上風巷裝車平臺后轉運出工作面。工作面無坑木拆架工藝示意圖如圖4。

圖4 工作面無坑木拆架工藝示意圖
在拆除1#支架后,通過相同方式將2#、3#支架拉出架窩,并調向與煤壁平行,布置為掩護架,如圖4(a)。掩護架成交錯布置,靠煤壁側的2#支架超前3#架約半個支架長度,隨著支架拆除邁步式前移。
掩護架布置好后,進入正常拆架流程,即按順序從機頭往機尾方向拆除剩余支架,如圖4(b)。出架窩方式與上述拆除1#架相同,之后用7#、8#及6#絞車相互配合將支架牽拉出工作面。
待拆至最后 2架(66#、67#)時,進入拆架收作階段,如圖4(c)。先拆除位于采空區側3#掩護架,并在拆除65#后及時在架窩處架設木垛管理頂板,之后按順序拆除66#、67#架,最后再拆除2#架。
在拆除工作面刮板機和煤機后,在機頭正對位置架設1個木垛,以便加強下安全出口頂板管理。2臺架掩護架全部就位后,根據頂板情況,拆除1架后及時在3#掩護架和采空區間的通道內使用長度合適的扒皮料挑走向棚,棚梁使用2根點柱支撐。若頂板壓力較大且下沉較快則在靠近下1架待拆支架側下方打1根4.5 m工字鋼走向挑棚,一端在2#掩護架上方,另一端在采空區側打單體或點柱支撐。
設備拆除期間,分別在工作面上、下風巷布設1臺局部通風機,下部局部通風機風筒接至下安全出口,上風巷備用,防止頂板垮落堵塞工作面造成通風不良,進而引發瓦斯超限。同時要加強上隅角瓦斯、CO等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相比傳統坑木支護拆除支架,11413工作面可節約挑棚及點柱支護木料約25 m3,木垛按3 m布設1個,可節約木料約75 m3,整個工作面拆除可節約木料約100 m3。根據目前原木市場價格1 140.67元/m3,該工作面拆除可以節約材料費約11.5萬元。按平均1年3個工作面拆除來計算,每年可以節約材料費約34.5萬元。同時,無坑木拆除避免了人員進入采空區內作業,以及相關支護材料的搬運,極大地減小了不安全因素,提升了安全作業保障。
綜采工作面快速收作及無坑木拆架,一是收作前條件準備,盡可能在頂板穩定的區域停采收作,大傾角工作面合理調整機頭、機尾進刀比例,防止支架和刮板機下滑,確保運輸巷機頭作業空間;二是加快拆架通道準備工作,盡量使用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的錨網索支護形式,人工擴刷結合煤機二次排底提升通道成巷效率;三是合理布置拆除設備,利用端頭支架形成拆架掩護通道,隨支架拆除邁步前移,達到無坑木快速拆架。
